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年报惊爆:2.5%的人掌握87%财富,我们的存款去哪了?

2025年04月05日16:20:18 财经 2023

科技技术日新月异,但带来的财富不对等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加剧了。

马太效应的加剧,正在成为一个趋势,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024年,招行银行交出了一份“增利不增收”的成绩单。其中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74亿元,同比下降0.48%,但归母净利润1483亿元,同比增长1.22%。

这份成绩单看着很亮眼,但比成绩单更亮眼的,还是招商银行的客户结构财富分配。

招商银行的客户结构,堪称我国财富分化的一个缩影。

招行年报惊爆:2.5%的人掌握87%财富,我们的存款去哪了? - 天天要闻

年报显示,招商银行其零售客户总数达2.1亿户,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资产50万元以上)仅523.57万户,占比2.49%,但这些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却管理着14.93万亿元的零售客户总资产,占全行零售客户总资产的87.4%。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招商银行私人客户(资产1000万以上)仅16.91万户,占比不足0.08%,却贡献了全行最高净值资产。

过去二八定律说的是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但今天招行的年报告诉我们,2%的人,就可以掌握80%的财富。

这一数据揭示了两大现实。

第一,财富高度集中。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掌握着绝大多数金融资源,这就导致普通客户的资产增值能力被稀释。

第二,马太效应越来越强。银行针对高净值客户的资源倾斜,也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细看这份年报可以发现,招商银行的第一类客户是普通客户有2.04亿户,他们占招行总客户数的97.51%,但他们的户均资产仅有1.33万元。

第二类客户就是金葵花客户,他们资产50万以上,一共有523.57万户,占比2.49%,户均资产高达233.5万元。

最后一类客户就是私人银行客户,资产1000万以上,一共有16.91万户,占比0.08%,户均资产高达2813.38万元。

然后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招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他们管理资产12.2万亿元,2.49%的人,掌握着总资产的87.4%。

而私人银行客户,占比只有万分之八,却占招行总资产的31%。

八二定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

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富反而是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不是呈橄榄型收入。

2018年末时,招行零售客户达1.2亿户,总资产是6.8万亿元。其中私人银行、金葵花以及普通客户数量分别为7.29万户、236.26万户和1.2亿户。

当时的财富分布金字塔是:塔顶的0.058%客户占据着30%的财富,人均2800万;1.88%的客户占据着81%的财富,人均233.1万元;最底部的98.12%的人占19%财富,人均1.05万元。

六年后的今天,变成了塔顶的0.08%客户占据着31%财富,户均资产2813万元;中间的金葵花客户2.49%占据着87.4%的财富;而底部的97%客户,占据着13%左右的财富,户均资产1.33万元。

从2018年末,到2024年末,六年过去了,我国的财富结构变得更集中了吗?从招行的“样本”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六年过去了,最底部的客户几乎没有变化,但他们占的财富从19%降低到不足13%,尽管户均资产从1.05万增加到了1.33万,但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事实上的购买力可能还下降了。

六年前,招行30%的资产掌握在0.06%的客户手里,六年后的今天,招行31%的资产掌握在0.08的客户手里,但实际上最顶尖的财富变化,也没有什么变化。

六年前,1.88%的招行客户占据着81%的财富,六年后的今天,2.5%的招行客户占据着87%的财富。

这份2亿多样本的报告告诉我们,六年过去,我国财富结构似乎变得更集中了,而普通人的财富总体占比,也更低了。

招行年报惊爆:2.5%的人掌握87%财富,我们的存款去哪了? - 天天要闻

报告揭露现实,而现实往往残忍可怕。

招行的年报简单粗暴直接,2亿多的样本几乎可以推测我国居民总体的财富结构真实水平;98%的人户均资产只有1.33万元,六年前是这样,六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这样。

而那2.5%的人,则掌握着87%的财富;剩下的13%财富,由98%的人瓜分。

但普通人就仅仅只是资产少吗?显然不是,他们不仅仅是资产少,特点还在于负债多。

高净值客户凭借资本优势,可以通过定制化理财、低息借贷等工具实现财富滚雪球式增长,而普通客户在低利率环境中难以通过储蓄增值,甚至还要因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陷入债务陷阱。

