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西藏
西藏之虎·一种虎-人的自然历史框架
文/白云苍狗 图/online
公元阳历纪年2022年
阴历农历纪年壬寅虎年
亦是藏历纪年水虎年
一起跟随西藏之虎,虎跃时空,虎啸高原。
十九世纪藏东地区绘制的老虎唐卡(局部)
01
虎从何来:“中华古猫”成长记
大约3000万年前
最早的猫科动物——原猫(Proailurus)
出现在地球并分为两支
一类是锥齿猫家族
另一类,则是大名鼎鼎但已绝灭的剑齿虎家族
剑齿虎家族率先诞生,身影遍布新、旧大陆
它们以大象等大型植食动物为食
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但在共生共存,各自发展的生命竞赛中
锥齿猫家族表现得更有韧性
低调务实的古猫类,不断繁衍壮大
随后分化三支家族: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
最终演化为现存的所有猫科动物
及已消亡的相关物种
猫科动物演化图
1920年,民国政府矿业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德森
在河南渑池兰沟发现几枚化石
由同一个体的头骨、下牙床和一枚寰椎组成
两年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
据此标本建立新种
命名为“古中华猫”(后中国学者将其改称“古中华虎”)
距今约200万年
这些美丽而凶猛的远古“大猫”们
自由游荡在亚欧大陆东部的山林原野
与最早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人类先祖相伴共生
(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巫山人距今204万年)
1967年,德国科学家赫默尔
经详细测量和对比后得出的结论
“中华古猫”的个体比虎小,而稍大于豹,应为虎的一个亚种
古中华虎复原图
在全球气候震荡的第四纪大冰期
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相继灭绝
唯有真猫类赢得了生存挑战
它们由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组成
繁衍生息至今
其中的豹族一支
最终确立了自己非凡的生物学地位
——现代虎的祖先
虎曾与蓝田人相伴共生
迄今为止
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现代虎化石
出土于陕西蓝田公王岭,距今约110万年
当与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相伴共生
60万年前,虎影已遍及亚洲大陆东半部
从华北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山洞
到华南四川万县盐井沟的山林
皆出土了诸多的虎化石
蓝田公王岭发现的虎上裂齿化石
虎的势力范围迅猛扩张
足迹出现在更广阔地域
从寒冷的东北亚密林到炎热的印度次大陆旷野
从干燥荒凉的中亚沙漠戈壁到植被繁茂的东南亚群岛
它们历经生存挑战与生命演化
最终繁衍分化成为多达九个亚种
又“足不出亚洲”的著名猫科动物
——学名:Panthera tigris ;中文:虎;英文名:Tiger
现代虎九个亚种,其中三个已经灭绝(红叉示意)来源:WWF
“百兽之王”咆哮山林,横行原野
作为自然界的顶级掠食者
有力地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并启发着人类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虎的勇猛、矫健、敏捷与威严气质
始终深受人类的敬畏、赞赏、模仿与崇敬
就连生存于海拔最高地带的族群
亦不可避免地折服于虎的魅力
虎是美丽而凶猛的动物
02
虎在高原:谁说西藏无老虎?
传统的科学认知中
世界屋脊并非虎的源生栖息地
更非发源地
但从分类学意义而言
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
却是栖息在青藏高原的雪豹
虎—雪豹支系与美洲虎—豹—狮支系
共同构成了幸存至今的猫科动物豹亚科豹属家族
雪豹与虎亲缘关系最近
2014年
在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
出土了最早的豹亚科——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化石
其地质年龄为距今595-442万年
而布氏豹和雪豹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邓涛)
科学家据此推测
正是虎和雪豹的共同祖先
演化出了古中华虎
现代虎的遥远血脉,竟可能源自青藏高原?
布氏豹复原图 绘图/邓涛
当虎的祖先开始在亚洲各地开枝散叶
它们巧妙地避开了地球上最高的陆地(怕高反?)
但是当我们审视虎的足迹,会发现
环绕青藏高原竟是一片虎虎生息的世界
西北中亚的里海虎
东部汉地的华南虎
南方印度、东南亚的孟加拉虎
在虎啸亚洲的时代
它们定与早期的高原文明产生互动接触
虎在中国的历史分布图 来源: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当象雄文明在高原西部和中亚地域扩张
人虎不期而遇的几率会有多高?
