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的一天,在中国台湾最高法院里,一场特殊的庭审缓缓拉开了序幕,为什么说特殊呢,因为这场案件的被告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而且在场外还有数千名群众游街示众,高喊着“抗议”。
法院
这场审判持续了近两个多小时,可奇怪的是,这位老人在两个小时里一句话都没说,始终面无表情,没有人能看出他在想什么,可就在法官要敲锤做最终判决时,这位年迈的老人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仰天大喊道:“我曾在战场上消灭10万日军,可如今却要遭到尔等审判,天理何在!”
法院
案件结束后,老人以失败告终,可令人可悲的是,这场案件的原因竟然是这位老人交不起房租,被银行起诉。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为何一场案件能激起这么大的民愤?老人大喊曾消灭数万日军又是怎么回事?
要揭开这些问题,还要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说起!
想必大家心里也猜出来这位老人的身份,没错,他就是当年被称为“长沙之虎”的薛岳将军,他的名号一度让冈村宁次彻夜难眠,可这么大一人物,为何走到今天的地步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薛将军背后的故事。
薛岳
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出生于1896年的广东省韶关市,父母虽是农民出身,但受时代影响,希望儿子以后可以出人头地,因仰慕岳飞的英雄壮举,故为他取名为“仰岳”。等到薛仰岳成人之后,国家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忧国忧民的他立志要参军救国,并将名字改为“薛岳”,以行动来表达对岳飞的仰慕。
1907年,薛岳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黄埔陆军小学,小学毕业之后,再次以出色的表现进入了军官学校,并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又参加了历史上有名的北伐战争,在战场上薛岳军队奋勇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先后克复了杭州、上海,大有当年岳家军风范,战争结束后被孙中山先生看中,将他带到身边,做贴身侍卫,还曾任命为警卫团营长职务。
薛岳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蒋某人成了国民政府的接班人,薛岳也就一直在蒋某人手下做事。但薛岳和蒋某人的关系甚是微妙,曾因在上海进攻的抉择上二人产生了分歧,蒋某人本不想得罪上海租界那帮外国人,命令薛岳带兵离开上海,但薛岳非但没听从命令,反而和本地帮派合作,擅自攻进了上海,事后被蒋某人大骂,并将他排挤在外,薛岳一气之下还参加了反蒋活动,但最后都未成功。心灰意冷的薛岳,便向国民政府请辞回到了老家。
事后蒋某人在战场上接连失利,无奈的他又把薛岳请了过来,因为薛岳非常善于打仗,但蒋某人生性多疑,更别提几次反对他的薛岳了,这次他也仅仅是想利用薛岳为他打仗,等仗打完自然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了。
薛岳
不得不说的是,蒋某人能请薛岳来抗战是个正确的选择,薛岳先后参加了多场抗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出名的还是四次长沙会战,在这场战斗中他自创了天炉战法,他在前线作战地带,将兵力布成网状据点,然后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来分层分段地消耗日军兵力,简单点说就是,诱敌深入,令敌军部队陷入不利地形,然后再集中所有兵力对敌人进行围歼灭。
影视剧蒋介石
其实最初的时候,蒋某人是打算放弃长沙的,因在他认为长沙无险可守,还是撤退保存实力为上,可薛岳却不这么认为,作为前线将领自然知道长沙的重要性,当时的长沙掌握着南北交通枢纽粤汉公路,是军队物资的中转城市,如果长沙沦陷,整个军队将遭受重创并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日军自然也是看中了长沙的地域优势,所以才会大举进攻,早就看透日军想法的薛岳,不顾反对誓死要保住长沙。
薛岳
可他这一做法引起蒋某人强烈反对,甚至一夜之间给薛岳打了9次电话,还让白崇禧和陈诚去劝他,让他带兵撤退到衡阳和湘潭一带。但薛岳全部否决了,并向蒋某人立下军令状:“长沙我守定了,如果战败,我薛岳项上人头委员长随时拿去!”
