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2024年04月01日13:21:59 美食 4054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薇

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洋芋片、丸子、晶莹剔透的定西宽粉,以及各种蔬菜的混合……煮熟后裹上香浓的油泼辣子,这碗“热辣滚烫”的麻辣烫,原本是甘肃当地的特色美食,如今已成为全网追逐的网红小吃,持续火爆。

浙江杭州,甘肃麻辣烫店的生意也被带火,遇到高峰期一碗甘肃麻辣烫要排队两个小时。

甚至有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不得不暂停营业。

老板累到去医院

控流情况下营业额翻了一番

搜索点评软件,杭州收录的甘肃麻辣烫相关店铺不多,有这两天新鲜入驻的,也有早的,“想西北甘肃麻辣烫”应该是比较早的一家。

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从近期网友分享的图片中可以看到,一到饭点,这家店铺门口都是排起长队。

3月16日,生意如此火爆的店却暂停营业了。

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 天天要闻

3月16日暂停营业的截屏。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老板施女士,她告诉记者,店铺暂停营业的原因是她累进医院了。

“我相当于是店里的厨师,大家吃到的麻辣烫都是我左手抡锅右手拌料,然后再倒进碗里,都是力气活。”施女士说,这几天每天都从早上8点左右出门,晚上快12点才到家,顾客根本接待不完,累到胳膊都抡不动,人站不住,没办法只能暂停营业去医院看看:“我左胳膊和左手指头动不了,贴着膏药呢”。

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 天天要闻

施女士设置的群发短信。

施女士并不是甘肃人,90后的她是浙江人,在陕北长大,去年去西北旅游,觉得当地的麻辣烫很有特色,味道也不错,回到杭州后开了这家甘肃麻辣烫店。

后来,她特地去甘肃当地学习了做麻辣烫的手艺,店里所用的很多食材,包括辣椒等配料都是从甘肃运过来的。

店2023年12月下旬开始营业,店铺不大,大约30平米,店内有4张桌子,因为前来打卡的顾客太多,外面又增加了5张。总共有4名员工,还有2个临时工帮忙。

“我们店生意本来就不差的,老客带新客多,很多都是旁边写字楼的上班族回头客,以前中午11点左右营业,下午有休息调整的时间。”施女士表示,2月27日左右,店突然爆红:“起初排队半小时,后来排一两个小时,饭点有可能就要排三个小时。这几天人太多,不得已下午设置了时间段不接客,需要集中备菜。”

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赶来打卡的人越多,点单量也越来越大。“以前我们二三十块小单子多,抡锅不累,现在点单的很多都是四五十元起,量越大越累。”施女士透露,现在店铺一天的营业额在控流的情况下,差不多翻了一番。

菜和人多,出餐速度越慢,这也让施女士的店招来不少差评。“毕竟就那么一点地方,接待能力有限。”她也想通过潮新闻提醒,大家近期不要特地赶来,人太多了接待不过来,会影响品控,而且排队久的话也不一定吃得上,建议后续错峰再去品尝。

3月17日下午,施女士和她的店在休息了一天半后恢复了营业。

杭州食客被各种推送深度种草

甘肃人吃到家乡味一解乡愁

这碗甘肃麻辣烫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

小罗是特地赶去打卡的食客之一,她是从网上种草,觉得好奇,想去尝尝是什么味道。

“突然某一天深夜刷到了天水麻辣烫的内容,然后接下来几天刷网上各种平台都在推送,被各种信息轰炸。”于是,小罗在部门群里和同事分享了这个消息,发现杭州就有一家,一行7个人3月15日中午组团打卡。

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为了能顺利吃上,小罗和同事们做了充足准备,“有同事提前去排队点单,还有很多网红来拍视频,12点半的时候老板就叫大家别排了,疏散了很多人群。”

在小罗看来,和汤水类的麻辣烫不同,甘肃麻辣烫的汤汁相对较少,但又不是完全干拌。和常吃的东北麻辣烫比,没麻酱。和川渝麻辣烫比,香而不辣。

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辣椒看着很多,实际不辣,中辣也不算辣,能吃辣的可以考虑选重辣。”小罗表示,从味道上来说,第一口是好吃的,但远没到惊艳的地步,吃多了会有点腻。

