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评级结果对比:2023年vs 2024年
前言
esg理念从早期基于宗教教义的道德观念融入于商业活动,到责任投资的兴起,再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面推广,最终形成目前的全面可持续金融实践。esg的概念于2004年获得高度关注,从2006年联合国成立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开始,esg投资逐渐获得全球的广泛认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流投资策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追求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也紧跟国际市场的esg发展趋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esg的发展。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一方面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保障以及基础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其在环境责任等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房地产行业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公司有责任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推动esg的发展。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的公司愈加重视绿色发展,将绿色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房地产行业esg实践的效果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基于2023年和2024年的评级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研究房地产行业整体esg水平的发展和变化。
esg评级结果对比
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通过对企业官网及巨潮资讯网等来源披露的esg相关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截至2024年8月15日,a股房地产行业主动披露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58家,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58家。(uccr)esg专项小组以此为样本,结合联洲信评esg评级模型及标准,对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两年的esg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esg信息仍以自愿披露为主,缺乏规范格式,部分公司披露的esg相关数据不完整,降低了esg相关议题讨论的可比性。以下评级结果是以上市公司披露的esg相关报告和公司年度报告等公开信息为数据来源,评级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联洲信评不对评级报告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评级结果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依据,仅作为基本参考。
总体评级结果对比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2023年、2024年发布esg报告的房地产公司中,获得aaa和aa评级的公司数量均为0;2024年esg评级结果主要分布在bbb、bb和b之间,2023年esg评级结果主要分布在bb、b和ccc之间。2024年获评a级的公司有6家,占比比2023年上升10.22%;2024年获评bbb级的公司有20家,占比比2023年上升32.76%;2024年获评bb级的公司有20家,占比比2023年上升5.17 %;2024年获评b级的公司有11家,占比比2023年下降32.75 %;2024年获评ccc级的公司有1家,占比比2023年下降13.8 %;2024年获评ccc级的公司数量为0,占比比2023年下降1.72%。可以看出,目前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esg治理的整体发展水平尚可,且2024年被评级的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esg治理的整体发展水平比2023年度有较大上升。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随着esg相关政策和指引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重视践行esg,esg的治理绩更好;上市公司更加重视esg报告披露的质量,esg披露的数据质量更好。
图1: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家)
图2: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总体分数对比
通过分析两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esg得分情况可知:
2024年esg总分的中位数为58.48,上四分位数为63.95,下四分位数为51.10,四分位差为12.85;2023年esg总分的中位数为44.83,上四分位数为52.64,下四分位数为41.73,四分位差为10.91。总体上2024年esg总分比2023年有较大上升。而e(环境)、s(社会)、g(公司治理)这三个子类的得分的中位数在2024年分别为39.24、53.72、78.71;在2023年则分别为20.85、54.30、71.41, 其中e(环境)的中位数上升非常明显,2024年同比上升了88.19%,而s(社会)维度的中位数两年的分数几乎持平。
图3:房地产行业esg得分中位数对比
进一步分析发现,受评的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中,2023年、2024年离散程度最高的议题为e(环境),四分位差分别为17.27(2023年)和32.49(2024年);2023年、2024年离散程度最低的议题为g(公司治理),四分位差分别为9.25(2023年)和11.19(2024年)。由此可以看出,近两年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s(社会)、g(公司治理)方面的治理水平相对比较完善,公司间治理水平差距也较小;而在e(环境)方面的建设公司间建设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进一步扩大的态势。未来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应更加关注e(环境)的建设,提高esg建设的整体效果。
图4:房地产行业esg得分四分位差对比
按省份分布评级结果对比
2023、2024年均出具esg报告的公司所在的12个省份或直辖市中,esg评级结果整体上升的有8个省市,占比66.67%;评级结果基本持平的有4个省市,占比33.33%。
图5:按省份分布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在评级上升的部分省份中,2024年上海市评级为a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8.33%,评级为b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58.33%,评级为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减少了55.31%;广东省评级为a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20.00%,评级为b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40.42%;2024年福建省评级为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50.00%,评级为ccc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减少了33.33%;浙江省评级为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40.00%,评级为ccc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减少了40.00%。
表1:部分评级上升省份情况(占比)
按公司规模评级结果对比
根据公司规模分析,发布esg报告的大型上市公司中,2024年评级为a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12.00%;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35.87%;级别在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0.34%;级别在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减少了33.19%;级别在ccc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减少了15.02%。整体上,大型上市公司2024年esg评级结果比2023年有所上升。
图6:大型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在发布esg报告的中型上市公司中,2024年评级结果为b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14.29%;级别在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49.35%;级别在b、ccc和cc级的公司占比均减少为0.00%。整体上,中型上市公司2024年esg评级结果比2023年有所上升。
图7:中型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按公司性质评级结果对比
根据公司性质分析,在发布esg相关报告的国有企业中,2024年评级为a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14.29%;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38.10%;评级结果为bb的公司与2023年基本持平;评级结果为b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减少了39.01%;评级结果为ccc和cc的公司占比均减少为0.00%。整体上,2024年国有企业的esg评级结果比2023年有所上升。
图8:国有企业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在发布esg报告的民营企业中,2024年评级结果为为bbb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10.42%;级别在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10.42%;评级结果为b的公司与2023年基本持平;评级结果为ccc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减少了22.92%。整体上,2024年民营企业的esg评级结果比2023年略有上升。
图9:民营企业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在发布esg报告的外资企业中,2024年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50.00%;评级结果为bb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增加了25.00%;级别在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3年减少了75.00%。整体上,2024年外资企业的esg评级结果比2023年有所上升。
图10:外资企业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总结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和2023年esg的整体表现,整体上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较2023年有较大提升。但e(环境)维度的表现略逊色,且公司间环境治理水平差距较大,未来仍需要加强相关投入,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
作者:联洲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