1939年9月,蒋某人做出了让步,向第九战区司令长薛岳下达了命令,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就这样长沙保卫战正式拉开序幕。
长沙保卫战
战斗开始前,薛岳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接到了长沙,这是因为之前的文夕大火,烧的军民对作战失去了信心,薛岳就想此下策,来提升全军士气和湖南军民的抗战之心,也向全国人民表达了自己,誓死守卫长沙的决心。同时也把当时逃跑的师长宫卫军抓了回来,就地枪毙。吓得全军战士也再也不敢有潜逃之心。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薛岳派出部分战士,把可能被日军利用的一切道路给破坏掉,并动员当地百姓把粮食藏起来,这样一来,日军的重炮兵部队想进入长沙可谓难上加难,并且得不到粮食的日军很快就会陷入被动。
长沙保卫战
很快,时任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了10万部队,兵分三路进攻长沙,这支部队由于之前大败苏联红军,导致全军士气低下,冈村宁次也是下定决心,想要通过此战来提升军队的士气,派来上百架战斗机以及三百多艘舰艇,对长沙正式开展了进攻,面对这些薛岳非但没有恐惧,还越战越勇,凭借着独特的天炉战法,和日军激烈地战斗了整整20多天,不仅带动了我军的士气,更是歼灭了四万多日军,也就是这一战,薛岳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冈村的脑海里。
冈村宁次
1941年9月,不肯死心的冈村宁次,对长沙进行了第二次进攻,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一度调来15万兵力,薛岳也早就做好了对抗的准备,结局慕容置疑,薛岳再次利用天炉战法重创了日军部队。
同年12月,打急眼的冈村,再次调动比前两战加起来还要多的兵力、舰艇和战斗机,仿佛不拿下长沙誓不罢休,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月,在薛岳的指挥下,我军战士顽强奋战,军民一体,顺利拿下了胜利,把日军赶出了长沙。
就连冈村宁次都不得不感慨道:“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1942年,连续取得三次战斗胜利的薛岳,得到了蒋某人和罗斯福总统的双双夸赞,并荣获了党国最高荣誉勋章和罗斯福总统颁发的独立勋章,以此表彰薛岳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
薛岳
时间很快来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共关系愈发紧张,不久之后内战拉开序幕,而战功赫赫的薛岳,在内战期间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其实从内心来讲,薛岳对内战并不感兴趣,早在抗战刚结束时,他就向蒋某人请辞,但未获得批准,后来在一次见面会上,还拒绝了陆军总司令和海军总司令等职务。
最后蒋介石看到薛岳在战场上的表现,怒气冲天,一气之下撤了薛岳的职,但为了避免落人口实,给了薛岳一个司令职位,让他坚守海南岛,可手上没有一兵一卒,俗称光杆司令,无奈之下的薛岳从广东拉来6个保安师,来对抗解放军,结局自然显而易见,不足四天就被解放军彻底打败,薛岳连夜逃亡了台湾。
薛岳
再来到台湾后,蒋某人对薛岳依然耿耿于怀,虽然名誉上封他为“一级上将”,但其实毫无作用,每日只能赋闲在家,以花草为伴,其实薛岳对这些也很满足,本来早就想退出军队了,现在这些不是他正想得到的嘛。
1952年,该来的还是来了,蒋某人突然派人对薛岳的住所进行了全面搜查,怀疑他暗中联系我党成员,这一举动引起薛岳极度不满,被逼无奈的他主动辞去了所有职务,来到嘉义县隐居了起来,每日种种田,打打猎,过得也是好生自在。可没想到的是40年后,他终究没有逃过政治宿命。
薛岳
在蒋父子相继离世后,阿辉顺利登位成了最高领导人,可在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修改法律,并对所有反对的党国元老极力打压,薛岳就是其中之一。
1991年,阿辉利用职权,撤掉了薛岳房屋租金的供给,因为薛岳的房子产权是属于银行的,费用一直是委员会在承担,前期薛岳还能负担得起,但后来阿辉又指示银行向他增加了高额租金,此时的薛岳已经97岁高龄,没有收入也没有工作,根本负担不起,所以不久之后,银行不但毫不松口并把他告上了法庭。
最后在得知此消息的民众,纷纷对法院的做法表示抗议,但这些声音全部消失在人山人海之中,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在法院的审判下,薛岳被迫搬离了原住所,找到一个不足10平米的小屋里蜗居了下来。
薛岳
1998年5月3日,在这间破旧的农房里,薛岳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临终前他拼尽全力发出了最后的愤懑:“宁用奴才,不用人才!”
好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忘记他。
在抗战胜利60周年时,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抗日英雄谱》中,就有薛将军的名字。他的抗日功劳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望他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
谨以此片,向抗日英雄薛岳将军,表示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