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国企业ESG工作可以参考什么?

如果IT工程师在工作时间研究农技,还搞出了一套作物种植方法,感觉怎么样?虽然听起来还不错,但算不算“不务正业”?就算是在AI代码助手被逐渐使用的当下,多少也有那么一点点吧?不过,索尼好像不这么想。

索尼在更早时候研发了被定义为“创新环境技术”的“协生农法”。该方法通过高密度混种植物,在不进行耕地、施肥及喷洒农药等行动的前提下,来培育作物。这项技术推出的目的,旨在减轻部分现代农业技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改善土壤环境、保留作物原始营养价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的,这项技术就是由索尼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研发的。当然,“协生农法”也并非与计算机科学完全没有关联,一款名为“智能协生APP”的应用,通常会与“协生农法”同步使用,结合索尼Spresense物联网低功耗开发、传感器以及AI云计算技术,来实现植物生长观测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以及过程中的碳管理。

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协生农法”是索尼展示的绿色科技实践的一部分。索尼的绿色科技实践,在循环经济、节能增效、智慧农业、无障碍支持等领域还有更多内容,索尼旗下影视、音乐、游戏等娱乐业务也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内容本身以及创作过程中,算是一次完整的“低碳生活之旅”。

可持续发展的三种实践

整体来看,索尼的现场展现,可以概括为三个主题:

一是可供日常生产生活使用的技术。

除了上面提到的“协生农法”,索尼还有其它的智慧农业相关解决方案。比如,由索尼中国研究院开发的索尼智慧牧场方案,通过索尼的边缘计算设备和软硬件协同开发的AI 技术,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和用户友好的鸡舍自动化智能巡检,有点“云养鸡”的意思。

在作为索尼核心业务的娱乐领域,索尼的绿色科技更表现为“低碳”。索尼音乐艺人在现场分享了其通过索尼虚拟拍摄技术拍摄MV的逼真感受。据了解,在真实基础上,该技术的使用因为减少了大量出行、布景等内容,还能降低碳排放。根据索尼影视娱乐公司(SPE)的一项测试,与现场拍摄相比,虚拟制作可以减少75%至80%的温室气体排放。

如果说索尼绿色科技在生产方面更多表现为“可持续”与“低碳”,在生活领域,主要就呈现为对“无障碍”的助力,就像路口的“绿灯”,代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据了解,索尼将“无障碍”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全集团推进相关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公益活动和环境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