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抢先看
一则订单公告,让沉寂已久的法拉第未来(FF)股价一周暴涨50%——纽约车行JC Auto豪签1000台预购合同,不可退定金落袋为安。
创始人贾跃亭高调宣称:“这只是开始!”然而曾因债务风波远走美国的他,此番高光时刻却让人五味杂陈:从乐视崩塌到FF屡次跳票,“贾跃亭”三个字早已与“画饼”“失信”深度绑定。
如今,千台订单能否成为FF的救命稻草?股价狂欢之下,是资本市场的理性选择,还是又一次击鼓传花的游戏?当“梦想家”与“老赖”标签并存,你敢为他的故事买单吗?
一、订单真相:是“蓝海机遇”,还是“自导自演”?
FF宣称,此次订单瞄准美国高端出行市场——300台用于组建Uber Black车队,700台面向VIP客户。FX SuperOne作为“AI MPV”,主打增程式动力与智能座舱,填补市场空白。
纽约车行JC Auto虽成立多年,但官网显示其主营业务为二手车销售与租赁,豪车服务并无公开案例。
1000台订单中,仅300台需支付不可退定金,其余为“非强制性预留”。这种“弹性条款”,被质疑为“刷单式营销”,实际履约风险极高。
特斯拉Cybertruck预售超200万辆,但需支付100美元可退定金,且交付周期透明。FF的“不可退定金”模式,更像一场对赌——若2025年无法交车,JC Auto或成最大输家。
二、贾跃亭的“双重面孔”:还债野心与信誉危机
贾跃亭此次高调回归联席CEO,并推出“股东第一”股权激励计划:若FF市值破百亿,其个人债务或将清零。他多次表态“渴望回国”,试图以FF的成功洗刷“老赖”污名。
FF至今仍未量产交付,2023年财报显示净亏损5.2亿美元,现金流仅剩1800万美元。贾跃亭的“画饼史”令人警惕——乐视汽车曾宣称“颠覆行业”,最终却留下一地鸡毛。
斯坦福大学商业评论指出,“创始人信誉是企业隐形资产。当CEO个人信用破产,资本市场的每一次追捧,都可能沦为短期投机。”
三、股价狂欢:价值回归,还是泡沫前夜?
FF股价一周暴涨50%,市值一度突破3亿美元。表面看,订单利好刺激信心;深层看,散户跟风与做空博弈交织。
FF流通股中约40%被做空,股价波动极易被操纵;FF成立10年,11次推迟量产,生产线仍处“PPT阶段”;
美国新能源补贴偏向本土品牌,中国车企出海面临关税壁垒。2021年FF通过SPAC上市,首日暴涨30%,但随后因财报造假指控暴跌90%。此次剧情会否重演?
结语
贾跃亭的故事,像极了一部商业悬疑剧:充满梦想的开幕、跌宕起伏的中场,结局却总在“烂尾”边缘徘徊。对于普通投资者,尤其是风险承受力较弱的中老年群体,FF的诱惑与陷阱同样赤裸:
若FF真能交付千台车,或成中美新能源合作范本;从乐视到FF,“贾氏资本术”从未脱离“借新还旧”的逻辑。
如果你是投资者,会选择相信贾跃亭的“最后一搏”,还是将其视为“风险警示案例”?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里,都藏着对商业与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