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再发声明否认双标,能否止住沸腾的舆论?

文/定风波里

海天味业再发声明否认“双标”。有朋友问我,你怎么看?

我说,我的看法首先强调下是不成熟的、不专业。但是打算讲点真实的感受。

不管是明星还是企业的声明,其信誉度和公共效力实质在李易峰声明被锤爆后。人们对这些干巴巴的声明,已经习以为常了。海天味业的声明能否取得明显效果是未知的。


声明

概括下海天味业声明,其主要就是表达了有些人企图用食品加剂来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他们企图用所谓“双标”来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

怎么看待?

应当说海天味业的声明,即没有提供证据,也没有表示要用法律武器起诉。这样的一份声明,是干巴巴的,也是煽情的,或许还会给人自视甚高的印象。

能否止住沸腾的舆论,说实话,我很不看好。

事实或许正是如此。就个人观察,无论是海天酱油直播间,还是关于海天味业再发声明事件的网络留言,都看得出人们有很多疑问和不解。

换言之。当人们认真对待一件事时,干巴巴的声明能否收到效果并不看声明书讲得有多煽情、多动听。而在于这家企业过往的历史和信誉。

目前网络上对海天酱油的质疑大概概括下是:

(1)连夜更换标签是怎么回事?

(2)请解释国内和国外的配料表为什么不一样?

(3)海天作为中国酱油制定标准起草人,是否存在着标准过低问题?

网友的看法,有没有道理?需要不需要正面的、具体的回应下呢?个人不作评价。

不过,除了认为干巴巴的声明恐怕无法打消公众的质疑,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外。个人还对这份声明,有几点看法。

一是为什么辛吉飞明明点名食品行业的诸多乱象或者说问题,却偏偏是海天酱油的舆论持续发酵、升温?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二是海天能否代表中国食品、代表中国品牌企业?个人认为并不能。个例代表整体,往往是存在以偏概全。不建议这样做。这也让我想起去年同样深陷舆论旋涡的联想。应当说,两者的操作实在过于相像。前者自居代表中国品牌、中国食品,后者则代表民族企业、民营企业。但我想问下句,咱能不能低调点,实际点,你就代表你自己,可以吗?难道说,作为中国酱油标准的起草方,就能代表所有的中国食品、中国品牌吗?

那为啥还有其他品牌的酱油没有陷入这个问题呢?

三、海天味业是不是只能声明来证实自己没有问题?是不是没有其他方法证明自己了?显然不是。

无论是国内国外配料表双标问题,还是食品添加剂,都有一些方法可以证明。比如现场直播展示国外的海天酱油的配料表,比如走法律途径等。这些是不是比干巴巴的声明要有力点。

网友们有很多疑问。我同样也有很多疑问。但这个问题敏感,且非专业人士,就点到为止。

最后再强调一下:不再发干巴巴的声明了,可不可以不要动辄就以自许代表所有中国品牌、中国食品的模样?

另外,面对辛吉飞和网友的质疑,相信如果能就事论事,展示切实的证据,将比所谓的声明要有用得多。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