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巨大!五部长重磅发声,事关降息降准、提振消费、化债、DeepSeek等|聚焦两会

2025年03月06日20:00:37 财经 7905

信息量巨大!五部长重磅发声,事关降息降准、提振消费、化债、DeepSeek等|聚焦两会 - 天天要闻

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郑栅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郑栅洁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的具体方案,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让供给侧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他表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他指出,将把培育新动能和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我们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近期我们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基金将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未来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适当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他认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显著加快,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出口去年占64.7%,提升1.4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0.8%、5.8%。

郑栅洁表示,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看去年经济发展情况,我们经历了前高、中低、后扬的发展态势,应该算是令人满意的一个成绩单。成绩单有四个特点:一是增量大,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二是质量高,新动能快速增长。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已超过18%,进一步提高。同时,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显著加快,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增进。三是基础扎实。四是势头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未来产业的核心技术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加快形成,经济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

他指出,今年经济增速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保障,我们充满信心,借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他认为,去年向民间资本推出8000多个重大项目,今年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也将在铁路、水利、核电等领域推出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

蓝佛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缓释


蓝佛安指出,化债压力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缓释。截至3月5日,地方共发行置换债券2.96万亿元。去年发行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利率水平下降平均超过2.5个百分点,部分地区下降更为明显,预计这部分置换债券5年利息减少2000亿元以上,极大减轻地方资金压力和利息支出。


蓝佛安表示,今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他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蓝佛安认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了宏观调控针对性和前瞻性,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一方面,在市场存量政策上下功夫,抓好去年四季度出台的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在谋划好增量政策上出实招,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围绕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他表示,今年转移支付力度更加给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重点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财力。


蓝佛安指出,今年在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今年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科学技术支出超1.2万亿元,增长8.3%。卫生、健康、住屋保障等领域支出保持较高的增幅。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好的效益。


王文涛:服务消费延续良好态势,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王文涛表示,消费仍然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服务消费延续良好态势,成为消费新增长点。去年消费最大的亮点是以旧换新,成为家喻户晓的“高频词”,不仅是一项经济政策,更是一项惠民举措。以旧换新换出了新动能,由此带动产业的升级转型;以旧换新换出了好生活,更智能、 更环保、更安全的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


他指出,商品消费主要的问题是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偏弱,是需求端的主要矛盾;服务消费的主要矛盾是供给端,优质供给不足。


王文涛表示,截至昨天,2025年以来收到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70万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30万,一共超100万份。


潘功胜: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潘功胜表示,去年以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比较明显,货币政策取向是一种对状态的描述,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


他指出,在政策传导上,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机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对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推动落实银行补充资本金措施,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我们在汇率问题上的政策和立场是一贯的,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之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他表示,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在金融资源政策支持方向上做到有保有控。


潘功胜指出,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结构上,加大对重点战略领域和薄弱环节予以支持,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

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一是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二是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重组等。三是支持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此外,
表示,还将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扩大到8000亿元至10000,更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再贷款利率,强化对银行的政策激励。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大幅提高政策的覆盖面。与财政协同,保持财政贴息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再贷款政策流程,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和便利度。

,我们欢迎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反对将市场化的投资行为工具化和政治化,反对设置不正当的投资壁垒。

吴清:将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筑牢股市健康发展根基


吴清表示,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的落地见效,加快推进新一轮的资本市场改革开放。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多渠道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


他指出,我们将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筑牢股市健康发展根基。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的包容性。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投融资发展的协同性。三是进一步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四要进一步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


吴清认为,证监会将进一步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坚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优化市场评价机制,评估完善交易结算制度,为市场各参与方创造更加公平高效、更具吸引力和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他表示,新“国九条”推出以来,证监会制定修订了50多项制度规则,系统重塑监管逻辑,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吴清指出,在强监管保护投资者方面,坚持严监严管,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交易以及退市等全链条各环节都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聚焦市场关切,特别是对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以及内部交易等一些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快查严惩。


他表示,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超过上一年两倍,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同比增长51%。


吴清表示,去年以来证监会积极推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注册发行明显提速,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5.1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6万亿元,增幅17.4%。


他表示,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在春节前分红,分红规模超3400亿元。


吴清指出,去年以来证监会积极推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注册发行明显提速,权益类基金业务规模突破3万亿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公司的规模从去年年初的5.1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超6万亿元。


吴清表示,进一步增强投融资发展的协同性,研究出台更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硬招实招,推动形成中小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等关键少数有效制衡的机制,促进上市公司提升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


