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锂电双雄决战产业寒潮|独家

2025年04月03日07:40:17 财经 3488
港股锂电双雄决战产业寒潮|独家 - 天天要闻


在港股,声势最猛,影响力最大的锂电双雄中创新航(3931.hk)瑞浦兰钧(0666.hk)近乎同一时间披露了2024年财报。


24潮产业研究院(ttir)分别从市值、创收、国际化、盈利、研发、资本、负债、员工与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数据对比,巨头间竞争实力与压力,以及发展趋势一目了然。


其中,在整体创收方面,中创新航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2024年中创新航实现营业收入277.52亿元,是瑞浦兰钧的1.56倍;但从成长速度看,瑞浦兰钧则更胜一筹,2024年营收增幅为29.30%,远高于中创新航的2.76%。


我们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两巨头市场拓展策略及方向发现了明显的变化,瑞浦兰钧正在加速进击动力电池领域,而中创新航则持续发力储能。2024年,瑞浦兰钧 “动力电池” 业务收入增速为73.84%,而同期中创新航下降了12.13%;在储能业务上,中创新航2024年收入实现了72.40%的增幅,而瑞浦兰钧仅为3.92%,在收入规模上中创新航实现了对后者的超越。


另外,中创新航的盈利能力也远超瑞浦兰钧。2024年中创新航综合毛利率为15.89%,而瑞浦兰钧仅为4.14%;瑞浦兰钧24年年度亏损(扣非后净利润,下同)11.63亿元,而中创新航则盈利6.32亿元。


此外,在研发投入规模与增长方面,中创新航也要强于瑞浦兰钧。2024年中创新航研发投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42.94%),较瑞浦兰钧的7.79亿元(同比下降)高出了82.03%。据财报披露,2024年瑞浦兰钧 “1249名研发人员参与研发工作”,人员数量较2023年下降了34.88%。


而在国际化拓展方面,瑞浦兰钧正在实现更快速增长。2024年瑞浦兰钧海外收入为26.63亿元,同比增长了153.41%,而中创新航海外收入却同比下降了1.98%至6.4亿元。


据财报披露:目前,瑞浦兰钧已在美国、德国、东南亚等地区设立子公司。并计划在东南亚、欧洲及南美洲等地建立生产工厂。


根据1月9日公告,瑞浦兰钧计划投资建设的印尼电池制造基地,第一期规划产能为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以及电池组件。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瑞浦兰钧已先后与powin、sunpin solar、vena energy、energy vault等海外巨头签订总规模40gwh左右的订单。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创新航也在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据财报披露,中创新航葡萄牙项目已顺利获批纳入葡萄牙国家利益项目(pin),并于2024年获得环评批准,于2025年一季度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年产能将达到15gwh,中创新航预计在2027年实现葡萄牙零碳ai超级工厂的交付。


与此同时,中创新航于2024年设立了泰国基地,实施东盟区域产业布局。


在市场开拓方面,2024年7月,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当时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中创新航以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芯为阳光电源沙特储能项目供货;11月再获欧洲市场4.4gwh储能电芯订单,为英国thorpe marsh和west burton c两座标杆电站提供314ah储能电芯。


展望未来,两者还有更大的产业野心与规划。根据市场报道,瑞浦兰钧长期战略规划是 “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150gwh以上的电池产能”;而根据机构预测,中创新航规划了到2025年公司产能超过500gwh,2030年预计产能达1twh的战略目标。


但是,考虑到当前的产业与金融环境,两大巨头骤降的资本实力需要引起相关方的高度警惕。据24潮产业研究院统计,截止2024年12月末,瑞浦兰钧资金净值为12.14亿元,同比下降了80.89%;而中创新航资金净值为-80.66亿元,存在明显的资金缺口,约同比下降了5787.59%。


不同的核心数据维度,往往展现企业不同层面的战略优势、潜在风险与压力,对于企业综合实力强弱,相信读者心中自有评判,我们不再一一赘述,详见下表。

港股锂电双雄决战产业寒潮|独家 - 天天要闻

当然,商业层面,乃至产业的竞争几乎没有止境,企业一时的风光或衰落都不足以论成败。或许,当我们以更长的周期、更多的维度来观察一家企业,或许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及答案。


数据显示,动储产业的博弈与洗牌还处于深水区。


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此前统计,约63家动储(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的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整体来看,2024年这63家动储上市公司预计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8.65亿元-380.98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59.41%-42.44%。其中,若是剔除宁德时代,整个动储上市企业群体将亏损149-221亿元。


从季度趋势看,产业形势也是不容乐观。若是按照业绩预告下限计算,第四季度(10-12月)63家动储上市公司合计亏损32.57亿元,同比下降191.56%;其中若是剔除宁德时代,第四季度整体亏损高达162.56亿元,其中47家企业出现亏损,占比达74.60%。


