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买方”屹立游戏市场:《2022 年中国游戏行业投融资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 IT桔子报告

来源:IT桔子

2022 年中国游戏行业依然风雨飘摇。

优质的游戏公司在腾讯、字节等巨头之间谈溢价,但更多的是那些风光褪去或是还未有声浪的游戏公司,在绝对的“买方市场”下,寻求着投资与并购。

今日,IT 桔子发布《2022 年中国游戏行业投融资发展报告》。报告内容有:

分析中国游戏行业市场整体情况;

从中国游戏行业投融资交易及活跃投资方中分析游戏公司可能的发展轨迹;

另外游戏行业国内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但全球市场依然生机勃勃,游戏大厂也早将游戏出海作为战略重点,因此本报告还将就游戏行业的海外投融资情况进行分析,试图展现游戏行业发展全貌。

以下为报告精选内容:

中国游戏行业经过十几年发展,渗透率已到较高水平,再加之政策层面,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宣部等发布一系列“防沉迷”措施,都使得中国游戏行业,用户增量减少、使用时长收缩且市场规模增速下降。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到 2965 亿元,增速下滑至 6.4%,用户规模超过 6.6 亿人,较 2020 年仅增长 0.2%。

2022 年 4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放 45 个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在此之前游戏版号已停发 8 个月。在此期间,游戏行业头部企业尚且要在存量用户市场里血拼,更不用说那些中小型游戏公司了。天眼查 APP 显示,8 个月时间里,上万家游戏公司倒闭。

如今版号复发,5 月发放版号 86 个,6 月 60 个,该季度合计 191 个。相比停发前的 2021 年 Q2 减少 69 个,相较 2021 年 Q1 减少 143 个。由此,游戏版号虽复发,但总量收缩明显。

近十年中国游戏行业投资活跃度整体走势呈“倒 V”型。2012 年合计发生交易数 105 起,到 2014 年增至顶峰 425 起,2015 年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交易数超 400 起;到 2016 年直接降至 291 起,随后至 2019 年一直呈下降趋势,2019 年仅有 73 起;之后该行业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2021 年合计交易 130 起,但受政策及版号停发影响,2022 年 H1,交易数仅 17 起。

从交易金额来看,历年基本在 70 亿到 100 亿之间。2019 年和 2021 年分别出现两个极值:2019 年初世纪华通 298 亿并购盛趣游戏,2021 年字节跳动 40 亿美元并购沐瞳游戏分别拉高这两年交易总额。

本报告将中国游戏行业分为:游戏综合服务、游戏平台、推理/线下/社交游戏三大类。游戏综合服务类企业主要是为“游戏”本身提供服务的公司,比如游戏的开发、游戏的发行运营及渠道等,为的是把游戏研发出来并推广出去,游戏综合服务的第三方服务主要服务于游戏开发。

推理/线下/社交游戏以及游戏平台类企业主要是服务于“用户”,即作用于用户的娱乐和社交,帮助用户更好的匹配适合的游戏以及解决用户在游戏过程中延伸出的一系列需求。

据 IT 桔子统计,2012 年-2022 年 H1,游戏行业近 90% 的投资都集中在游戏综合服务领域。

据 IT 桔子统计,投资 20 家及以上游戏公司的资本合计有 23 家。其中腾讯以投资 121 家游戏公司位列第一;创新工场排在第二,合计投资游戏公司 52 家,不足腾讯的一半;紧随其后的为 IDG 资本,是 40 家游戏公司的投资方;B 站以收获 35 家游戏公司排在第 4;第 5 被真格基金摘得,投资游戏公司 34 家。

即使是游戏行业活跃投资方,多次投资同一家游戏公司的情况也并不多见,腾讯投资的 121 家游戏公司中,2 次及以上参投的仅 6 家;IDG 资本在活跃资本中,多次投资同一家游戏公司最频繁,为 11 家;包括青松基金、小米集团星辉娱乐等在内的 10 家活跃投资方均只投选中的游戏公司 1 次。

附录

以上内容节选自 IT 桔子《2022 年中国游戏行业投融资发展报告》,在IT桔子公众号主页回复【2022游戏】,获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