《象雄文萃》中记载苯教诞生地“沃摩隆日”,其地素为“达斯”统治
“达斯”常被认为是波斯的古称
藏语直译而来就是“虎豹”之国(虎,梵文:vyahra;藏语:sTag, “达”音)
事实如此,在1980年代灭绝之前
中西亚地域始终是里海虎(又称波斯虎,中国称新疆虎)的活动范围
“达斯”一名极度符合古人以特征命名地域的惯例
里海虎历史分布范围
人类纪年轮转至中世纪
吐蕃王朝崛起、称雄一时的鼎盛疆域
则肯定包括了里海虎、孟加拉虎甚至华南虎的栖息地
传说吐蕃王朝的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出生地
暨今天的波密一带及其毗邻的察隅、墨脱等地
正是高山孟加拉虎的栖息地
而在藏地民间知识体系中
虎分为林虎和竹虎
林虎生活于茂密的森林
竹虎则来自有竹子生长的地方
——这不正是华南虎的典型生存环境?
已灭绝的里海虎,摄影1899年。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吐蕃帝国解体之后
阿里三围、帕竹政权、波密王朝相继割据一方……
青藏高原依然处于“虎视眈眈”之下
传奇人物汤东杰布在工布地区消除虎灾的传说
不仅是藏传佛教高僧以咒语调伏猛兽
宣扬戒杀护生观念
主张人类与不同生灵和睦相处的故事
更佐证着虎长期生息藏地的自然历史
即使到了虎势衰弱的今天
当里海虎、华南虎相继野外灭绝
“藏南三隅”的人们仍在和最后的孟加拉虎共存
虎虎虎,早已融入了高原
自然山川、历史信仰、风俗生活……
西藏,始终虎影重重
已经野外灭绝的华南虎
03
灵兽之虎:高原堪称人文“虎穴”
如同耸峙亚洲中心的地理位置
从人文维度而言的青藏高原
亦是汇聚本土及东、南、中亚文明的地域综合体
那种八面来风、存古纳新的开放社会
不仅生长出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
就连行踪隐秘之虎
亦终成为耀眼的高原灵兽
虎是藏人心中的高原灵兽
在藏地,
虎与龙、狮和金翅鸟(鹏)并称四方超自然瑞兽
占据了经幡中央的四角
虎寓信心、龙寓力量、狮寓无畏喜、金翅鸟(鹏)寓智慧
但与其源自汉地之四象神灵所蕴涵的四地及四季不同
在西藏的堪舆占卜中,
这四只神兽代表当地的土地神
虎,寓意光明之地的一块坡地或岩体向东方攀升
倘若四方土地神所处方向正确、位置适宜
这片自然环境当属完美修行之地
最宜兴建寺院、庙宇和佛塔……
风马的四角瑞兽
虎啸山林,乃林中之最威猛动物
虎虎生风,五行之中风属木,
故虎位列“风马”图案五兽行列
本教借以表达“风”、“木”之寓意
藏传佛教则另辟蹊径
宁玛派大师居米旁嘉央南杰
在其所著的“风马”相关文献中
以虎象征五行之“火”
这又与《格萨尔王传》相互印证
虎威风凛凛的王者风范
完美演绎着史诗中火神的形象,战神的力量
格萨尔史诗在藏地家喻户晓
虎入高原,渗透藏人精神信仰体系
佛教金刚乘作为青藏高原的统治性教义
其万神殿中不乏虎的身影
虎是众神,尤其是忿怒神和战神的坐骑
身凌暴怒老虎之上
象征大成就者或神灵的无畏与意志
身着虎皮斑点围裙
意味着他们降服并控制了嗔忿
著名的不丹虎穴寺
公元八世纪时
不丹taksang地区
妖魔横行作恶不断,当地人苦不堪言
莲花生大师应百姓祈请
骑一头飞天母虎而来
用佛力降妖除魔
并开洞闭关三月
自此佛教传入不丹
著名的虎穴寺因缘兴建
佛教胜利幢常装饰虎皮围帐
虎皮是诸多瑜伽师、大成就者的禅修坐垫
亦是早期部落首领的座榻床垫
释迦摩尼佛与十八罗汉唐卡局部:伏虎罗汉
在宗教氛围浓厚的藏地
虎的形象深入人心
