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历史上的第1位秘密党员,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他!后成开国元帅

2021年05月24日20:04:42 历史 1304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由于工作的需要,党员的发展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像毛泽东同志那样的公开身份的党员,还有一种则是通过地下渠道入党的秘密党员。这些秘密党员很了不起,他们一方面需要掩盖自己中共党员的身份违心地呆在敌人的阵营里潜伏,一方面还得和自己的联络员保持单线联系。

有些早期的秘密党员,由于上级的牺牲或者叛变,直到病逝或者牺牲,人们都不知道他们中共党员的身份,可以说这些秘密党员都是伟大的英雄,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中共历史上的第1位秘密党员,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他!后成开国元帅 - 天天要闻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我们党史上第1位秘密党员呢?

和许多一生默默无闻的秘密党员不同,我党历史上第1位秘密党员可以说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建设历程中,是极为有名的。应该说这个党员的名字如雷贯耳,几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我国党和军队的缔造者,10大元帅之首,历任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同志,意不意外?惊不惊奇?


中共历史上的第1位秘密党员,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他!后成开国元帅 - 天天要闻

1922年,年轻的朱德远赴德国留学,其实此时此刻的朱德在国内已经是大大的有名,尤其在云南,他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曾经担任云南宪兵司令兼警察局局长,可以说是一个实权派人物。

但是当时的朱德已经对军阀混战感到厌倦,他想要去追求真理,想要找到一条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道路。所以和几个好友放弃了高官厚禄,离开昆明,回到了四川,在这里朱德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去德国留学。

中共历史上的第1位秘密党员,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他!后成开国元帅 - 天天要闻

在德国他遇到了周恩来,更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周总理的影响之下,朱总司令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11月,在德国留学的朱德在张申府以及周恩来的介绍下,申请入党,陈独秀代表中央批准了朱德的入党申请,但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决定对朱德的党籍进行保密。

当时是这样考虑的,朱德在入党之前就曾经在旧军阀中身居高位,如果宣布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很有可能造成人民群众的误解,反而得不偿失,可能会不利于我党发展壮大,所以采取保密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妥当的处理方法。

中共历史上的第1位秘密党员,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他!后成开国元帅 - 天天要闻

同时对朱德的党籍秘而不宣,更有利于革命工作的开展,要知道朱德在旧军阀中的各种关系,以朱德的能力,这层关系可以很好的为我所用。所以这样一来,朱德同志就成了我党历史上的第1个秘密党员。

从此中共秘密党员朱德开始了一段在国民党内部在敌人内部秘密工作的经历,可以说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1号“卧底”。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准备!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暴雨、大暴雨范围最大的新一轮降水于昨日(5月27日)夜间开始登场部分地区日雨量或破5月极值!接下来两天将横扫南方大部地区此次降水单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极端性且强降雨落区与上一轮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需高度警惕!此轮强降雨究竟有何特点?强度强!暴雨或大暴雨成过程“标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 天天要闻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吴侬软语的评弹、铿锵有力的解说,一同讲述着革命先烈壮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波从这里发出”专场活动,以独特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伊始,虹口区黄渡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口区评弹协会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迈出坚实...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 天天要闻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环球网报道】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大搞“去蒋化”,全台的“中正路”酝酿改名。据台湾《联合报》5月27日报道,台“内政部”负责人刘世芳称,希望岛内各县市地方政府推动改名,被台中市长卢秀燕反呛“吃饱太闲”。台北市长蒋万安今日(27日)也批评称,民进党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当地民政局长陈永德也说,...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 天天要闻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就在今天,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举行历史见证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纪念活动,欢迎一座见证上海解放烽火岁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三年多的保护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奇经历、光荣梦想的地方,见证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 天天要闻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阴雨连绵。备受关注的成都 27 岁女子在家门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于今天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庭前会议后,法院决定延期开庭。案件发生于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点多,在成都市某小区,35 岁的梁某某来到受害人家门口,无故敲门滋扰并对家门吐口水。受害人发现后让母亲通知...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 天天要闻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侨心筑梦·科学报国”——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 天天要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只的建造,不仅是当时技术和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时代的雄心壮志,古人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只?古代的造船技术远不如今天先进,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古人依靠智慧与创新,建造出了令后世惊叹的巨型船只,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