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负面清单”更新了,你购买的保险踩雷了吗

2025年04月10日21:11:02 财经 7135
保险秘闻
baoxianmiwen

“负面清单”既是人身险公司产品开发的对照参考,也是监管部门进行产品管理的重要抓手。北京商报记者4月10日从业内获悉,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2025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对比2024版,新增9条内容,重点聚焦在费率厘定、行业标准参考等方面。

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持续扩容,如今已经过百条。业内专家表示,“负面清单”为险企制定保险条款提供参考的同时,也给消费者买保险提供了“避坑”攻略。

人身险“负面清单”更新了,你购买的保险踩雷了吗 - 天天要闻

“报行合一”是焦点

2025版“负面清单”新增的9条内容中,“报行合一”成为焦点。

所谓“报行合一”,是指保险公司在条款报备时报备附加费用率与实际的费用率一致,而费用率最主要的部分是支付给销售渠道的手续费,或者销售人员的佣金。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负面清单”新增内容中,有4条与费率相关。具体包括:“交费期间10年及10年以上的长期险,预定附加费用率集中在首年或前两年,与实际情况相悖”;“银保渠道部分保险期间和缴别下,佣金手续费比例较高,产品设计审慎性不足”;“备案材料中未列示总预定附加费用和总可用费用水平”;“销售渠道同时报送‘个人代理、互联网代理、银邮代理、经纪代理’中的多个,不符合‘报行合一’相关要求”。

过去,由于人身保险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保险公司费用管理普遍较为粗放,导致实际费用超出了产品报备时的水平,出现“报行不一”的情况。“报行不一”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是虚假费用、虚假投保、虚假退保等问题的根源。从2023年8月开始,监管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关于银保产品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先后在银保渠道、经代渠道落地“报行合一”。如今来看,“报行合一”仍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产业观察家洪仕宾指出,强化“报行合一”是一种穿透式监管思维的延伸,强调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保持一致性和透明度。此举有利于保险公司防范费差损风险,还将倒逼保险公司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


强调万能险“加保”规则

2024年以来,关于万能险限制追加保费的问题频频引发保险业舆论“风暴潮”。

曾经,万能险“加保写进合同”赢得了很多客户的青睐。不过,自2024年以来,包括和谐健康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宣布自家部分万能险账户暂停追加保费,引来消费者吐槽,当初的“卖点”最终成为“槽点”。

人身险“负面清单”更新了,你购买的保险踩雷了吗 - 天天要闻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追加保费”相关内容确实被写入了合同。而限制万能险追加背后,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无奈。在长期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个别保险公司的部分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仍处在3.5%或3%的水平,面临一定的利差损风险。如果此时客户再追加保费,无疑会让潜在风险更大。

2025版“负面清单”新增了“万能保险追加保费条款描述不清晰,欠缺管理机制,产品设计的审慎性不足”相关表述。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此前部分保险公司限制万能险追加,在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不愉快”。2025版“负面清单”增加相关内容,目的在于对万能险保费提出明确要求,减少误导性表述。

“这反映出监管紧密联系当前人身保险行业投诉和纠纷的焦点,通过‘负面清单’引导和要求保险公司细化保险合同约定。”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补充表示。

此外,在保险条款要求、产品设计等方面,2025版“负面清单”新增了“条款中约定的残疾定义的评定标准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依据。相关评定标准未包含标准的全称、发布机构、发文号及标准编号”;“未使用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产品示范条款”;“年金保险两全保险比照增额终身寿险的增额形式设计等内容”相关表述。


产品监管持续从严

对于人身保险公司和产品的管理,历来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些年,保险产品监管持续从严。早在2018年,原银保监会对人身险产品开展专项核查清理,首次列明了52条人身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2021年,原银保监会再次发布2021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此后至今,监管部门每年都会对“负面清单”进行适当增减。截至目前,“负面清单”内容已超百条。

人身险“负面清单”更新了,你购买的保险踩雷了吗 - 天天要闻

综合来看,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一方面对存量产品进行持续规范整改,不断减少产品潜在风险和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从而尽可能从源头上消除潜在保单纠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负面清单”不断为行业和险企未来产品开发方面提供思路和启发,同时也成为监管部门进行产品报备管理的重要抓手。

徐昱琛表示,监管通过“负面清单”进行产品管理,一方面,有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考量;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保险公司提高保险产品设计的合理性,避免“踩雷”。此外,从监管角度来说,制定统一的“负面清单”,相当于进行了事前预警,能够提升监管效率,减少违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监管规定之外,很多产品开发设计的方向为“负面清单”所禁止。宋占军对此表示,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空间,也需要“负面清单”定期予以修正。“负面清单”未明确的事项,也应鼓励保险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创新。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2024湖州民企50强:升华集团第3,永兴材料第8,辛子精工第24 - 天天要闻

2024湖州民企50强:升华集团第3,永兴材料第8,辛子精工第24

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中,湖州有7家民营企业上榜,这个数量超过了全国一小半省份。虽然湖州的经济总量并不突出,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无疑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是我国普通地级市中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顶级民营企业数量众多。
海外车企裁员潮涌,中国品牌扩张之势凸显 - 天天要闻

海外车企裁员潮涌,中国品牌扩张之势凸显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着电动化趋势放缓、需求萎缩、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等一系列挑战。为应对困境,各大海外汽车品牌纷纷采取裁员、收缩业务等措施,以期降本增效,度过寒冬。
韩国央行下调经济增长预期至0.8% - 天天要闻

韩国央行下调经济增长预期至0.8%

△韩国银行(资料图)韩国银行(央行)5月29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从2.75%下调25个基点至2.5%。这是韩国银行自去年10月以来第四次下调基准利率。韩国银行当天还将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原来的1.5%下调至0.8%
恒生中国2024年经营偏谨慎,香港特首之子将任副董事长 - 天天要闻

恒生中国2024年经营偏谨慎,香港特首之子将任副董事长

作者:王莉出品:全球财说 作为香港本地老牌银行,恒生银行2024年不是容易的一年,这一年该行不良率飙升至近十年来最高位,降薪裁员已经提上日程,高管变动也是意料中事。此种背景下,恒生中国去年经营表现也偏“谨小慎微”,收紧了贷款步伐,业绩当然也
天津3.2亿大项目启动 - 天天要闻

天津3.2亿大项目启动

日前,天津航大雄英航空工程有限公司总投资3.2亿元的进口民用直升机整机翻修与研发中心项目正式启建。更多财经新闻↓【京津冀数字出海服务联盟成立】昨天,“协同赋能链动全球”京津冀企业“出海”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论坛举办,京津冀数字出海服务联盟等
泸州老窖十年董事钱旭离任,公司称“个人原因” - 天天要闻

泸州老窖十年董事钱旭离任,公司称“个人原因”

5月28日,泸州老窖(000568.SZ)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董事钱旭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钱旭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钱旭原定任期至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时止,即任期至2027年6月27日。资料显示,钱旭在2015年6月30日便担任泸州老窖外部董...
美联储纪要: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畸高,关税将显著推高通胀 - 天天要闻

美联储纪要: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畸高,关税将显著推高通胀

当地时间5月28日,美联储公布的5月会议纪要显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不同寻常地高。总体而言,主要受关税上调可能产生的影响,就业和经济活动面临的下行风险,以及通胀面临的上行风险有所增加。不过,会议纪要同时指出,现有数据表明,经济活动仍以稳健的速度持续扩张,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良好,但通胀水平仍然略高。通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