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2025年02月21日16:53:10 财经 1198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作为中国曾经的第二大民营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海航集团都是中国民营企业的骄傲。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海航集团,竟在2021年经历了史上最大破产重整,不仅旗下63家公司被申请破产,还欠下了超7000亿的巨债!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海航集团

随着海航集团破产重组后,其超过7000亿的巨额债务,无疑成为了最令人头疼的一大难题。

在此背景下,海航集团不得不通过“卖身”改名方式,来换取一次重头再来的机会。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1月30日 关于“史上最大破产重整!海航63家公司申请重整,违规占用巨额资金”的报道

那么,海航集团作为一家资产庞大、布局广泛的全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为什么会突然崩塌呢?它究竟犯了什么致命错误?

最后,又是那个企业接手了负债累累的海航集团呢?

史上最大的破产重整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陈峰

1993年,40岁的陈峰和同样有着民航背景朋友王健,凭借1000万的启动资金在海南创办了一家地方航空,陈峰也由此开启了一段资本运作的传奇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海南航空

海航在成立初期就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发展潜力,首笔2.5亿元的私募资金与6亿元的银行贷款,成为了其购入首批波音737飞机的关键。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陈峰的“杠杆游戏”迅速奏效,通过“抵押飞机—贷款—再购机”的循环,海航机队规模快速扩张,并在1997年登陆B股,逐渐跻身中国四大航司之列。

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海航集团更是以年均超百亿美元的速度在全球“扫货”。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海航集团

其收购的标的包括澳大利亚AllCO航空租赁、德意志银行9.9%股权、希尔顿酒店25%股份、纽约曼哈顿写字楼等,累计投资超过了400亿美元。

到了2017年,海航集团已从单一航空公司裂变为横跨航空、金融、地产、酒店等8大板块的跨国巨头,总资产达1.2万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170位。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海航集团

这也令其成为了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彼时其机队规模就已达到了625架,仅次于三大国有航司,旗下海南航空更以五星服务评级享誉全球。

但在并购狂潮之下,海航集团的航空主业占比已经不足40%,集团也逐渐沦为了“资本拼盘”。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陈峰

其实,这种“以债养债”的模式高度依赖于高杠杆,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质押、海外银团贷款等方式融资,再利用收购标的资产进行再抵押,形成滚雪球效应。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海航集团

在2017年流动性危机爆发时,海航集团的负债就已超过了7000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一度逼近60%警戒线。

对此,陈峰还曾以“虱子多了不痒”回应债务问题,但在资本市场紧缩与疫情的双重冲击下,这座“空中楼阁”最终还是轰然倒塌了。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海航集团

毕竟海航是通过“举债”来翘杠杆的,一旦当银行开始紧缩银根、切断资金链时,丧失现金流的海航,注定只能依靠“卖卖卖”来续命。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了彻底压垮海航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年1月,海南省高级法院裁定对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实施合并重整,涉及债务规模创下了中国企业史的新纪录

据相关数据分析,当时的海航集团自身风险项高达2223项,这意味着仅凭“自救”是很难走出破产重整的困境的。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关键的是,经过相关部门对海航集团进行彻底的摸排后,得出了一个“严重资不抵债”的结论,这无疑给破产重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为破产重整并不是让企业关门大吉、退出市场,而是通过国家强制介入的方式,帮助公司化解债务负担,实现对企业的挽救和重生。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陈峰

简单来说就是,破产重整的核心不在“破”,而在“立”,毕竟海航集团如果就这样退出市场的话,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在此背景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清理和资产处置程序后,海航集团终于完成了破产重组,在重组方案中,方大集团以410亿元的价格接受了海航集团的航空版块。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方大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破产重整后海航集团A股股票的简称,也在2022年由“ST海航”变更为“海航控股”。

对此有相关人士预测,重整完成后海航集团经营性历史欠款将得到全面清偿,账面也可保留充足现金。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海南航空

届时,海航集团不仅可以重夺全国第四大航空公司地位,还可以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主基地航司,充分享受自贸港的红利。

