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5 年的大幕缓缓拉开,银行与保险行业迅速进入了开门红的激烈角逐之中,双方都使出浑身解数,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拔得头筹,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一场惊心动魄的市场抢夺战就此打响。
银行的攻势
银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率先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与2024前几个月不同,12月以来,多家银行调高了存款利率。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在 2025 年开门红活动中,不仅大幅提高了定期存款利率,还针对新客户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新客户存入一定金额的定期存款,除了享受比以往高的利率外,还能获得银行赠送的精美礼品,如高端品牌的智能家电等,从物质层面极大地刺激了客户的储蓄欲望。
同时,招商银行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客户答谢会。在一场主题为 “感恩同行,财富相伴” 的答谢会上,银行邀请了专业的金融分析师为客户深入浅出地讲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理财策略,重点突出了银行存款产品在资金保值增值方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现场还设置了互动抽奖环节,奖品包括豪华境外游、平板电脑等,让客户在获取金融知识的同时,感受到银行的诚意与关怀,从而有效增强了客户粘性,吸引了大量新老客户将资金存入银行。
众多中小银行更是不甘落后,充分发挥全员营销优势,上街入户,不亦说乎。山西平顺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全员特长,深入剖析市场态势,以“旺季营销大走访”活动为契机,精准锚定营销对象,主动与辖内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搭建沟通桥梁,积极开展无缝对接。同时,将目光聚焦于社区居民、返乡创业人员、专业市场经营户等多元化客户群体,通过网格走访营销,达到全覆盖。
各银行将存量客户作为开门红营销的“稳固基石”,开展存量客户认领制,确保户户到人,通过电话营销,厅堂邀约等活动拉近与客户距离,做好客户分类,保障存量客户效益持续上升;将暂未合作或黏性较低的客群作为开拓营销的“潜力蓝海”,对照营销目标,上下联动,力争实现首季客户数量和业务质效的快速提升。
如今,银行还充分利用其数字化平台优势,通过手机银行 APP 推出专属的线上理财产品。这些产品一般具有起购金额低、收益稳健、操作便捷等特点,针对开门红活动,有的设置了额外的红包奖励,以吸引众多年轻客户和小额投资者,有的将理财产品到期时间设定在开门红日,方便客户将资金转化为储蓄存款,既提前锁定资金,又进一步拓宽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
保险行业的反击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旳开门红是“最冷开门红”。大环境的影响,保险业稳中求变,面对银行的强劲攻势,保险行业也迅速做出了反击。通过积极调整策略、加大创新力度等举措,在销售业绩、风险管理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多家险企销售业绩显著提升。
目前,寿险市场上2025年“开门红”产品的特点均采用固定+分红的产品设计,固定部分为客户资产构筑安全防线,有效抵御市场波动,更通过分红共享机制,帮助客户捕捉市场红利机遇。此外,灵活的领取方式、第二投保人功能及丰富的健康增值服务,满足了客户对于个性化财富管理的需求。
与以往保险公司主推趸交保费百万级的挂钩康养社区入住资格的产品不同,这一次,华泰人寿推出了“盛世典藏年金保险(分红型)”。该款产品为被保险人提供了“乐享·臻心财富健康”增值服务,包括全国高端齿科服务、专属家庭私人医生服务、快速响应的住院加急服务、专业医疗团队的院后远程康复指导、全球医疗资源对接、三甲医院知名专家的一对一深度诊疗、就医陪诊等,以期更能适应中国老龄人群旳家庭需求。
该产品的案例显示,华先生作为一位40岁企业高管,手头存下部分闲置资金,但当前缺少稳健的财富管理渠道,考虑到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华先生决定投保华泰人寿“盛世典藏年金保险(分红型)”,每年交纳50万元保费,交费期为5年,为财富保值增值。投保人选择从60周岁起,每月领取生存金,为退休生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在含红利利益演示下,华先生的保单在第7个保单年度的现金价值+累积红利,就超过累计所交保险费;此外,华先生还可通过搭配华泰人寿“金尊宝3.0终身寿险(万能型)”,将红利及生存保险金转入万能,实现财富的二次增值。
虽然储蓄类保险产品依旧是2025年的主力产品,但是保障型产品新业务价值更高,在2025年的开门红中,保障型产品也加入了备战。中国人寿保险在 2025 年开门红之际,推出了一款创新性的重疾险产品,该产品不仅保障范围广泛,涵盖了多种高发疾病,而且赔付比例远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同时,为了吸引客户,中国人寿在产品定价上进行了优化,使得保费相较于之前的同类产品有所降低,性价比大幅提升。
激烈交锋中的市场博弈
在这场市场抢夺战中,银行和保险行业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双方的交锋也愈发激烈。银行试图通过提高利率和多样化的礼品回馈来吸引客户的短期资金,而保险行业则凭借专业的保障产品和长期的财富规划理念,努力挖掘客户的长期资金需求。
例如,一位原本打算在银行存入一笔长期定期存款的客户,在参加了中国人寿的客户答谢会后,被重疾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所打动,最终将部分资金用于购买保险,为家庭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风险保障防线。而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对保险产品有一定兴趣的客户,在银行高利率存款和礼品的诱惑下,选择将资金暂时存入银行,以获取短期的稳定收益。
然而,这种激烈的竞争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银行在提高利率和赠送礼品时,需要谨慎平衡成本与收益,存款利率不断下滑、贷款需求不足的市场环境以及监管强调“平滑信贷投放月度波动”,都是银行业不容逃避旳息差收窄、负债成本压力增大、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现实问题。
保险行业在产品创新和营销过程中,也需要确保产品的可持续性和信息的透明度,防止因过度追求市场份额而引发销售误导等不良现象,损害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声誉。
展望 2025 年开门红后续的战局发展,银行与保险行业的竞争必将持续升温,进入白热化阶段。无疑,双方的策略调整和服务优化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银行需要在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保险行业则要进一步深化产品创新,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增强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无论结果如何,银行与保险行业都将共同推动金融市场向更加多元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优质、高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促进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