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式批复临哈铁路扩能改造方案,这条横亘内蒙古685公里的“黑色黄金运输线”,即将重塑中国能源版图。全线扩能改造分为临河至额济纳和额济纳至哈密两段实施,实施新增二线及电气化工程后,临哈铁路全线将扩能改造为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打造成万吨重载大能力出疆外运通道,运能达到2亿吨。
当东部沿海电厂拉响“煤荒”警报之际,新疆准东煤田的露天矿场正昼夜不息地进行开采作业。这里蕴藏着全国40%的煤炭储量,却因运输瓶颈沦为"孤岛"。临哈铁路扩能之后,万吨重载列车能够径直北上额济纳,再经策克口岸与蒙古国南戈壁煤矿带对接,进而构建起“双向供血”的格局。
在额济纳旗的施工现场,线路需穿越三大无人区,且百分之七十的路段为流动沙丘。更为严峻者当属极寒考验:冬季气温低至零下40℃,钢轨热胀冷缩产生的误差必须控制于2毫米以内。为此,建设团队研发出智能温控系统,仿若为钢铁长龙量身定制了“恒温服”。
这条铁路的背后,彰显着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转向,数据表明,2024年新疆煤炭外运量同比猛增45%,然而现有通道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临哈铁路投产后,相当于再造一条"西煤东运"主干道,预计每年可为京津冀地区减少1500万吨公路运输污染。
站在额济纳站台极目远眺,远方银色的光伏板与黑色的运煤专线相互交织,仿若一幅独特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条耗时三年筹备、汇集上千项专利的超级工程,不但肩负着点亮万家灯火的使命,更描绘出中国破解资源分布不均的智慧蓝图。当第一列万吨列车呼啸而过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巨龙的驰骋,更是大国基建的又一次惊艳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