张先生老家甘肃,从上大学开始到工作,待在杭州已经有12年了。

“甘肃麻辣烫其实普遍偏素,灵魂的几道菜基本上是洋芋片、定西宽粉,还有专门自制的炸肉丸子,不是纯肉,而是带点蔬菜那种肉丸子,在杭州这家店里是没有的。”张先生说,老家那边麻辣烫,基本以串的形式,包括烹饪、算钱,效率会更高一点。

“总体有点老家的感觉,但不完全正宗。”不过,在张先生看来,在杭州能吃到甘肃口味的麻辣烫有种穿越的感觉,可以解解乡愁。

“甘肃火了,甘肃人感动哭了。”张先生表示,对于甘肃麻辣烫走红这件事,自己既希望大家都能够看到,甘肃好吃的不止麻辣烫,包括牛羊肉,还有各种地方特色美食,都可以去尝一尝。但是又担心全国各地的游客去打卡之后,为了照顾大众口味,调整本地人地道的味道,会变味。

同时,张先生也提到,甘肃除了天水,还有祁连山、麦积山、张掖七彩丹霞、嘉峪关、等很多值得前往的地方。“欢迎大家去,不过不用急于一时,大西北的大气磅礴,不同时节都有值得一看的风景,随流量着急来的,太挤了也会降低体验感。”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管是在杭州爆火的麻辣烫店,还是甘肃天水蜂拥而至的人流,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游客的从众心理,有着合情合理的成分。但旅游在这份“说走就走”热情、激情的同时,还需有份可持续的理性秉持,毕竟“美食还在、美景依旧、美好隽永”。“当然,这不仅是对游客而言,也是对旅游从业者、地方政府的。”

最多排三小时!杭州开店的甘肃麻辣烫老板累进医院,这碗麻辣烫为啥这么火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继淄博烧烤、尔滨冻梨之后

甘肃麻辣烫能火多久

除了在杭州打卡甘肃麻辣烫的食客,甘肃天水,也吸引着全国各地众多游客前去品尝。

携程数据则显示,近一个月,携程社区中关于天水旅游、天水麻辣烫相关攻略的内容激增,目的地为甘肃天水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成,其中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4成,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4倍。天水的搜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倍。

在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看来,甘肃麻辣烫火爆的原因,本身的特色和味道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其次,在于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丰富的地方小吃特色。另外,也是跟目前社交媒体高度发达是分不开的,借助社交媒体迅速出圈,刺激大家去挖掘文化价值、味道以及新鲜感,这对于整个消费的促进、拉动值得学习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天水麻辣烫的爆火与淄博烧烤异曲同工,都反映了年轻人对地方特色美食的狂热追捧,以及自媒体和网红的病毒式传播效应。”

麻辣烫的制作简便、价格实惠,但是因为天水的辣椒面、土豆粉、底料具有地方特色,加之自媒体的疯狂传播而流行起来。当人们厌倦了千篇一律,天水麻辣烫这样的“天外来客”“水到渠成”,名不见经传但是又独具特色风味,自然吸引一众粉丝追捧。

继淄博烧烤、尔滨冻梨之后,甘肃天水是否能接棒这份泼天的富贵?

秦诗立说,作为陇上江南,天水本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厚重而璀璨、生态景观丰富而多彩的宝藏城市。

以一碗麻辣烫引燃天水旅游热潮,无疑是近年来地方政府旅游营销的又一成功案例,即政府选择最基础而消费群体最大的卖点切入口,统筹、系统利用好各种社交平台作为宣传、引流、营销媒介,配合线下交通、住宿、接待、餐饮、景区、服务等资源调度,来带动地方发展。

秦诗立表示,与淄博、哈尔滨等地有所不同,天水各类旅游资源太丰富,且与西安、重庆等旅游网红城市有便捷的高铁网络相比,现代旅游经济可拓展空间无疑会更大,为此还需进一步利用好此波旅游热潮,把“引流、留流、生流”文章做得更更深入,以带动好天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马亮提到,当地政府部门在此轮流行中是否和如何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但是在天水麻辣烫爆火以后,地方政府部门的确应该行动起来,借助这波流量推动网红城市长红,并带动文旅等周边产业发展。“和淄博烧烤相比,天水麻辣烫的未来发展空间会更大,这和广西螺蛳粉如出一辙,因为相关的辣椒粉、土豆粉和底料可以带动电商。”

