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盯上中国起重机,拟定加征100%关税

特朗普政府一边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一边祭出“拳拳直击”的交易手段,想通过征收高额关税和港口费用来猛拉造船业回归本土。

(特朗普计划通过提高关税和港口费用,来促进美国造船业的发展)

1、特朗普又酝酿坏主意,遭到强烈反对

在一场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办的听证会上,来自各界的代表纷纷站出来表示抗议,他们指出,这些政策看似雄心勃勃,却可能变成伤害美国自身经济利益和就业的双刃剑。

美国的航运和造船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与现实脱节的政策。就拿关税来说,拟对起重机和货物装卸设备征收100%甚至更高的关税,看似是一剂良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美国国内却找不到一家能匹配生产这些设备的厂家。

全球范围内,仅有寥寥几家企业能够供应这些特殊的sts起重机,而这些企业早已供不应求。这样的政策无异于让已经堆积如山的美国基础设施问题雪上加霜。

(美国航运早已存在堆积如山的基础问题)

不仅如此,多个港务局、航运商会的代表更是言辞激烈地指出,此类关税政策可能与美中贸易谈判的目标背道而驰。在美中两国进行对话、寻求缓和关系的关键时刻,挥舞这样的大棒出招,无异于往已经焦灼的炉火上再扔几捆柴火。

面对如此重大经济政策的推行,听证会上专家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要想真正复兴造船业,与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如下苦功夫从根本上提升自身产业链竞争力与技术自主能力。

2、美国陈年“恶疮”,彻底曝光

现在,美国的现实情况是,那些沉浮于全球航运业的企业并不是不想支持美国造船业的复兴,而是面对现状,不得不考虑实际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情况。

美国港务局协会的声音显得尤为响亮。他们指出,美国目前没有公司能够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sts起重机,不是大家不愿意去做,而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在美国就没有如花般绽放过。

(美国没有本土生产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这一点,美国制造业的努力值得肯定,但也要面对另一个尴尬的事实:市场上的选择相当有限,日本的三井e&s以及欧洲的科尼和利勃海尔虽然可以提供起重机,但产能明显吃紧,就像是一块蛋糕分给了所有人,哪还有多余呢?

休斯顿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里本来满怀期待地等着从中国订购的八台起重机,计划2026年春季抵港。

问题出在哪儿?

倘若新关税政策如期执行,那这些起重机的成本会像坐上火箭般蹿到天上。谁来为这额外的3.024亿美元买单?答案很简单,最终还是要消费者去承担,而这显然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结果。

3、特朗普应该,换条路走

所以,特朗普这个“大刀阔斧”的方案,被许多业内人士视为一种变相关税,看似在保护美国经济,其实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想象一下,如果这项政策得以实施,全球航运界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美方对华征收高额费用,可能破坏国际航运秩序)

首先,这项政策对于国际航运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中国是世界航运巨头,造船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技术实力雄厚。对中国产船只征收巨额费用,明摆着就是给全球物流链条上锁。别忘了,现代经济就是靠这样的链条支撑运转的,一旦锁上,整个系统不就得卡住吗?

利益相关者对此已多有反应。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行业内300多个贸易团体和组织纷纷站出来发声,与议员们展开激烈交锋。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政策并不能在根本上复兴美国造船业。

这个做法,更像是美国在与自己斗争,而非与中国。甚至有人警告称,美国早已因为过度保护失去了在造船业中的竞争优势,如今是该换个新思路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