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毛主席和罗瑞卿合影
前言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
当时罗瑞卿正在福州,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便立即赶回北京,想见伟人最后一面。在向毛主席遗体告别时,罗瑞卿久久端详着伟人的遗容,泣不成声。
从1929年来到红军部队起,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罗瑞卿一直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两人之间自然是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
毛岸青作为毛主席的次子,自然清楚罗瑞卿对自己父亲的感情!
罗瑞卿多次关照毛岸青
毛岸青从苏联回国后,便进入中宣部从事翻译工作。
毛岸青的翻译功底扎实,先后参与到各项翻译工作中,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从事业的角度而言,毛岸青可谓是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
图丨毛岸青旧照
毛主席在得知毛岸青的情况后,内心无疑也是为他感到骄傲的。于此同时,有一件事也让毛主席很是头疼,那便是毛岸青的婚姻问题。原来在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毛岸青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女朋友。
就因为这个问题,毛主席还亲自和毛岸青好好地谈了谈心。在这次谈话中,毛主席便对毛岸青说道:
你谈恋爱找对象,就不要说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嘛!就说你是中宣部的翻译,不是很好嘛。我劝你找一个工人或农民出身的人,这对你可能还有些帮助。你要求条件高了,人家的能力强,看不起你,那就不好了。整天不愉快生闷气,那还有什么意思呀。
毛主席的这番话平平淡淡却实实在在,对毛岸青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当毛岸青踏上寻找爱情的道路上时,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图丨毛岸英和毛岸青合影
当毛岸青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十分悲痛,从而病倒住院。因为病情严重的缘故,毛岸青被送往苏联接受治疗。这是毛岸青第二次去苏联,不过这次是他自己一人,没有哥哥毛岸英的陪伴。在苏联接受治疗过程中,毛岸青在异国他乡感到非常孤独。
1955年,毛岸青的嫂子刘思奇在苏联学习时,曾前往医院看望毛岸青。在这次聊天中,毛岸青便向刘思奇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自己想要回国,想见见父亲,并通过刘思奇给毛主席写了封信。
毛主席在收到毛岸青的信后,便同意了毛岸青的提议,并将将他安排在大连继续疗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后,毛岸青的病情大大好转,这则消息无疑让毛主席很是高兴。
图丨毛主席和杨开慧合影
1957年夏天,毛主席便前去大连看望毛岸青。父子两人很长时间没有见面,这次见面后也聊了许多。在聊天过程中,毛岸青便对毛主席说道:“爸爸,你说奇怪不奇怪,在之前的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梦到过妈妈。可昨天我却梦到了妈妈,她叮嘱我让我好好练字,练好后让我给你抄文章……”
坐在一旁的毛主席听到后,并没有说话反而陷入回忆中。在临走时,毛主席便告诉毛岸青让他听医生的话,好好疗养,病好后继续为新中国作贡献。
在之后的岁月中,毛主席也多次给毛岸青写信,询问他的情况如何。有一次,毛主席就试探着询问:“你觉得你嫂嫂的妹妹如何?”
在听到父亲的询问后,毛岸青脑海中便浮现出邵华的身影。其实,毛岸青对邵华是有好感的,但由于自己一直在养病,为此从来都没有向他心爱的姑娘表达自己的心意。只是当初在自己哥哥毛岸英面前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我将来找对象,就找嫂嫂的妹妹邵华。”
图丨毛岸青和邵华合影
这次毛主席的主动询问,也仿佛是让毛岸青敞开了心门,开始主动联系邵华。在收到毛岸青的信后,邵华也很高兴,为此两人便开始交流思想,探讨人生等等。
最终在毛主席的支持下,毛岸青和邵华在1962年在大连举行了婚礼。尽管毛主席因公务繁忙没有出席,但还是给予两人热烈的祝福。
毛岸青和邵华结婚后,在大连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邵华喜欢摄影,在空闲时间里,她总会带着毛岸青到海边和各个公园里玩耍照相。尽管邵华的年龄比毛岸青小,但在生活上却能给予毛岸青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图丨罗瑞卿(中)
在大连居住一段时间后,毛岸青夫妇便给毛主席写信,想要回北京来。毛主席在接到毛岸青的这封信后,便点头同意了。不过毛主席在考虑到毛岸青已经成婚了,再和自己住在一起不合适,为此便叫李银桥将罗瑞卿找来,由他安排毛岸青夫妇回北京的事。
罗瑞卿对于毛岸青夫妇并不是陌生,甚至之前还打过几次交道。罗瑞卿在接受这个任务后,便立即找到总参管理局局长梁其昌,给毛岸青夫妇找了房子,并配了专职的医生和护士。
罗瑞卿知道毛岸青的身体情况,为此便特意强调:毛岸青身体不好,要好好照顾,但也不要太过特殊,不要和其他干部的生活相差太远,要真正为主席分忧!
