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2022年06月28日09:02:19 历史 1240

前言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王朝除了比较有特色的政体以及独有的文化精神外,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军队是柱国基石,是国家的保障,也是维护统治的必要手段。因此历朝历代对军队的发展和掌握都是放在国家头等的大事,而军队的制度往往也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特点。

府兵制的建立及特点

最早的府兵制来源于鲜卑这个民族,鲜卑以武力建国,但是鲜卑占据大量领土后并不擅长耕种,而且本民族人口不占优势,为了维持鲜卑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最早的府兵制特点是鲜卑族当兵,汉族耕种,一个负责打仗,一个负责后勤,当兵的只能是鲜卑人,鲜卑族自然在期间有很多的特权。

1、西魏时期府兵制的发展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府兵制已经和最早的鲜卑族时期有很大区别了,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联系,府兵制存在的时期是各地政权割据,你征我伐的时期,这个时期人口大量损失不仅仅是正面战场的军人还有后方的百姓,因为战乱,饥荒,疾病,损失人口相当多,而百姓就是后勤的保障,就是军粮和军需的保障,结果现实就是少数民族当兵虽然能稳定统治但是常年战乱士兵损失巨大,补充兵员很困难,后勤光靠百姓补给有时候也很困难。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西魏地图图片

西魏宇文泰时期逐渐着手改变这一切,为了补充战争中损失的军队开始将注意力放到国内豪强的私兵和乡兵,将这些部队补充进去,进行弥补士兵损失。此时最著名的就是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府,除了两位柱国因特殊原因而不能领兵外,其余六位柱国各领两位大将军,每位大将军领两个府,西魏每个府的军队编制是2000名士兵,合计二十四府全军48000名士兵。这不是说西魏国家只有48000名士兵,而是府兵有48000名,也可以说常备的直接可以参战的正规军有48000人。

达奚武当年就统兵30000,虽然他是大将军但是按道理他的直属部队应该只有4000,说明还有大量辅助部队,西魏的府兵里出现了大量英雄人物如李虎独孤信赵贵,杨忠这些人的子孙后代都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后期宇文邕能灭掉北齐统一北方和府兵制有分不开的关系,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府兵实力非常可观。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宇文泰图片

2、西魏时期府兵制强盛的原因

西魏时期连年战乱,此时北方北魏刚刚瓦解,北方汉族实际权利不如鲜卑族,而此时因为战乱导致军队大量损失,西魏决定吸收了大量的汉族地方豪强军队充当府军。为了安抚豪强,给予其官职,这样既解决了军队损失又稳住了豪强的心。

百姓方面西魏继续实行均田制,战乱时期百姓最希望的就是安居乐业,有土地耕种,混个温饱生存下去,所以需求不是很大。而府兵制在这个背景下很好推广,国家将土地交给农民,农民为国家耕种和为国家当兵,但是农民需要自己准备武器盔甲,虽然现如今看很苛刻但是当时情况就是,西魏确实把土地给了农民,农民心里踏实,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愿意保家卫国,有了土地的同时也要有保家卫国上阵杀敌的观念,这才是西魏时期府兵制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西魏军队图片

3、隋朝府兵制的特点

隋朝时期府兵基本沿袭西魏时期府兵制,但是名字有所改变,隋朝设立12个卫,每个卫设立一个大将军,大将军下设立两个府,与西魏和北周类似,府名为骠骑府和车骑府,名号为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但是此时的骠骑和车骑将军和两汉时期有很大区别,隋炀帝时期更改了其中名字。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隋炀帝图片

府兵的军士依然不变的就是保留军籍,府兵除了直接隶属军府外,因为现实因素考虑还可与家人一起编籍造册并隶属于所属州县,这样做的结果是府兵们有了不变的住处,而且在土地方面既可按均田令分得土地,没有战争时期从事农作生产,而且还要按时去京城值宿,兵农合一这么一个组织形式,在这个模式下战时府兵可以达到70多万到130多万大军,隋炀帝征高句丽时期隋朝军队之所以数量上很夸张和府兵制有直接关系。

唐朝府兵制走向衰落

唐朝虽然是府兵制走向衰落的朝代,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早期唐朝倚仗的府兵制在对外战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度是唐朝军队的基石。

1、唐朝府兵制的顶峰时期

唐朝府兵制与西魏和隋朝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唐朝府兵制为12卫,后期发展为16卫,其中包括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等其权利为指挥大唐范围内的折冲府,并且兼任拱卫京师的职责,类似于京城禁卫军,剩余4卫为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这四卫兵力上不如其他12卫,但是权利很大负责分掌禁宫诸门守卫,最主要的是作为皇帝禁卫,是皇帝身边的护卫。身份、地位、信任程度都不是其余12卫能比的,可以说深受皇帝信任,并且卫大将军都是实权将军肩负重要权利和职责。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唐朝地图图片

