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的过程中,大量的乌军士兵战死,为弥补前线的空缺,所以不断地在国内进行征兵。然而这些新兵原本只是“普通人”,根本不具有战斗素养,面对俄军的猛烈进攻,会不自然地胆怯,拒绝执行危险的作战任务。随着新兵开始成为主力,军心不稳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乌克兰方面成立“督战队”。这群人原本只是“督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段也开始越来越狠辣,甚至让人无法直视。
在近期多家乌克兰媒体对外放出“督战队”执法视频,画面中一名乌克兰新兵因为“不愿意参战”,被两名乌军直接踹进一个土坑中。新兵痛苦地在土坑里疯狂地“扭动”,其心里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不断地挣扎。然而边上乌军并没有在乎什么“同胞友谊”,反而一脸戏谑的开始掩埋。而在另一边,新兵被套上“叛徒”的牌子,然后跪倒在地上,紧接着数声枪响,这些新兵被就地处决。从视频中能够看出来,乌军督战队并非第一次这样做,已经轻车熟路。
乌军屠杀乌克兰“新兵”算不算反人道?可能很多人会说:当前乌克兰国难当头,乌军新兵却拒绝参加战斗本身就是“叛徒”行径,对于这样的人执行处决理所当然。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新兵是“平民”,他们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也没有获得足够的武器装备。在没有足够的心理建设的情况下,面对惨烈的战争,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这是人之常情。
其次乌克兰的“督战队”可以就地枪毙,但是却采取一些虐杀手段对付自己的“同胞”。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无法让人接受。即便是一些新兵确实难以胜任战斗任务,也可以派往后勤单位进行“战斗”,谁规定只有开枪才算战士,炊事兵也是士兵不是吗?如果全部按照“叛徒”进行处理,那么不用俄军大力进攻,乌军最后自己就会把自己杀光。所以这一行为不应该得到鼓励,要及时禁止拨乱反正。
最后乌克兰多家媒体宣称“督战队”的屠杀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在助长这一风气。客观来说乌克兰想要通过这一行为,让新兵心生畏惧,积极地参加战斗。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样做只会让民众更加反感,对于征兵发自内心的抗拒。不利于之后的动员征兵行动,大家觉得乌克兰鼓励“督战队”残暴执法是否符合人道主义的规定,能否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
(文/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