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送别》
公元208年,此时正值东汉末年,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一次改变格局的著名战役。
大战的双方:孙权、刘备联军VS曹操。
大战的地点:长江流域赤壁一带
大战的形式:江河作战。
大战的结果:曹操惨败,孙刘联军获胜。
大战的影响:曹操北退,失去了迅速统一中原的时机,孙刘两势力趁机崛起,为三国鼎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极为精彩的一场战役,最终东吴凭借火攻,把曹操的大军烧的溃不成军,如果不是关羽念曹操之恩,或许曹操就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俘虏,这场战役可以说让曹操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但如果我们仔细回味这场战争,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曹操本身是一代枭雄,手下谋士更是成群,难道这些人没有一个看出东吴会用“火”?
其实话不能这么说,因为曹操的手下谋士各有各的苦,我们就挑出其中的几个作具体说明。
明哲保身的贾诩。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磨刀霍霍立志要一统中原剑指东吴,刘备和孙权看到曹操意气风发,于是组成了联军共同抵抗曹操。
就在出征前,曹操的谋士贾诩往曹操的脑袋上泼了一盆冷水,贾诩建议曹操不要去打东吴,应该先好好经营荆州,只要稳定了这块地,东吴投降也正是早晚的事但是曹操不听,他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发动这场战争。

贾诩智谋很高,素有”毒士“之称,被他算计过的人或者势力数不胜数,要说贾诩没有看出东吴会用火攻,我是不信的,只不过贾诩对曹操太过了解,他知道此前自己泼他的冷水已经让曹操不快,如果再指出曹操以绳索连船的错误指挥,那么他就不用在曹操手下混了。
贾诩智谋过人并且深谙主公的心,所以,即便是贾诩看到了这一决策的失误,他也不会说,会选择明哲保身,这或许正是贾诩的高明之处。
不在赤壁的荀彧。
荀彧之能,堪称王佐之才,可是说他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后来很多人有才能的人,比如说陈群、、郭嘉、司马懿等等都是荀彧举荐的,这些人在曹操之下成为了重要的谋士团体——颍川派智囊团。
在曹操征伐各路诸侯的过程中,这个智囊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而荀彧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文臣第一,只不过在曹操的眼里,荀彧和自己并不是一心,后来曹操想要恢复九州制与废除诸侯国,荀彧是强烈反对的,最终导致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荀彧很有才华,但是他一心想要的是光复汉室,而不是帮助曹操篡夺汉室的江山,等到看清了曹操的真面目之后,荀彧对曹操便很不满,而曹操同样如此,于是连带着整个颍川派智囊团都被曹操疏远。
在赤壁之战前夕,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荀彧,已经不被曹操信任,自然曹操也不会带着他去打这场仗,不在现场自然看不到曹操的失误战略,即便荀彧在现场看出了端倪,想必荀彧也不会说,因为在他的眼里现在的曹操已经不是明主,而是汉贼。
看出不妥的程昱。
程昱生性刚戾,在曹操手下为官与人多有不和,甚至有人向曹操诬告程昱谋反,而曹操却对其深信不疑,反而对其更加重用,而在赤壁之战中,程昱曾两次看出端倪:
第一次是在曹操向程昱显摆铁索连环的好处时,程昱就看出了这条计策的漏洞,于是就对曹操要谨防东吴用火攻,但是曹操却认为东吴不会用火攻,因为没有东南风,说来也是在赤壁之战时,一直刮的都是西北风,东吴用火只会烧了自己。

程昱听到了曹操的话语,虽然还是觉得不妥,还想进言时,却被荀攸制止了,因为他看出了曹操是不会听程昱的建议把铁索解开的。
第二次是黄盖开着草船来投降的时候,程昱告诫曹操,说黄盖是诈降,因为他的船吃水度太浅,船上根本没有装粮食,于是就建议曹操不要让黄盖的船靠近,曹操此时才恍然大悟,只不过已经晚了,因为此时的风变了方向,带火的船直冲冲不带拐弯的就冲向了曹操被铁索固定的船队。
英年早逝的郭嘉。
在颍川派智囊团中,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没有因为荀彧的缘故而被曹操疏远,自始至终曹操对于此人都十分信任,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而在赤壁之战后,曹操没有反省自身原因,反而说了如果这个人还在,自己或许不会败的如此之惨。

此人便是英年早逝的郭嘉,曹操最信任的谋士,没有之一,曹操在北方征战的时候,郭嘉功不可没,给曹操出了很多奇谋,被曹操誉为自己的“奇佐”,郭嘉在众谋士中,是最能说服曹操的。
在赤壁之战的前一年,郭嘉病逝,年仅三十八岁,曹操对此痛哭流涕,如果在赤壁之战时,郭嘉没有死,那么他也一定能看出曹操的决策失误,从而让曹操改变策略,最终避免赤壁之战的惨败,只不过历史没有如果。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曹操虽然手下的谋士众多,但在赤壁之战时,都失去了谋士的作用,贾诩选择了明哲保身、荀彧不在现场、程昱看出了倪端却没能说服曹操、最能影响曹操的郭嘉却英年早逝了。
此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其实也看出了这点,不过他对曹操是怨恨的,所以也不会说。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次赤壁之战的失败,曹操应该负全责,谋士的作用是出谋划策,但是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曹操手里,被胜利和功绩冲昏头脑的曹操,满心思地以为天下没有敌手,对于赤壁之战是打心底没有重视的,所以刚愎自用的他,并不会听从谋士的建议。
在曹操看来,自己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再加上自己独一无二的智谋,这场仗十拿九稳,这些谋士想得太多了,于是刚愎自用的他,在赤壁栽了一个大跟头。
而从这次战争中,我们也能看到,曹操集团在此时已经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失去了颍川派智囊团支持的曹操,已经断了一只胳膊,这也就是说,赤壁这把火,彻底焚烧了曹操想要快速统一天下的愿望。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