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谋士众多,但有一人被后世称为“鬼才”,曹操甚至说他“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这个人就是郭嘉。他寿命不长,却在短短十一年间,用神鬼莫测的谋略为曹操奠定了北方霸业的基础。更传奇的是,他临终前留下一个关于司马懿的预言,让曹操不寒而栗。

一、算无遗策:郭嘉的“神预言”从何而来?
郭嘉这人,最可怕的是他能把天下大势掰开了揉碎了看透。官渡之战前,曹操面对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心里直打鼓。底下将领们更是愁云惨雾,觉得这仗没法打。郭嘉却一拍桌子,甩出“十胜十败论”:
袁绍搞排场讲虚礼,您务实(道胜);袁绍逆势而动,您顺天意(义胜);袁绍管人靠亲戚,您唯才是举(治胜)……
十条对比,句句戳中要害。曹操听完腰杆子立马硬了,全军士气噌噌往上涨。后来官渡一把火把袁绍烧成灰,全靠郭嘉这番“心理按摩+战略指南”。

更玄乎的是他对孙策的预判。曹操在官渡和袁绍死磕时,江东小霸王孙策磨刀霍霍,想偷袭许都。消息传到曹营,人人吓得腿软。郭嘉却嘿嘿一笑:“孙策刚吞并江东,仇家满地跑。这人又爱单骑出门嘚瑟,迟早被刺客捅死!”结果没过几天,孙策真就在打猎时被仇家埋伏,一箭送了命。
二、看人如看透五脏庙
郭嘉看人,比算命先生还准。刘备被吕布揍得没处躲,跑来投奔曹操。曹操觉得刘备是个人物,好吃好喝供着。郭嘉却急得跳脚:“刘备这人有英雄气,您现在不杀他,将来必成大患!”曹操犹豫了一下没动手,结果刘备转头就跑了,后来成了曹操毕生死敌。

他对袁绍一家子的分析更是绝活。袁绍死后,两个儿子袁谭、袁尚抢地盘打得头破血流。曹操想趁热打铁去剿灭,郭嘉却说:“别急!这哥俩迟早内讧,等他们互相砍累了,您再去捡现成的!”果然曹操刚回许昌,袁家兄弟就自相残杀,曹操轻松收割人头。
三、曹操的“大脑外挂”
曹操手下谋士一箩筐——荀彧、程昱、贾诩个个都是狠人,可郭嘉偏偏成了曹操的“心头肉”。曹操给他独创了个官职叫“军师祭酒”,吃饭睡觉打仗全要拉着他商量。为啥这么宠?因为郭嘉太懂曹操了!

远征乌桓那次,曹操担心荆州刘表、刘备背后捅刀。郭嘉直接说:“刘表就是个嘴炮,刘备想动他也不敢让!”还建议曹操扔掉粮草轻装奔袭。结果曹军狂奔千里,在白狼山把乌桓骑兵包了饺子。仗打赢了,将士们却抱怨饿得前胸贴后背。郭嘉理直气壮:“饿几顿换灭一国,不值吗?”曹操听了哈哈大笑。
四、临终遗言:那句让司马懿胆寒的预言
建安十二年(207年),郭嘉病重在床。曹操握着他的手直掉眼泪:“以后谁给我出主意啊?”郭嘉喘着气说:“丞相……司马懿这个人,您千万要防着!”

他给的理由很邪乎:
- 狼顾之相:说司马懿回头时身子不动脖子能扭180度,相书上说这是“鹰视狼顾”,天生反骨;
- 虎熊之心:表面装得老实,心里藏着一把刀。郭嘉在曹营冷眼旁观,早看穿司马懿的伪装;
- 局势预感:郭嘉算准曹操死后,曹家没人能镇住这种野心家。
可惜曹操当时觉得司马懿干活麻利,又是世家大族出身,没当回事。结果几十年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把曹魏江山掏了个底朝天——郭嘉一语成谶!

郭嘉只活了三十八岁,却留下三国谋士中最耀眼的战绩清单。他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短暂却璀璨。曹操赤壁惨败后哭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句话的分量,胜过千言万语的赞美。 至于司马懿?他用余生证明了郭嘉的预言有多准。狼顾之相的权臣,终究把曹家江山炖成了“晋”字号的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