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5|张明:今年存量房贷利率可能再度下调25个基点

2025年01月03日08:33:03 财经 139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预见2025|张明:今年存量房贷利率可能再度下调25个基点 - 天天要闻

关于2025年的货币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明日前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意味着:

第一,央行可能进一步降准。2025年存款类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再下调两次,每次25个基点。考虑到目前部分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5.0%左右,而另一些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7%-8%,因此,2025年更可能采取非对称式的降准;

第二,央行可能进一步降息。2025年,1年期与5年期LPR利率可能再降低60个基点左右,分别达到2.5%与3.0%左右。央行将会通过调降OMO利率(尤其是7天逆回购利率)来促成LPR利率的调降;

第三,央行可能将存量房贷利率再度下调25个基点;

第四,央行可能继续实施较大规模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再贷款去影响商业银行,最终促成结构性目标的实现;

第五,央行可能加大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力度,适度放松一些宏观审慎监管指标的约束,以促成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

张明还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仍会定在5.0%左右。一是确保在2035年实现人均GDP在2020年基数上翻番的目标,要求该期间的GDP隐含增长率不低于4.6%(假定GDP增速等于人均GDP增速);二是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目标,有助于在目前信心与预期较为低迷背景下提振信心与预期;三是年度GDP增长目标是最重要的政策指挥棒,通过设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促进各有关部委调动各种资源来确保经济增长。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的“服软”背后:中美贸易战的最新变局与中国经济的韧性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的“服软”背后:中美贸易战的最新变局与中国经济的韧性

在全球贸易格局的风云变幻中,中美贸易战一直是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焦点。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NBC)节目采访时的一番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他表示“愿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因为当前的高关税已经让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贸易往来陷入僵局。这究竟是特朗普的权宜之计,还是中美...
最新,归属净利润最高的103强个股! - 天天要闻

最新,归属净利润最高的103强个股!

序股票名称最新价(元)成交量成交额换手率%归属净利润1工商银行7.01645万45.47亿0.24842亿2建设银行9.06224万20.38亿2.34834亿3农业银行5.42656万35.56亿0.21719亿4中国银行5.53311万
债务重组协议签署及股权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公告 - 天天要闻

债务重组协议签署及股权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公告

一、蒙草生态:喜获"绿色长城"建设入场券蒙草生态联合体,以2.04亿元中标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防沙治沙锁边工程,将在蒙甘边境筑起一道抵御黄沙的生态屏障,让"三北"防护林工程再添璀璨明珠。二、领湃科技:储能赛道再落关键一子旗下领湃储能与新疆科汇电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 天天要闻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4月30日,兴银理财、光大理财、苏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披露2024年度报告,行业经营情况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部分理财公司净利润增速突破20%。经营数据亮眼从净利润指标来看,股份行理财公司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 天天要闻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消费主义陷阱如同隐形的漩涡,悄然吞噬着年轻人的财务健康与精神世界。它通过广告轰炸、社交媒体渲染、金融工具诱导,将“买买买”包装成生活意义的源泉。
衣食住行,哪些价格在上涨? - 天天要闻

衣食住行,哪些价格在上涨?

当前“衣食住行”价格普遍上涨,但涨幅因品类、区域而异,以下是具体分析:一、衣:成本驱动型上涨原材料涨价:棉花价格同比上涨20%-30%,涤纶等化纤原料涨幅超40%,导致服装成本增加。
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 天天要闻

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年轻人应通过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培养理性消费习惯、提升金融素养与批判性思维来抵御消费主义陷阱。以下为具体策略:一、认清消费主义洗脑的核心套路心理操控术价值观绑架:通过广告、影视剧将商品与“成功”“幸福”强行关联(如“爱她就买XX”),让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