产业寒潮持续冲击动储江湖深层原因还是当前的产业发展与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比如,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近2年半(2022年初至2024年6月)仅中国动储产业链上公布的在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项目超700个,总投资预算突破3.5万亿元人民币。


据高工储能报道,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规划产能达1000gwh,但实际出货仅300gwh,产能利用率不足35%。


另外,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此前统计,仅20家动储电池企业2025年产能规划已达6188gwh。若考虑全球范围内其他产业巨头的发展规划,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规划很可能将超过8000gwh,而第三方机构对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的需求预测范围不过2000gwh左右。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预计,2025年国内电池产能可达惊人的3000gwh,而出货量预计仅为1200gwh,行业的产能空置率将高达60%。


在供需错配的浪潮冲击下,价格战已经席卷整个产业链。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5年2月底,方形三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价格分别为0.44元/wh、0.38元/wh;280/314ah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价格分别为0.30元/wh、0.31元/wh。


最近消息,赣锋锂电等企业凭借锂资源自供优势,在2025年中储科技招标中以0.285元/wh的报价成为第一候选人,较第五中标候选人中创新航低了接近0.1元/wh。相关测算,其较行业平均成本线低5%。


根据东吴证券此前分析测算,按照碳酸锂8万价格测算,龙头铁锂电芯成本预计0.32元/wh左右(不含税),龙头三元523电芯成本预计0.45元/wh左右(不含税);而二线厂商铁锂与三元电芯成本约分别为0.37/wh和0.50/wh左右。


考虑到行业三线电池厂目前产能利用率预计仅有30-40%,且良品率较低,b品较多,预计铁锂电芯成本超0.4元/wh,三元电芯成本可能超过0.6元/wh。


目前大部分二三线厂商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很多企业可能熬不过此轮洗牌周期。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新产能的释放与市场需求的降速,市场博弈与洗牌进程很可能进一步加剧,而历史已多次证明,价格战中没有赢家。华为任正非曾表示,一家企业的成功不是靠低价去赢得市场,而应该要靠技术。“低价格、低质量、低成本,会摧毁我们未来的战略竞争力。企业必须有合理的盈利,才会去持续投资研发。没有适当的利润积累,把利润打这么低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战略上破坏这个产品。”


笔者分析认为,未来全球动储企业必将围绕新技术、新产能、新资本等多个维度展开新一轮深度较量,竞争成败必将对未来产业格局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纵观竞争趋势与变化,未来拥有 “技术突破与持续创新力,先进产能布局与高效执行力,全球化布局与开拓力,财务健康与雄厚资本实力” 等能力的动储企业或许更具有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壮大的基因与实力。


未来,我们也将持续跟踪龙头企业核心经营策略与关键数据变化,也欢迎读者朋友交流。


港股锂电双雄决战产业寒潮|独家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黑色星期五!全球各类资产齐跌 - 天天要闻

黑色星期五!全球各类资产齐跌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美国股市周五再度遭遇重挫。市场普遍担心,美国政府的激进贸易政策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涌入债券等避险资产。这是美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遭遇“重创”。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五下跌2231.07点,跌幅5.5%,报收38,314.8...
证监会、交易所接连出手!4月5号,深夜两大消息正式出炉 - 天天要闻

证监会、交易所接连出手!4月5号,深夜两大消息正式出炉

市场回顾:本周,全球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整体呈现出震荡下行的态势,而全球贸易的担忧情绪也在不断升温。在国内,上证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28%,深证成指下跌2.28%,创业板指更是下跌了2.95%。放眼海外,美国股市也遭遇重挫,纳斯达克10
今夜,又崩了!全线暴跌…… - 天天要闻

今夜,又崩了!全线暴跌……

特朗普的关税冲击,仍在继续。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据央视新闻报道,中方出手连环反制,美指期货应声下跌超千点。美股继续暴跌创2020年疫情以来最大单日跌幅4月4日晚间,美股开盘后继续暴跌。
中美贸易战,关税增加对两国都有哪些影响 - 天天要闻

中美贸易战,关税增加对两国都有哪些影响

就在今天,咱们家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的关税基础上加增百分之三十四的关税,此举是对美国对华增加关税做出对等反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所有美国进口的商品,而不再是其中几个,那么有人会问啦,两国这样互相制裁下最后会是什么结局?对
特斯拉跌超10%,市值蒸发86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斯拉跌超10%,市值蒸发860亿美元

北京时间4月4日22:51更新10点48分,美股三大股指跌幅扩大,集体跌超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超5%。特斯拉跌破10%,股价报240.45美元/股,市值蒸发860多亿美元。中概股集体暴跌,阿里巴巴跌幅13.4%。拼多多、京东、百度、贝
救市希望幻灭,抛售一切 - 天天要闻

救市希望幻灭,抛售一切

4月2日,特朗普以一种自绝于世界贸易体系方式,祭出自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以来最具冲击力的关税政策。 “对等关税”政策拟对全球185个国家征收“普适性”关税10%;对美国贸易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