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2021年10月07日22:13:20 历史 1504
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

中国社交场合中重礼仪的传统由来已久,现代社交活动中使用的“名片”习俗可以追溯到汉代。史料表明,“谒”、“刺”是汉代社交活动中的重要介质,起到介绍拜访者、沟通宾主双方的重要作用。“谒”在西汉时广泛使用,形式主要有拜访之谒、庆贺之谒和问疾之谒。

汉代 谒

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

释文:进长安令/儿君(正面,没找到图

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

东海太守功曹史饶谨请吏奉谒再拜\请\威卿足下师君兄(反面)

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

释文进/师君兄(正面,也没找到图)

容丘侯谨使吏奉谒再拜/问/疾(反面)

三国 名刺

“名刺”也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名片的文书简,兴于汉末,流行于六朝,以魏晋最盛行;最初用于官场,官员详细写上自己姓名、爵位、籍贯等内容,在重大场合互相投递,以便结交、问候之用,后来民间士人之间亦逐渐流行。

日本至今仍称名片为“名刺”。

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

释文:弟子黄朝再拜 问起居 长沙益阳字元宝

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

释文:丹杨朱然再拜 问起居 故鄣字义封

故鄣朱然再拜 问起居 字义封

□□朱然再拜 问起居 字义封

名帖|门状

汉代至隋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如举孝廉、征辟、九品中正制等,可以归纳为察举制,其鄙陋之处就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对其进行了垄断,出身寒门的人几乎无缘仕途,所以上面所说的“名片”谒、刺,都是官员们的物件。

科举制度自隋代开始推行,庶民有了进入到统治阶级的机会,加之造纸工艺的进步,官场上拜访权贵、老师时的通报名片成了纸质的“名帖”。名帖随着政治上的需要而升级,变成了功能同于名帖而形式繁于名帖的“门状”

人们在逢年过节时,如果自己不能亲自登门,就会打发家人到亲友家投递名刺以表贺意。从此,名刺不仅有名片的作用,还有贺年片的功能,请柬也是由此而来。

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

清代 名片

清代有了“名片”这种称呼,由于书法整体水平的下降,开始采用了印刷术。民国以后,推翻了封建体制,讲究大同世界博爱平等,名帖由官场上走到了大众平民中间。手本的格式也趋简化,变成了现在的名片。

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加好友的? - 天天要闻

扫码关注墨池视频号

定制专业书画家作品

抢购最具性价比文房

- end -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书法屋

总监丨冯错

主编 | 王洋

编辑 | 土曾 小君 小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游戏论|暴君无道,吊民伐罪——《苏丹的游戏》中的政治 - 天天要闻

游戏论|暴君无道,吊民伐罪——《苏丹的游戏》中的政治

一位神秘的女术士给帝国高高在上的苏丹送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盒子里有28张卡片,分别是征服、纵欲、奢靡和杀戮。每一张卡片都代表着一件要完成的事情。这让百无聊赖的苏丹提起了兴致。这是2025年3月31日发布的卡牌类角色扮演游戏《苏丹的游戏》的序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 天天要闻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建立在陇南市武都区外纳乡的白马氐武都国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
国家富裕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加以保护。 - 天天要闻

国家富裕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加以保护。

有句成语叫富国强兵。这里的富国指的是国家富裕,人民丰衣足食。强兵是指兵力强盛,国防坚固。在中国历史上,能做到富国强兵的都是非常强盛的朝代。比如强汉盛唐。而那些只注重富国而不知强兵的朝代,都逃脱不了被灭亡的恶运。春秋战国时期的宋、鲁、郑等国就
韩德洙加入韩国国民力量党 - 天天要闻

韩德洙加入韩国国民力量党

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无党派总统候选人、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竞选团队10日凌晨发布公告称,韩德洙10日凌晨根据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和选举对策委员会的决议,完成了国民力量党的入党程序,成为该党党员。韩德洙 资料图韩德洙在加入国民力量党后表示,为了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将以谦虚的心态全力以赴。保守派阵营最具竞争...
郑谐:曹亮文起义前后 - 天天要闻

郑谐:曹亮文起义前后

引子#本文摘自《和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85年10月),作者郑谐,原标题《曹亮文起义前后》“朝闻道,夕死可也”用在自己身上可以,拿来生套别人就有点儿过了——没人愿意引颈就戮去做个冤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