是高原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作为密宗最为倚重的修法用具之一
西藏艺术的著名载体——唐卡
绘画内容包含诸多虎的元素
敬神驱邪的羌姆藏戏举行之时
表演者以护法神、本尊神、护法神随从和各种动物身份
轮番出场
装扮面具除了各路神只之外
亦有虎、狮、牛、豹、鹿、狗和鸟类等万物生灵
唐卡忿怒莲师,座骑为虎
西藏的绘画
素以神秘凝重的宗教氛围而闻名
那些浓烈的色彩,流畅的线条
描绘着藏人的信仰、生活与观念
在格鲁派寺院和民居壁画中
面朝大门右侧是财神牵象图
而左侧,肯定是蒙人驭虎图
图中一位蒙古喇嘛或贵族
牵着一只被铁链拴着的、已被驯服的老虎
寓意丰富而独特
或说代表密宗“三怙主”
或为格鲁派胜利之象征
然而对于民众而言,
虎口朝外,镇宅震慑
象头朝里,招财进宝
蒙人驭虎图
在西藏
以虎誉英雄,以虎守正法,以虎表尊贵
虎图仅限于宫廷、寺院和贵族家使用
重要的佛殿和居室门口
有用虎纹装饰的“权力杖”
以表示佛法圣地的威严
如布达拉宫东日光殿的门两旁
暨挂有用虎皮纹毯卷制而成的“权力杖”
象征权利,兼具辟邪功效
20世纪前半叶,一位西藏贵族端坐于虎毯之上
虎的勇猛精进世人皆知
吐蕃王朝“尚虎”与“崇虎”习俗浓厚
松赞干布颁布的新律法《三十六制》明示:
“以虎豹皮誉英雄,狐尾以表懦夫”
倘若英雄战死疆场,坟墓需绘制白虎表彰功绩(《新唐书·吐蕃传》)
“虎皮褂、虎皮裙、虎皮袍”的“六勇饰”
唯有一定地位和相当成就的人才能穿戴
直至当代
藏族男子服装仍喜用虎皮镶边或做衣领(现多仿制)
正是古代尚武崇虎习俗的遗风
康藏服饰(仿虎皮)
虎的崇拜悠远漫长
甚至演绎成创始神话的重要组成
堪称藏羌族群的共同祖先记忆
《格萨尔王传·天岭》中记述
莲花生大师选定东方的玛卿雪山为格萨尔诞生地
并在这里杀一只老虎
虎的皮子、头、心、爪、胃、肺、肝、肾、肠等
分别形成了平原、大山、河流、部落……
这与彝族民间史诗《梅葛》里的创世故事颇为相似
史载“宕昌,羌种也;俗重虎皮,以至送死,国中以为货。”(《南齐书·河南·氐羌》)
借虎神引导亡灵安息
与吐蕃葬俗亦有内在联系
虎之威名无远弗届
藏地多有虎之地名
虎沟、虎山、虎窝、虎道……
以至藏族家族或个人姓氏亦用虎命名
如常见的“斗拉”(虎神)之名
拉卜楞寺门板上的老虎画像
汉、藏两大医学体系
均认为虎浑身都具有潜在的药用特性
藏族的民间动物故事
老虎、狼等大野兽总是残暴凶狠
兔子、羊等小动物则是善良机智
如《患虎和兔子的故事》
兔子烧死为非作歹的老虎
却让自己的尾巴短了一截
对动物拟人化的故事描述
用朴素方式解释着自然界的存在
激发民众对强权的斗争勇气与力量
山南谚语道:
“老虎死了看爪子,狐狸死了看皮毛。
人事似流水, 起伏无定时 。”
虎,已深入高原社会肌理。
藏族民间故事《猎人格桑》
04
虎今何在:中国最大的野生虎种群定居西藏
虎在地球已生存数百万年
是几乎与人类同时诞生的物种
两者共存蓝色星球的漫长岁月
虎,持续给予人类文明诸多灵感
然而,近百年来
人为捕杀、商贸需求加上环境剧变
使全世界虎的数量锐减九成
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等亚种相继灭绝
即使是作为老虎发源地的中国
尽管仍分布着现存6个亚种中的4个
但数量却持续下降(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全球老虎论坛,2016)
且全部处于濒危状态
跨境流浪的东北虎、圈养求生的华南虎之外
虎在中国,虎影何觅?