事实上,方大集团入主海航两年后,其业绩就得到了明显的回升,更是在2024年时出现了近5年来的首次经营盈利。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方威

对此,海航控股的控股股东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曾表示:

“2022年是新海航的整顿年,2023年是新海航的巩固年,而2024年将是新海航的大发展年。”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海航集团

由此可以看出,在方大集团入主海航控股后,海航控股似乎已开始逐渐摆脱了昔日的“阴影”。

昔日的海南航空已褪去锐意进取、意气风发的行业领跑者光环,如今更似经历市场淬炼后,正通过战略重塑探寻二次增长曲线的变革先锋。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陈峰

海航集团跌宕起伏的发展史,其巅峰时期展现的行业标杆实力与低谷时刻暴露的运营困境。

既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生动的商业案例范本,也让无数人深刻体会到了企业兴衰背后的时代机遇与命运变迁。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金融界 2025年02月19日 关于“海航控股:已于2025年1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的公告,将持续深耕主业经营”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01月30日 关于“史上最大破产重整!海航63家公司申请重整,违规占用巨额资金”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法人杂志 2021年02月03日 关于“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超七千亿债务怎么办?”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新京报 2021年09月13日 关于“方大系接手海航!6月曾300亿“突击”成立航空公司”的报道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超7000亿巨债后,公司“卖身”改名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 天天要闻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4月30日,兴银理财、光大理财、苏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披露2024年度报告,行业经营情况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部分理财公司净利润增速突破20%。经营数据亮眼从净利润指标来看,股份行理财公司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 天天要闻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消费主义陷阱如同隐形的漩涡,悄然吞噬着年轻人的财务健康与精神世界。它通过广告轰炸、社交媒体渲染、金融工具诱导,将“买买买”包装成生活意义的源泉。
衣食住行,哪些价格在上涨? - 天天要闻

衣食住行,哪些价格在上涨?

当前“衣食住行”价格普遍上涨,但涨幅因品类、区域而异,以下是具体分析:一、衣:成本驱动型上涨原材料涨价:棉花价格同比上涨20%-30%,涤纶等化纤原料涨幅超40%,导致服装成本增加。
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 天天要闻

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年轻人应通过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培养理性消费习惯、提升金融素养与批判性思维来抵御消费主义陷阱。以下为具体策略:一、认清消费主义洗脑的核心套路心理操控术价值观绑架:通过广告、影视剧将商品与“成功”“幸福”强行关联(如“爱她就买XX”),让你误
怎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低购物欲 - 天天要闻

怎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低购物欲

保持低购物欲需构建“心理-行为-环境”三重防御体系,以下为结合心理学实验、极简案例及数据的实操指南:一、认知重构:用延迟满足驯化多巴胺30天冷静期法则实施方式:将非必需品加入购物车或收藏夹,设置30天倒计时。若到期仍觉需要,再启动购买流程。
或是股神最后一次 - 天天要闻

或是股神最后一次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召开,巴菲特在会上宣布,年底交棒给接班人,所以,虽然巴菲特没说,但很可能这是巴菲特主持的最后一次参加股东大会,未来巴菲特不再是决策者,那么是否参与股东大会完全看巴菲特自己的意愿....
金价,大幅下跌! - 天天要闻

金价,大幅下跌!

“五一”假期期间,记者对黄金消费市场进行走访发现,随着国际金价高位回落,叠加节日促销,品牌首饰金报价普遍跌破千元/克大关,部分品牌首饰金报价重回“8字头”。资料图,图源:新华社金价回调Wind数据显示,近期,国际金价整体回落,COMEX黄金期货5月2日收报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点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
国际金价回落,有品牌金饰报价重返“8字头”,金价后市走势如何? - 天天要闻

国际金价回落,有品牌金饰报价重返“8字头”,金价后市走势如何?

每经编辑:毕陆名Wind数据显示,近期,国际金价整体回落,COMEX黄金期货5月2日收报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点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48%。受金价回落影响,品牌首饰金报价普遍跌破千元/克大关。其中,老庙黄金报价987元/克,六福珠宝、老凤祥、周六福、周大福报价998元/克。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五一”假期,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