图丨毛岸青
在之后的日子里,不管是毛岸青想见父亲,还是毛主席想见儿子,都是由罗瑞卿来安排的。根据罗瑞卿女儿罗点点的回忆:
记得爸爸妈妈说过,只要岸青不犯病,就是个挺聪明的孩子,会写俄文诗,还会弹钢琴。每次由爸爸安排了去见过毛主席后,岸青总有一段时间会特别兴奋和愉快,写诗弹琴的成绩特别好。如果毛主席恰巧很忙,一时安排不上,岸青的情绪就会比较沮丧,甚至病就犯得厉害……
罗瑞卿在看到毛岸青这样时,内心也是非常着急的,可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外加上罗瑞卿本身的工作也比较繁忙,难免一时照顾不到,每当自己忙不过来时,罗瑞卿就会交给自己的妻子来办,交给其他人,罗瑞卿实在是放心不下来。
毛主席产生误解
在之后的日子里,罗瑞卿在工作之余,还会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询问下毛岸青的情况。当得知毛岸青情况不错时,罗瑞卿也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过罗瑞卿在关照毛岸青夫妇时,也曾因为一件事引起了毛主席的误解。
图丨邵华(左一)
1965年,全国农村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邵华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便提出想要下乡。罗瑞卿知道邵华是追求进步、严格要求自己的意思,不过在考虑到毛岸青的身体情况后,罗瑞卿便不同意邵华下乡。
不过在邵华的坚持下,罗瑞卿也被她的这种精神所打动,经过罗瑞卿的再三考虑后,便决定将邵华安排在距离北京近的地方。倘若真的有大事发生,那么也可以及时将邵华接回来。
可以说罗瑞卿这样安排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毛主席在得知这件事后,很不高兴,认为罗瑞卿这是在干涉自己的家事,将邵华给安排下乡。
过了一段时间后,毛主席在和吴旭君聊天时,吴旭君便又谈起了这件事:“主席,前段时间邵华下乡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根本不是罗总长要求她去的。”
图丨罗瑞卿大将
毛主席在听到吴旭君的话后,才知道自己误会了罗瑞卿……
其实纵观毛主席和罗瑞卿的相处过程中, 主席对于罗瑞卿还是非常信任的。
毛主席第一次注意到罗瑞卿时,便是在1929年9月26日的会议上。当时罗瑞卿担任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毛主席一眼便注意到这位干部,然后询问道:“你长这么高,是北方人吧?”
罗瑞卿在听到毛主席的话后,便立即回答,我是四川南充人!
听到了罗瑞卿的回答后,毛主席便有些感慨道,川湘子弟身材大都不高,可你我却都是长子。接下来,毛主席便又询问了下罗瑞卿的职务和工作情况等。
图丨罗瑞卿年轻时
这就是毛主席和罗瑞卿之间的第一次谈话,在这次谈话之后,罗瑞卿便有了跟随他一生的称呼“罗长子”。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罗瑞卿便时常能够见到毛主席,有时两人也会聊一聊。
当时罗瑞卿的身份是政工干部,为此便被毛主席召集参加调查会议。而这段与毛主席接触的日子,对罗瑞卿大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正是在这段日子里,罗瑞卿从毛主席身上学习到如何调查研究以及如何建设红军的过程。
正是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毛主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罗瑞卿,对他的能力和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之后的工作中,毛主席也多次重用罗瑞卿。在前委派人到藤田东南石马圩打土豪分田地时,毛主席便点名让罗瑞卿带队。
而罗瑞卿果真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在往后的岁月中,两人便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
图丨罗瑞卿讲话
在战争年代,罗瑞卿在党内都算不上是一个特别耀眼的人,尽管在他23岁时就当上了红军的团参谋长、27岁担任军团领导,但总的来说,罗瑞卿的职务是随着资历积累,而慢慢提升的。
在全国解放后,罗瑞卿便慢慢成为能够独挡一面的干部。
1949年5月14日,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九兵团政委罗瑞卿便突然收到毛主席发来的电报:部队开动时,请来中央一趟,部队工作找人代替。
罗瑞卿在接到电报后,便立即交接完手头的工作,立即前往北平!