他表示,进一步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一方面依法严惩,另一方面依责严防。


吴清表示,今年两会,会场上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今天的经济主题记者会,快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这两天,谁要是不说说deepseek,好像就不太时髦似的。这个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也值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吴清说,deepseek脱颖而出,不仅仅使人工智能领域行业深受震动,也让世界、让财经界对中国科技创新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对a股、港股,和其他市场上中国资产价值的重估。


编辑丨王茅

审核 | 丁开艳

责编丨兰银帆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高盛重申对黄金“结构性看涨”观点,白银注定陪跑 - 天天要闻

高盛重申对黄金“结构性看涨”观点,白银注定陪跑

财联社5月5日讯(编辑 赵昊)高盛在周一(5月5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由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强劲需求,从结构上拉高了金银比价,黄金将继续跑赢白银。换句话来说,高盛预计白银难以赶上当前黄金的上涨行情。金银比是衡量买一盎司黄金所需白银数量的指标,目前约为102。纵向对比来看,一年前这个比例大约是84.7。高盛解释道:...
假期七大消息,明天谁领涨? - 天天要闻

假期七大消息,明天谁领涨?

这个节日终于要结束了,A股明天就要开盘迎客,你激不激动?主要原因就是外围股市普遍大涨,港股上周五提前复盘也是大涨,A股明天会大涨吗?现在重点还是要看今天的港股和晚间的美股,只要不出现特殊的意外,明天的红包应该是稳了!
华电能源2024年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仍陷亏损泥潭 - 天天要闻

华电能源2024年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仍陷亏损泥潭

2025年5月5日,华电能源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1.51亿元,同比下降3.68%;归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81.93%,成功扭亏为盈。然而,扣非净利润仍为-1.497亿元,尽管同比增长69.92%,但亏损问题依然严峻。华电能源作为一家以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近年来在能源保供、提质增效和...
国脉科技2024年净利润飙升61.41%,但毛利润下滑引关注 - 天天要闻

国脉科技2024年净利润飙升61.41%,但毛利润下滑引关注

2025年5月4日,国脉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3.15%;归属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1.41%,创历史新高。然而,毛利润从2023年的2.52亿元下降至2.17亿元,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尽管净利润表现亮眼,但毛利润的下滑值得警惕。净利润创新高,但毛利润下滑2024年...
德龙汇能2024年业绩大幅回升,净利润扭亏为盈 - 天天要闻

德龙汇能2024年业绩大幅回升,净利润扭亏为盈

2025年5月4日,德龙汇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7.37亿元,同比增长8.53%;归属净利润为0.19亿元,同比增长107.89%,成功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为1129.93万元,同比增长104.54%。公司通过深耕城市燃气业务,拓展新能源领域,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城市燃气业务稳步扩张德龙汇能的核心业务城市燃气...
东方环宇2024年营收增长20%,净利润微增0.04%,天然气销售成亮点 - 天天要闻

东方环宇2024年营收增长20%,净利润微增0.04%,天然气销售成亮点

2025年5月4日,东方环宇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20.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微增0.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增长2.13%。尽管营收增长显著,但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面临挑战。营收增长显著,但...
诺邦股份2024年财报:高端产品与品牌战略双轮驱动,净利润增长15.22% - 天天要闻

诺邦股份2024年财报:高端产品与品牌战略双轮驱动,净利润增长15.22%

5月5日,诺邦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37亿元,同比增长16.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95亿元,同比增长15.22%。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诺邦股份通过高端产品开发和品牌战略,成功避开了行业内的价格战,实现了稳健增长。然而,尽管整体表现亮眼,公司在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山西焦化2024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焦炭市场低迷拖累业绩 - 天天要闻

山西焦化2024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焦炭市场低迷拖累业绩

2025年5月5日,山西焦化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5.07亿元,同比下降14.20%;归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骤降79.37%。扣非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81.24%。尽管公司在安全生产、环保管控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焦炭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滑等因素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经营现金流净额更是录得-20.67亿元,凸显公司...
胜通能源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但净利润持续亏损,LNG业务面临挑战 - 天天要闻

胜通能源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但净利润持续亏损,LNG业务面临挑战

2025年5月4日,胜通能源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为53.48亿元,同比增长11.32%;毛利润为3116.26万元,较上一年度扭亏为盈;归属净利润为-1700万元,同比减少亏损57.29%;扣非净利润为-1795.09万元,同比减少亏损60.68%。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公司仍处于净亏损状态,且净利润的滚动环比增长率为-144..
宝兰德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7.18%,净利润暴跌504.43% - 天天要闻

宝兰德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7.18%,净利润暴跌504.43%

2025年5月4日,宝兰德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83亿元,同比下降7.18%;归属净利润为-0.59亿元,同比暴跌504.43%。尽管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整体业绩表现令人担忧,尤其是净利润的持续下滑,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的严重问题。营收与利润双降,盈利能力堪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