李世民时期唐朝在府兵制下走出众多名将,可以说耳熟能详,例如长孙无忌就是大唐左武侯大将军,尉迟恭为大唐右武侯大将军,秦琼为大唐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大唐右武卫大将军,柴绍为大唐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大唐左卫大将军,王君廓为大唐左领军大将军,几乎是李世民麾下大半能打的将军几乎都是卫大将军,唐朝在各地设立200多个军府使得各地军队听从中央,唐朝的政策是内部重外部轻的政策,长安军队最为强大,地方无法形成割据势力对抗中央,足可见李世民时期府兵制是非常兴盛的。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尉迟恭图片

2、唐朝府兵制走向衰落

西魏时期府兵制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一方面在于当时的人需求小,乱世之中能有饭吃,能活命就很不错了。最主要的是乱世人口一定会大量减少,人口减少土地就空余出来了,这使得均田制得到发展,两方面配合下,府兵制自然兴盛。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李世民图片

但是唐朝此时面临的情况则是,土地兼并越发难以遏制,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在和平时期不要担心。但是土地被夺走,百姓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战乱时不愿意为国作战,而大唐高层虽然清楚这个严峻的情况,但是在抑制兼并问题的时候,不够果断和坚决,唐玄宗时期问题就已经非常严重了。没有土地,没有官府作为后盾,府兵制存在意义就不大了。唐朝时期对外战争频繁,战争需要大量后勤,这需要农民支持,同样战争需要大量士兵,府兵制下农民也就是士兵,同样需要大量农民。唐朝此时对农民开始一味地索取,导致农民压力太大,唐朝中后期因为士兵数量的缺乏以及其他客观原因导致很多戍边士兵常年留守边疆无法回家轮休,这就导致大量农民不愿意戍边,甚至出现逃兵。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唐玄宗图片

府兵在大唐初期因为连年战争,使得朝廷和地方对府兵非常看重,府兵受到重视,不仅可以轮休,而且补给不断,很多将军都是从基层府兵干起最后成为将军或者军官,换句话说只有战争才能体现府兵的价值,也只有战争才能让唐朝重视府兵生活状态。但随着唐朝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各地臣服,多年来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府兵逐渐被人轻视,有的地方府兵甚至无条件为王公贵族劳动,地位一落千丈,使得百姓从心态上就不再认为府兵有前途,这也是唐朝后期府兵制衰落的原因。

横贯北魏盛及大唐的府兵制,如何走向没落? - 天天要闻

▲唐朝军队图片

总结

府兵制的存在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在战乱以及均田制的背景下,府兵制很显然是非常不错的军制,他为西魏的存续,北周的强大,隋朝的征战,大唐的奠基都立下汗马功劳,其强大的战斗力也是历史见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府兵制下皇帝可以更好地掌握兵权,战争时可以节省不少的成本,府兵自带军粮铠甲为国家省去大量的负担。士兵战时为军,和平时期为农,解决了国家粮食问题,士兵可以自给自足。对国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军费开支较小,并且有利于国家统一管理。是这个制度下士兵素质会出现较大差异,土地兼并一旦遏制不住,会对府兵制直接冲击,长时间服兵役会导致百姓厌倦,最后抵制,府兵制在这个背景下很难生存。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

《图说天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铜川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 天天要闻

铜川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随着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铜川博物馆作为综合性博物馆,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推动文物资源活...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范闲意外当上了监察院一处处长。从北齐返回途中,二皇子派人要杀范闲,情急之下,范闲假死,骗过了所有人,包括庆帝。当听到“噩耗”,庆帝甚至连鞋都没穿,就跑到大殿专门听侯公公的汇报。然而事实上,范闲根本没死。没死就是假死。假死就是欺君。一直以来,欺君之罪,是死罪。
国际博物馆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进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品读历史文化 - 天天要闻

国际博物馆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进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品读历史文化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通讯员 吴怡蓉 黄志鹏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当日上午,东湖高新区关工委联合青志协、明楚王墓文管所组织湾郡社区30多名青少年走进武汉龙泉山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历史文化研学活动。活动当天,孩子们在遗址公园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路上探寻婆婆树、龟碑...
AI重现!原来“辛追夫人”长这样 - 天天要闻

AI重现!原来“辛追夫人”长这样

记者从湖南省博物院获悉,“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5月17日首次公开发布,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它以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出土时的头部扫描X光片为主要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