数据显示,招行信用卡交易额同比下降8.23%,但消费贷款余额反而逆势增长31.38%,侧面反映了普通居民的借贷依赖。

对银行而言,调整业务结构,也不断在将成本转嫁给低收入群体。2024年招行零售小微贷款余额增长9.89%,消费贷款增长31.38%,但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至0.7%,关注贷款率升至0.92%,也预示着未来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向低收入群体蔓延。

在当前鼓励消费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也在“贷款消费”的刺激下,再次沦为消费主义的奴隶。

最终,这些问题一并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的消费复苏。

过去我们常说要刺激消费、刺激消费,但从银行客户结构来看,98%的人户均资产1万多元,几乎无钱消费,如果算上贷款的话,他们甚至是负债的。

而那2%的人,户均资产上百万元,才是真正需要“刺激消费”的群体。

未来的道路,仍然还是需要进行收入结构性的调整,才能够彻底突破当下的困局。

例如进一步完善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二次分配工具,遏制财富的代际传递。

招行年报惊爆:2.5%的人掌握87%财富,我们的存款去哪了? - 天天要闻

总体来看,招行的年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宏观经济在转型期的阵痛与矛盾,财富分配的结构性失衡正在侵蚀社会宏观消费能力。

当2.5%的客户掌握着87%的资产时,问题事实上已经不言而喻了。

end.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专家称关税不会轻易加速供应链回流 - 天天要闻

专家称关税不会轻易加速供应链回流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2025 年 2 月 21 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门多塔的 HCC 工厂,一名工人在焊接钢管,HCC 是一家用零部件制造联合收割机的公司。专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希望他的关税政策能开启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但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惨烈,美股两天蒸发7.61万亿美元;马斯克财富一周缩水280亿美元;尹锡悦被罢免,谁是下一任韩国总统 | 一周国际财经 - 天天要闻

惨烈,美股两天蒸发7.61万亿美元;马斯克财富一周缩水280亿美元;尹锡悦被罢免,谁是下一任韩国总统 | 一周国际财经

每经记者:蔡鼎 宋欣悦 兰素英 郑雨航 岳楚鹏 每经编辑:何小桃,兰素英 ◆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 “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此举一出,直接在华尔街引爆一场史无前例的“自残式”抛售。短短两个交易日内,美股(不含OTC)公司总市值累计蒸发达7.6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3万亿元)。纳指从今年2...
特朗普的关税:9.2 万亿债务到期前的一次豪赌!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的关税:9.2 万亿债务到期前的一次豪赌!

大多数人听到“关税”时,都会想到价格上涨和贸易战。但特朗普政府最新推出的关税不仅仅是下意识的保护主义举措,他有他的如意算盘。 实际上,这是一项高风险的努力,真正目的是建立杠杆和资源来管理美....
AWE2025现场直击:长虹家电全面AI化 演绎品牌跃升新路径 - 天天要闻

AWE2025现场直击:长虹家电全面AI化 演绎品牌跃升新路径

3月20日,万众瞩目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AWE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开展首日,长虹发布了首款治愈系AI TV、客餐厅PRO共享空调、面向低空经济的通信模组等产品,彰显了长虹家电全面AI化和为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提供赋能支持的科技
6家上市公司周六晚间,发布重要消息公告 - 天天要闻

6家上市公司周六晚间,发布重要消息公告

一、诚迈科技,这位科技领域的探险家,以自有资金2,500万元人民币为舟,携手南京六翼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格瑞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绩溪县开塬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源华创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一众伙伴,共同驶向智能制造的蓝海。
7499起人人都买得起,被网友狂喷的华为新机被友商盯上了! - 天天要闻

7499起人人都买得起,被网友狂喷的华为新机被友商盯上了!

华为手机又火了!不过这次可不像2023年底Mate60系列那样是正面的火,而是负面的火。是什么事情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小智这里不过多叙述,但有一说一这次的负面并不是来自华为手机本身,因为虽然PuraX并不算多大的创新,连去年的MateX非凡大师
鸿海2025年3月营收 5521 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3.4%,为历年同期最高 - 天天要闻

鸿海2025年3月营收 5521 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3.4%,为历年同期最高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今日公布了其第一季度财务数据,营收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强劲需求。鸿海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4.20%,达到 1.64 万亿新台币(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3605.92 亿元人民币)。此外,鸿海 3 月份营收同比增长 23.37%,至 5521.25 亿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1213.97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