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关注我,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
为了解救史进和鲁智深,宋江在吴用的计策之下,不得不劫持了宿太尉,以便借用宿太尉的皇家仪仗,骗取华州太守的信任。但是不管怎么样,劫持皇家仪仗,都是死罪。
这个死罪,对于宋江而言,本来也没什么,毕竟整个梁山的人,早就犯了死罪,也不差这一个罪名。但对于宿太尉而言,他可是朝廷上皇帝身边的人,而且此次来华山,也是奉了圣旨来的,一旦有什么差错,性命就将不保。
因此,不管宋江如何巧舌如簧,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宋江确实是把宿太尉给陷害了!
按照道理来讲,宿太尉虽然是个好官,但有人陷害自己,自己难免不记恨。尤其是性命攸关的陷害,不管是谁,包括宿太尉在内,都不可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况且,宋江带人杀死了华州太守,等于是擅自杀死朝廷命官,宿太尉就算是有一百张嘴,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关系。

但是很明显,宿太尉确实没有记恨宋江,不仅没有恨宋江,后来还尽力撮合宋江招安的事情。那么,宋江陷害了宿太尉,宿太尉为何不恨宋江呢?
虫子天下个人觉得,或许是因为宋江提到了一个人!
对于宿太尉而言,尽管自己被宋江劫持,但毕竟那时候的信息,不像现在这么灵通,只要宿太尉严令任何人不许说出这件事,朝廷是无法知道自己被劫持的。就像当初洪信洪太尉在龙虎山放走108颗魔星那样,到现在皇帝也不知道这件事。
但是,宿太尉并没有像洪太尉那么做,而是明确告知身边的所有人,将本次劫持仪仗的事情,都推在宋江身上。甚至,还发动官府文书,告知天下所有的官员,“宋江先在途中劫了御香、吊挂,因此赚知府到庙,杀害性命”!
宿太尉也不傻,既然能在皇帝身边为官,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这么明目张胆的把责任都推在宋江身上,难道真的不怕皇帝责怪吗?
其实,对于宿太尉而言,皇帝责怪倒是小事,最多也就是丢官罢职,说不定哪一天皇帝一高兴,自己就又官复原职了。但是,皇帝可以不防,皇帝身边的其他人,却不可不防!

于是,这就和宋江提到的一个人,有莫大的关系!
对此,书中是这么写的:
宋江下了四拜,跪在面前,告复道:“宋江原是郓城县小吏,为被官司所逼,不得已啸聚山林,权借梁山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今有两个兄弟,无事被贺太守生事陷害,下在牢里。欲借太尉御香仪从,并金铃吊挂去赚华州,事毕拜还。于太尉身上并无侵犯。乞太尉钧鉴。”
看看,宋江提到的一个人,就是华州的太守贺太守,宋江虽然没有具体说这个贺太守是什么人,但对于宿太尉而言,他肯定是知道贺太守的底细的。
这个贺太守,就是当朝太师蔡京的门生。
宿太尉虽然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在皇帝的身边,并非只有宿太尉一个人,至少还有高俅、杨戬、蔡京等这样的大贪官。尤其是,高俅、蔡京等大贪官,是互相抱团的,一招不慎,就有可能被他们算计。

所以,当宋江提到贺太守之后,宿太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想借助宋江之手除掉贺太守。如此一来,就会对蔡京起到警示作用,而警示了蔡京,对于宿太尉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另外,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宿太尉也深知皇帝的心思,对于梁山泊,对于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皇帝的心里也很膈应。现在,不仅能借助宋江之手除掉蔡京的心腹,还能让皇帝见识到梁山好汉的实力,从而为将来的招安打下感情基础。而招安之后,梁山好汉肯定会对宿太尉感恩戴德,从而能和宿太尉一起,对抗高俅、蔡京等人!
一箭双雕,宿太尉算计的真好!既如此,宿太尉还有什么理由再记恨宋江呢?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
下一期,虫子天下想和大家继续聊聊《水浒传》关于鲁智深和史进的故事!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文学故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