中国现存的野生东北虎多从俄罗斯跨境而来
通常观点认为
虎,是“异域”象征
并非西藏的本土动物
但事实粉碎了这一刻板论断
如前文所言
藏东南部海拔2500米下的阔叶林
自古就是虎的家园
就在最近的2018~2019年间
中国科研人员首次
在喜马拉雅山东部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山茂林
野外拍摄到孟加拉虎活体照片
除此之外
还有云豹、云猫、金猫等
16个世界自然联盟(IUCN)列为受威胁物种
19种中国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物种
其中5种为极度濒危物种
野生动物学家估计
大约有二十只高山孟加拉虎
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境内
其中八到十二只
栖息在墨脱县的原始森林内
无疑是定居中国境内最大的野生虎种群(刘务林)
在西藏墨脱拍摄到的孟加拉虎影像
然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带的
虎影再现
并不值得人类骄傲欢呼
更不意味着
这里已是虎繁衍无忧的“伊甸园”
早于2000年的调查显示
非法狩猎减少了野猪、红斑羚等动物数量
伐林焚烧的种植方式破坏了自然栖息地
导致不轻易侵犯人类的物种——野生虎
开始捕食当地大型家畜
这种行为引发剧烈的人兽冲突
当地不断传出
捕杀野生孟加拉虎的消息
雪上加霜的是
按照生态学理论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
已发现的野生虎数量
远远无法维持一个健康的生物种群
若无新虎的血液注入
西藏这支残存的小虎群
将因近亲繁殖而衰败消亡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拍摄到的野生孟加拉虎种群
虎困山林
当地亦采取
异地搬迁、禁止伐林、生计改变等方式
减少人虎冲突
同时尝试促进与不丹、印度等地老虎种群跨境交流
西藏之虎
生存依然举步维艰
当最强壮的动物都面临消亡险境
人类理应警醒
藏地传奇人物汤东杰布
曾以“虎灾”为例
宣扬万物和睦共处的理念
现今,世人唯有尊重生命、保育自然
或能有朝一日
重现
虎啸天下的王者之风
西藏境内的高山孟加拉虎可能分布区域
西藏境内生活着什么虎?
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主要生活着孟加拉虎,主要跨境栖息在察隅、墨脱、洛扎、错那、米林等边境县的丛林之中,又名印度虎,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虎亚种,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58年,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将其定为虎的模式种。
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国,有少量跨境分布,栖息地范围很广,从高寒地区的喜玛拉雅山山林到印度北部苍翠繁茂的雨林和干燥的阔叶树林,从印度半岛的沼泽芦苇丛到南亚次大陆沿海的红树林地区。
成年孟加拉虎的皮毛以棕及白色为底,加上黑色的条纹,另外也有少量白底黑纹,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野生雄性孟加拉虎体重160-270千克,体型仅次于西伯利亚虎。
西藏境内拍摄到的野生孟加拉虎
参考文献:
1、藏人文化网:《藏族人为何崇拜百兽之王—老虎?》
2、北晚在线:《西藏墨脱发现野生孟加拉虎》
3、澎湃新闻:《非遗寻访|以虎豹皮誉英雄:看西藏虎毯是怎样编成的》
4、《中国西藏》:《起源于古老岩画的藏族民居壁画》
5、范久辉:《虎年吉祥:苯教绘画艺术中的猛虎》
6、《中国科学报》:《虎年话虎》 2022-01-28
7、中国青年报 百度百科 网友评论等
全文完
“Incrediable Tibet”新媒体写作计划
“不可思议的西藏”(Incrediable Tibet)是iTibet汇集优秀图文视频等跨领域作者共同打造的新媒体写作计划,旨在用精炼的语言、精美的图文、精彩的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度而亲切地呈现不可思议的高原自然人文,已完成“不可思议的珠峰”、“不可思议的羌塘”、“不可思议的林芝”、“不可思议的嘉黎”、“不可思议的比如”、“不可思议:西藏野花自然简史”、“织锦之书:西藏野花人文简史”、“不可思议的巴塘”……等主题性或地域性文章,发表于西藏人文地理、米林旅游、iTibet社群、巴塘措普沟、西藏旅游等官方或民间媒体平台,主要作者:白云苍狗、旦增央宗等,欢迎加入我们的写作计划,有意者可私信咨询。
不可思议的西藏
不可思议的比如 | 萨普、女国、虫草与骷髅墙 For Example
不可思议的巴塘·人文篇|古代版“一国两制”与高原“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