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技术日新月异,但带来的财富不对等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加剧了。
马太效应的加剧,正在成为一个趋势,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024年,招行银行交出了一份“增利不增收”的成绩单。其中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74亿元,同比下降0.48%,但归母净利润1483亿元,同比增长1.22%。
这份成绩单看着很亮眼,但比成绩单更亮眼的,还是招商银行的客户结构财富分配。
招商银行的客户结构,堪称我国财富分化的一个缩影。
年报显示,招商银行其零售客户总数达2.1亿户,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资产50万元以上)仅523.57万户,占比2.49%,但这些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却管理着14.93万亿元的零售客户总资产,占全行零售客户总资产的87.4%。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招商银行私人客户(资产1000万以上)仅16.91万户,占比不足0.08%,却贡献了全行最高净值资产。
过去二八定律说的是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但今天招行的年报告诉我们,2%的人,就可以掌握80%的财富。
这一数据揭示了两大现实。
第一,财富高度集中。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掌握着绝大多数金融资源,这就导致普通客户的资产增值能力被稀释。
第二,马太效应越来越强。银行针对高净值客户的资源倾斜,也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细看这份年报可以发现,招商银行的第一类客户是普通客户有2.04亿户,他们占招行总客户数的97.51%,但他们的户均资产仅有1.33万元。
第二类客户就是金葵花客户,他们资产50万以上,一共有523.57万户,占比2.49%,户均资产高达233.5万元。
最后一类客户就是私人银行客户,资产1000万以上,一共有16.91万户,占比0.08%,户均资产高达2813.38万元。
然后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招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他们管理资产12.2万亿元,2.49%的人,掌握着总资产的87.4%。
而私人银行客户,占比只有万分之八,却占招行总资产的31%。
八二定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
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富反而是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不是呈橄榄型收入。
2018年末时,招行零售客户达1.2亿户,总资产是6.8万亿元。其中私人银行、金葵花以及普通客户数量分别为7.29万户、236.26万户和1.2亿户。
当时的财富分布金字塔是:塔顶的0.058%客户占据着30%的财富,人均2800万;1.88%的客户占据着81%的财富,人均233.1万元;最底部的98.12%的人占19%财富,人均1.05万元。
六年后的今天,变成了塔顶的0.08%客户占据着31%财富,户均资产2813万元;中间的金葵花客户2.49%占据着87.4%的财富;而底部的97%客户,占据着13%左右的财富,户均资产1.33万元。
从2018年末,到2024年末,六年过去了,我国的财富结构变得更集中了吗?从招行的“样本”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六年过去了,最底部的客户几乎没有变化,但他们占的财富从19%降低到不足13%,尽管户均资产从1.05万增加到了1.33万,但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事实上的购买力可能还下降了。
六年前,招行30%的资产掌握在0.06%的客户手里,六年后的今天,招行31%的资产掌握在0.08的客户手里,但实际上最顶尖的财富变化,也没有什么变化。
六年前,1.88%的招行客户占据着81%的财富,六年后的今天,2.5%的招行客户占据着87%的财富。
这份2亿多样本的报告告诉我们,六年过去,我国财富结构似乎变得更集中了,而普通人的财富总体占比,也更低了。
报告揭露现实,而现实往往残忍可怕。
招行的年报简单粗暴直接,2亿多的样本几乎可以推测我国居民总体的财富结构真实水平;98%的人户均资产只有1.33万元,六年前是这样,六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这样。
而那2.5%的人,则掌握着87%的财富;剩下的13%财富,由98%的人瓜分。
但普通人就仅仅只是资产少吗?显然不是,他们不仅仅是资产少,特点还在于负债多。
高净值客户凭借资本优势,可以通过定制化理财、低息借贷等工具实现财富滚雪球式增长,而普通客户在低利率环境中难以通过储蓄增值,甚至还要因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陷入债务陷阱。
数据显示,招行信用卡交易额同比下降8.23%,但消费贷款余额反而逆势增长31.38%,侧面反映了普通居民的借贷依赖。
对银行而言,调整业务结构,也不断在将成本转嫁给低收入群体。2024年招行零售小微贷款余额增长9.89%,消费贷款增长31.38%,但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至0.7%,关注贷款率升至0.92%,也预示着未来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向低收入群体蔓延。
在当前鼓励消费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也在“贷款消费”的刺激下,再次沦为消费主义的奴隶。
最终,这些问题一并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的消费复苏。
过去我们常说要刺激消费、刺激消费,但从银行客户结构来看,98%的人户均资产1万多元,几乎无钱消费,如果算上贷款的话,他们甚至是负债的。
而那2%的人,户均资产上百万元,才是真正需要“刺激消费”的群体。
未来的道路,仍然还是需要进行收入结构性的调整,才能够彻底突破当下的困局。
例如进一步完善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二次分配工具,遏制财富的代际传递。
总体来看,招行的年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宏观经济在转型期的阵痛与矛盾,财富分配的结构性失衡正在侵蚀社会宏观消费能力。
当2.5%的客户掌握着87%的资产时,问题事实上已经不言而喻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