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与时代同频共振,方得“裂变”发展

评论员 张泰来

第一届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高水平开放协作交流大会将于5月16日召开,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将在此次大会交上一份优秀答卷。

近五年来,山东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迅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行业年营收平均增速高达25%,实现了“裂变”式增长,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没有行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行业。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行业,想要获得持久长远发展,就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大势,解决用户难题,助力社会发展,才能赢得发展机遇。这一点,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用工形式由统一分配转向市场化调节,“就业找市长”变为“就业找市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用工需求,与此同时,农村大批劳动力也亟需找到挣钱的门路。彼时,尚没有人力资源的概念,工厂招人、农民工找工作,多数依靠熟人介绍,效率低下,也不能保证用工的匹配度。

人力资源服务业就是在此时萌芽,其主要职能就是在用人单位和劳动力之间牵线搭桥,提供就业平台,推动劳动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很快,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风也吹到了山东。

山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发展大会签约

上世纪90年代初,济南青岛聊城德州烟台等地出现了劳务服务公司,向广东天津以及海外输送了大批劳务人员,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开始蓬勃发展。这些劳务公司凭着高效的组织形式,在用人单位与劳动力之间架起了“高速通道”,大大提升了劳动要素配置的效率,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了“鲁西人力”“乐陵港务工人”等众多人力资源服务的知名品牌。

可以说,从诞生之初,山东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就注入了与时代保持共振的基因,一直传承至今,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明显看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印迹。

与时代同频共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增加业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已经成为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最为鲜明的特征。

改革开放之初,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劳务输出方面做出巨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转变,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也在不断拓展着业务的边界。目前,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形成了涵盖招聘服务、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培训、猎头服务、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完整的行业体系。

在双招双引、推动就业、“十强”产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重大工作中,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与时代同频共振,方得“裂变”发展。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充分表明,与时代同步,企业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发展质量就会越来越高,这既表现在营收的增长上,也表现在业务范围的拓展上。

与时代同频共振,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