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作为中国曾经的第二大民营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海航集团都是中国民营企业的骄傲。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海航集团,竟在2021年经历了史上最大破产重整,不仅旗下63家公司被申请破产,还欠下了超7000亿的巨债!
海航集团
随着海航集团破产重组后,其超过7000亿的巨额债务,无疑成为了最令人头疼的一大难题。
在此背景下,海航集团不得不通过“卖身”改名方式,来换取一次重头再来的机会。
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1月30日 关于“史上最大破产重整!海航63家公司申请重整,违规占用巨额资金”的报道
那么,海航集团作为一家资产庞大、布局广泛的全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为什么会突然崩塌呢?它究竟犯了什么致命错误?
最后,又是那个企业接手了负债累累的海航集团呢?
史上最大的破产重整
陈峰
1993年,40岁的陈峰和同样有着民航背景朋友王健,凭借1000万的启动资金在海南创办了一家地方航空,陈峰也由此开启了一段资本运作的传奇。
海南航空
海航在成立初期就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发展潜力,首笔2.5亿元的私募资金与6亿元的银行贷款,成为了其购入首批波音737飞机的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陈峰的“杠杆游戏”迅速奏效,通过“抵押飞机—贷款—再购机”的循环,海航机队规模快速扩张,并在1997年登陆B股,逐渐跻身中国四大航司之列。
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海航集团更是以年均超百亿美元的速度在全球“扫货”。
海航集团
其收购的标的包括澳大利亚AllCO航空租赁、德意志银行9.9%股权、希尔顿酒店25%股份、纽约曼哈顿写字楼等,累计投资超过了400亿美元。
到了2017年,海航集团已从单一航空公司裂变为横跨航空、金融、地产、酒店等8大板块的跨国巨头,总资产达1.2万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170位。
海航集团
这也令其成为了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彼时其机队规模就已达到了625架,仅次于三大国有航司,旗下海南航空更以五星服务评级享誉全球。
但在并购狂潮之下,海航集团的航空主业占比已经不足40%,集团也逐渐沦为了“资本拼盘”。
陈峰
其实,这种“以债养债”的模式高度依赖于高杠杆,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质押、海外银团贷款等方式融资,再利用收购标的资产进行再抵押,形成滚雪球效应。
海航集团
在2017年流动性危机爆发时,海航集团的负债就已超过了7000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一度逼近60%警戒线。
对此,陈峰还曾以“虱子多了不痒”回应债务问题,但在资本市场紧缩与疫情的双重冲击下,这座“空中楼阁”最终还是轰然倒塌了。
海航集团
毕竟海航是通过“举债”来翘杠杆的,一旦当银行开始紧缩银根、切断资金链时,丧失现金流的海航,注定只能依靠“卖卖卖”来续命。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了彻底压垮海航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年1月,海南省高级法院裁定对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实施合并重整,涉及债务规模创下了中国企业史的新纪录。
据相关数据分析,当时的海航集团自身风险项高达2223项,这意味着仅凭“自救”是很难走出破产重整的困境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关键的是,经过相关部门对海航集团进行彻底的摸排后,得出了一个“严重资不抵债”的结论,这无疑给破产重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为破产重整并不是让企业关门大吉、退出市场,而是通过国家强制介入的方式,帮助公司化解债务负担,实现对企业的挽救和重生。
陈峰
简单来说就是,破产重整的核心不在“破”,而在“立”,毕竟海航集团如果就这样退出市场的话,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在此背景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清理和资产处置程序后,海航集团终于完成了破产重组,在重组方案中,方大集团以410亿元的价格接受了海航集团的航空版块。
方大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破产重整后海航集团A股股票的简称,也在2022年由“ST海航”变更为“海航控股”。
对此有相关人士预测,重整完成后海航集团经营性历史欠款将得到全面清偿,账面也可保留充足现金。
海南航空
届时,海航集团不仅可以重夺全国第四大航空公司地位,还可以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主基地航司,充分享受自贸港的红利。
事实上,方大集团入主海航两年后,其业绩就得到了明显的回升,更是在2024年时出现了近5年来的首次经营盈利。
方威
对此,海航控股的控股股东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曾表示:
“2022年是新海航的整顿年,2023年是新海航的巩固年,而2024年将是新海航的大发展年。”
海航集团
由此可以看出,在方大集团入主海航控股后,海航控股似乎已开始逐渐摆脱了昔日的“阴影”。
昔日的海南航空已褪去锐意进取、意气风发的行业领跑者光环,如今更似经历市场淬炼后,正通过战略重塑探寻二次增长曲线的变革先锋。
陈峰
海航集团跌宕起伏的发展史,其巅峰时期展现的行业标杆实力与低谷时刻暴露的运营困境。
既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生动的商业案例范本,也让无数人深刻体会到了企业兴衰背后的时代机遇与命运变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金融界 2025年02月19日 关于“海航控股:已于2025年1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的公告,将持续深耕主业经营”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01月30日 关于“史上最大破产重整!海航63家公司申请重整,违规占用巨额资金”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法人杂志 2021年02月03日 关于“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超七千亿债务怎么办?”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新京报 2021年09月13日 关于“方大系接手海航!6月曾300亿“突击”成立航空公司”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