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蛇必灾(栽)”,对于官商达人朱天晓来说,也许是冥冥中的定数。
2013年(蛇年)11月,原南京市长季建业受审,朱天晓因牵涉向这位老上司长期巨额行贿而被带走协助调查。那一次,朱天晓及其背后的“吴中系”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12年后的又一个蛇年(2025年2月26日),朱天晓一手开创的“吴中系”第一家上市公司江苏吴中(600200.SH)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这一次,虽然朱天晓刚刚退隐江湖,但其背后的“吴中系”仍是上市公司江苏吴中的股东且它们之间股权复杂。
爱企查显示,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吴中投资”),持股17.24%。而吴中投资的大股东则为钱群英的杭州复晖实业有限公司,持股64.18733%。二股东、三股东分别为赵唯一、姚建林,持股分别持股22.03857%、13.77411%。
赵唯一、姚建林分别为2016年12月被证监会调查的江苏吴中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一直以来,二人均为朱天晓的左膀右臂,可谓心腹。
2月25日,江苏吴中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吴中投资累计质押股份数量1.06亿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86.69%,占公司总股本的14.95%。截至公告披露日,吴中投资持有江苏吴中1.23亿股股份(均为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24%。
由此看出,如果现在的实控人钱群英在继续“掏空”上市公司江苏吴中的话,那么朱天晓实控的“吴中系”在其中又继续扮演了哪些“角色”呢?
01
再次浮出水面的朱天晓和他的“吴中系”
已经隐退江湖的朱天晓,不会想到他的“吴中系”会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与12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吴中系”阵容强大。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吴中集团有限公司是(下称“吴中集团”)一家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总部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集团以城市美好服务商为定位,先后登陆上海、深圳、香港资本市场,拥有超过330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业务遍布全国14个省市。
集团十四次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江苏省民营企业200强”、“苏州市地标型企业”等称号。2023年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双超300亿元。已构建金融服务、城市更新、产业园运营三大服务体系。同时布局供水、住宅、汽车销售与服务、教育、文旅康养、贵金属等领域。
那父财经查询,吴中集团股东有8个,分别为苏州晓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1%,苏州润业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1%,张祥荣持股10%,葛健持股8%,陈雁南持股8%,卓有持股4%,杨伍官持股4%,魏兴发持股4%。
苏州晓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31日,注册地苏州市吴中区月苑街88号,法人朱天晓。大股东朱天晓持股60%,二股东莫剑珍持股40%。对外投资仅一家:江苏吴中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企业327家。
苏州润业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润业风投”)成立于2003年5月8日,注册地位于苏州市宝带东路388号,法人朱天晓。大股东朱天晓持股51.00007%,二股东苏州中润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8.99993%。主要人员6人分别为朱天晓、葛健、陈雁南、张祥荣、卓有、杨伍官,后5人均为朱在教育系统的手下或同僚。
润业风投对外投资3家公司,分别为江苏观邸餐饮娱乐有限公司,2006年4月30日成立,法人张祥荣,润业风投占股40%;江苏中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11月29日成立,法人蔡小珍,润业风投占股40%;吴中集团,1992年5月26日成立,法人施凯,润业风投占股31%。
综合上述信息,可见朱天晓对吴中集团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绝对的掌控程度。
目前,吴中集团对外投资35家企业,其中15家注销或吊销,控股企业224家,间接持股企业306家。
历史沿革来看,1993年5月15日,吴县工艺制衣集团公司变更为江苏吴中集团公司;1995年1月26日,江苏吴中集团公司法人代表庞自光变更为徐钰林;1995年12月15日,江苏吴中集团公司法人代表由徐钰林变更为朱天晓;2023年3月31日,江苏吴中集团公司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首席代表、合伙事务执行人等变更)由朱天晓变更为施凯。
至此,掌控吴中集团28年的朱天晓终于卸任了法人,也从台前走向了幕后。
如今,吴中集团的上市公司包括信音电子(301329)、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1266)、江苏吴中(600200)、中国汇融金融控股有限公司((HK1290)。信音电子在2023年7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年6月10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江苏吴中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汇融2013年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俨然,朱天晓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吴中系”商业帝国。
02
亦官亦商:朱天晓的财富路径
朱天晓的财富路径主要源于其创建和控制的吴中集团,并通过政商两界的互动和多种投资活动积累了大量财富。
梳理朱天晓的个人履历,至今仍处于谜团之中,仅获悉其此前相继或同时期担任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局长、吴中区政协副主席,兼任隶属于教育局的吴中校办工业公司的法人代表。吴中校办工业公司曾在吴中集团占股20%,而该公司也成为包括朱天晓在内的一众本地教而优则商企业家的发家地。
一条清晰的脉络是,凭借在政商两界广泛的人脉和资源,尤其是朱天晓吴县时期的老上司季建业给他拓展的圈子资源,朱天晓利用这些权力的影响力为吴中集团争取诸多的政府项目和合作机会,从而推动集团的发展。
2015年4月,在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受贿一案中,公诉机关指控季建业涉嫌受贿的犯罪事实中,吴中集团、朱天晓被频频提及,由此可见朱天晓官商一体的发家之路。
2003年起,吴中集团在朱天晓的领导下,相继完成了多个政府工程和BT项目,在城市建设与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吴中集团,朱天晓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代表集团洽谈政府项目。2003年-2013年的10年间,以城市建设与运营为主业的吴中集团相继完成了20余个政府工程和BT项目。
此外,朱天晓还通过投资和管理多家企业,进一步扩大了他的财富帝国。目前,朱天晓是156家企业的直接控股股东,间接持股企业达333家,是302家企业的最终受益人。
事实上,朱天晓的财富积累不仅体现在他对吴中集团的控制上,还通过频繁的企业变更和质押活动展示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能力。例如,长春吴中金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股权变更和质押操作,显示了他在房地产领域的活跃投资活动。
自2012年底起,包含历史股权出质在内,吴中地产共计进行了10次股权出质。其中3次将洛阳银行(现归并为中原银行)作为股权质押标的企业,累计质押达1.64亿股。
除去吴中地产质押洛阳银行股权外,其母公司吴中集团更是质押洛阳银行股权多达8次,每次质押股权数额动辄不乏1亿股。
此外,吴中地产还质押了江苏银行股权。股权质押中的“输血”方多为信托公司,在公司10次股权出质中,5次“质权人”为信托方,其中不乏苏州信托、厦门国际信托。
窥斑见豹,朱天晓带领吴中集团快速扩张的资金来源可见一斑。同时,控盘庄家,掏空上市公司江苏吴中也是其获取巨额资金的通道之一。
2006年10月,江苏吴中的股价只有4元,但2006年10月19日其复权价高达60.15元,2006年10月20日复权价达54.61元。从1999年4月上市时的13元附近,到2006年10月复权后的50至60元左右,凭借每年的送股,其股本已经扩大近10倍,江苏吴中“低廉”的股价背后隐藏着庄家的巨额利润。
而今,已退隐的朱天晓仍担任苏州新区恒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苏州润业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苏州中润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江苏吴中嘉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新区恒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苏州润业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东,担任苏州新区恒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苏州润业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苏州中润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