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老赵是一位种植李子的果农,前些年每到端午节前后就是他最高兴的时间,因为这段时间他家的李子成熟上市,卖到市场定能换个好价钱。
然而,今年的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尽管李子丰收,但市场的反应却让他心寒。李子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烂在树上。
老赵的困境并非个例,整个李子市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何曾经备受喜爱的李子,如今却无人问津?走到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处境,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
我将这个问题发布到网上,经过网友们的热心回复,终于让我在评论区找到了背后的原因。
第一,口感酸涩是李子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很多朋友都说,李子虽然价格便宜,但一般是卖多少就扔多少,其酸涩的口感令人难以接受,咬上一口,酸得口水直流,面部表情都会瞬间扭曲,第一口往往直接吐掉,剩下的也只能丢弃。
不过也有南方网友说,当地居民会将李子用木板按压碎裂,再拌上辣椒面,食盐,折耳根,香菜一起食用,这种独特的吃法被称为“酸野” 。对于习惯了传统吃法的北方人来说,这种吃法十分新奇,下次要是有机会去南方,我一定要尝试一下。
第二,李子市场价格两极分化严重。超市里的李子品种其实挺多的,但是价格差异显著,最便宜的五六块钱一斤,而贵的能达到二三十块钱一斤。据说价格较高的李子品种,如蜂糖李、大红袍李、黑布林、三华李等,口感更好,能达到八分甜两分酸。
但是用同样的价格,完全可以买到营养更丰富、品质更优的其他水果。相比之下,购买李子就显得有些不划算。即便是刚上市的杨梅、荔枝,价格也不过20元左右一斤,买李子吃的话,感觉有点亏,不值!
第三,“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句老话的影响根深蒂固。虽然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但从字面意思理解,就会觉得李子可能对身体有害。这种潜意识的担忧,让我们在购买水果时就会刻意避开李子。
与香甜多汁的桃子、软糯可口的杏子相比,李子确实逊色不少。而且李子的营养元素也不如别的水果,除了维生素C含量较高以外,其他的都不咋滴,而且果酸过于多,很多人吃了之后都会导致胃不舒服,甚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问题,所以吃的人也就更少了。
我拿着手机给邻居老赵翻着评论区,也跟他说了网友们对于李子的看法,他说今年这些已经长好的李子肯定也不能糟蹋,只能低价卖给酵素厂,用于发酵制作酵素,虽然价格要比当做水果卖低很多,但总比烂在树上强。
等过了夏天,温度低一些了,就把这李子树的树杈砍掉,用来嫁接其他的果树,老赵说这些李子树已经长得挺大,用来嫁接桃子、樱桃、杏、或者梨,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再次结果丰收,看到老赵这么快就有了新的应对方法,我也是很为他高兴,也很开心能和网友们一起帮到他。
对于李子遇冷,您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观点吗?如果有的话欢迎评论区和大家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