图丨周总理
在抵达北平后,罗瑞卿先见到了周总理,在总理口中他得知:自己即将出任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
罗瑞卿说实话内心是不愿意,而是想要跟随部队继续南下作战,为此罗瑞卿便推辞自己不适合,并推荐这个职务应该由李克农出任。周总理便劝他说,李克农还有他应该完成的任务,你就不要再推辞了,晚上主席会约你见面的。
当天晚上,毛主席在香山的双清别墅里会见了罗瑞卿。
毛主席在看到罗瑞卿后,便说道:“我听说你不愿意干公安部部长,还想南下去打仗?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去打仗的话,国家谁来建设呢?”
图丨罗瑞卿和毛主席
毛主席这么一说,罗瑞卿便转变了自己的想法,接受了这项新的工作。在之后的工作中,罗瑞卿展现了自己过硬的能力,不仅坚决贯彻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各种意图,而且执行政策非常灵活,一度受到党中央的赞扬。
在罗瑞卿和毛主席交往过程中,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便是对游泳的分歧。
毛主席一直都有个愿望,那就是将祖国的大江大河都游一遍。1956年,毛主席在广州时,住在珠江边的小岛。有一天他在散步时,便对李银桥说:“走吧,我们去游游长江。”
李银桥在听到毛主席的话后,很是担心,为此便告诉了负责毛主席安全警卫工作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当时罗瑞卿、汪东兴等人都反对毛主席游长江。
图丨畅游长江后的毛主席
为此罗瑞卿便去找毛主席,想要去劝劝他,就这个问题两人发生了分歧。尽管毛主席坚持要去游,罗瑞卿便挑选了一些游泳高手陪同毛主席游泳,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作了预案。
这一次,毛主席也实现了自己想要游长江的愿望。在游泳结束后,毛主席便高兴地说:“谁说长江不能游,我一游就是十几里!罗部长不让我游,我偏游……”
尽管从毛主席几次说罗瑞卿的话来看,主席对于当初罗瑞卿阻止他游长江有很大意见。不过意见归意见,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当毛主席在回想起和罗瑞卿的这些往事时,口中也忍不住地说了声:“罗长子,是个厚道人啊……”
深情落泪
在之后的岁月中,罗瑞卿尽管经历种种艰难,但依旧没有改变自己对毛主席的感情。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
当时罗瑞卿正在福州,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便立即赶回北京,想见伟人最后一面。在向毛主席遗体告别时,罗瑞卿久久端详着伟人的遗容,泣不成声。
图丨罗瑞卿
9月18日,毛主席追悼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罗瑞卿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便说道:“哪怕是爬,我也要爬到天安门去。”
追悼会开会后,罗瑞卿在子女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一直看着毛主席的遗像泪流满面。在这一瞬间,他便又想起自己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画面以及主席对他的谆谆教诲……
根据在场的谢觉哉夫人王定国的回忆:
罗瑞卿由他的孩子推着手车从中山公园门口出来的,停在会场的西北角落……追悼会开始后,罗瑞卿同志咬着牙,站了起来,向主席遗像致哀。他就这样站了一个多小时,也一直哭了一个多小时!我看着毛主席的遗像,看着罗瑞卿同志悲伤的样子,不由得回想起罗瑞卿同志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
从1929年来到红军部队起,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罗瑞卿一直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两人之间自然是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
图丨罗瑞卿将军
在得知毛主席病逝后,罗瑞卿大将也留下了深情地泪水!
1977年8月,罗瑞卿出席了党的十一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他复出工作后,口中常常会说道:“做一个配称跟了毛主席几十年的老干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