“能火多久,是否能持续下去,我觉得这个不是最重要的。”张毅告诉记者,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马上春天夏天来了,文旅的消费即将进入高潮。

“这一波流量对于甘肃人民来讲,要抓住机遇。”张毅说,其实可以向螺蛳粉看齐,螺蛳粉火了后,柳州毫无疑问是爆满的,随之而来螺狮粉的门店在全国也是满地开花,“甘肃可以学习和参考,不管热度持续多久,它都是一个很好的突围突破和出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茶咖日报|小罐茶下场做饮料,茶百道英美首店筹备中 - 天天要闻

茶咖日报|小罐茶下场做饮料,茶百道英美首店筹备中

5月22日,茶咖日报的主要内容有:霸王茶姬全新茶友权益体系CHAGEE TOWN开启内测日前,霸王茶姬正式宣布全新茶友权益体系CHAGEE TOWN启动内测,拟邀5.21万茶友参与;同时任命品牌IP“茶小象”为首位首席倾听官,负责LTC(Listen to Customers)项目,计划在全国近百城同启“CHAGEE茶话会”线下交流会,建立长期用户反馈通道.
梅子涵:乡下“诗经” - 天天要闻

梅子涵:乡下“诗经”

喝玉米糊糊的样子,我是小时候到乡下去玩,住在一个姨妈的家里见到的。她不是我真正的姨妈,但是我这样喊她,她是外祖母的一个亲戚,人口多,小孩多,我喜欢在她家住,没有跟着外祖母住别处。那是一个年代的食物和情景,我却从那个年代到这个年代记了很多年,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发面饼,太好吃了 - 天天要闻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发面饼,太好吃了

都说夏天烧烤和啤酒是绝配,我虽然不喝酒,但是喜欢吃烧烤。所以想吃了就自己在家做点。家庭烧烤做法很灵活,如果室外有地方,可以用烧烤炉。室内的话用烤箱、空气炸锅,平底锅都可以做。我今天用的就是平底锅,做起来简单快速,味道也非常不错。再烙几张无油
仙桃酒席——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真正做到了光盘行动 - 天天要闻

仙桃酒席——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真正做到了光盘行动

早就在网上听闻仙桃酒席的大名,食材简单又上档次,主家挣足了面子,宾客又吃得开心,像这样的省钱办大事的模式值得全国推广。最近有幸去仙桃吃了一顿酒席,酒席上的菜品简直让我大开眼界。第一道菜毫无疑问就是花生米,但在其它地方花生米不能算一道菜,只能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没有想到这么好吃,太香了! - 天天要闻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没有想到这么好吃,太香了!

最近很火的梅菜干肉粽在梅州要卖到十几块钱一个,还是自己在家做,馅多料足还新鲜。我儿子说特别香超好吃。我家那两个小子总说五花肉的肥肉太多了,不喜欢。今天我就用了前腿肉,这里是两斤。·先给它切成厚块,特别长的就给它再打横着切一刀,像这样子,有带
2.74万亿元、25.62万家……数据见证我国“舌尖上的大市场”蓬勃兴旺 - 天天要闻

2.74万亿元、25.62万家……数据见证我国“舌尖上的大市场”蓬勃兴旺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22日公布一季度食材供应链运行数据。随着经济回升向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一季度食材供应链市场规模稳步扩容,实现稳健开局。 今年一季度,食材消费市场规模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2.98%;食材流通规模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3.17%。食材市场活力强、韧性足。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甜咸党都要看!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食用说明”请查收 - 天天要闻

甜咸党都要看!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食用说明”请查收

端午节临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粽子甜咸博弈白热化的时候粽子不仅可咸可甜还可方可尖粽子的“N”种形态你知道几个一起来了解 粽子的奇妙打开方式 天津炉粽子外皮酥脆、内馅软糯香甜内蒙古奶皮子粽子奶香浓郁、酸甜交织星空粽子颜值爆表,让人一眼沦陷……粽子虽然美味但也不能“狂炫”如何健康吃粽子?这些注意事项先提前预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