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黄金价格有所调整,伦敦金从2789.9美元/盎司的高位下跌至2633美元/盎司。究其原因与两点有关。
一是地区冲突可能迎来转机。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让俄乌战争看到了结束的曙光,川普当选前便高调表示有能力让双方停火,而且最快只要24个小时。鉴于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私交还不错,他可能并不是在吹牛,不打仗意味着黄金的避险属性下降,市场对黄金的需求下降。
二是各国央行暂缓了增持黄金的速度。
本轮金价上涨与新兴经济体央行大举增持有关,尤其是中国央行。2022年11月中国开始增持黄金,当月净买入103万盎司。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从2022年11月至2024年4月,“央妈”累计增持1016万盎司黄金,黄金储备量增长16.2%。
不过,从2024年5月开始中国暂停增持储备黄金的脚步,并且连续6个月没有买入1盎司黄金。
就在黄金投资者们举棋不定的时候,央行带来了好消息。根据外汇管理局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我国拥有储备黄金7296万盎司,相比2024年10月的7280万盎司多了16万盎司。
换言之,在停止增持黄金半年后中国央行重新开始净买入储备黄金,也许将开启新一轮的连续增持之路。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中国持有的黄金价值相比上月反而变少了。2024年10月末的7280万盎司黄金价值1990.55亿美元,2024年11月末的7296万盎司“缩水”至1934.31万盎司。这意味着我国的储备黄金总量虽然增加了16万盎司,但总价值却少了56.24亿美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其实在开头已经提到了,即是黄金价格下跌所致。这就好比炒股时虽然加仓了,但股价大幅下降,持仓市值反而相较于之前变少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2024年11月,伦敦金价格从2743.8美元/盎司跌至2650.3美元/盎司,下降幅度为3.4%。单价下跌不仅完全抵消了中国11月增持的16万盎司黄金带来的市值增加,还“扯了后腿”。
那么央行的这笔交易做亏了吗?我觉得并非如此,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投资收益角度来说,11月金价确实在连涨四个月后收了一根不小的阴线,但这并不表示黄金价格已经到头了。这两天中东那边突然又“爆了一颗雷”,叙利亚反政府军极有可能攻下大马士革建立新的政权。
全球局势越来越乱,地区冲突愈发激烈,黄金的避险属性也许会因突如其来的叙利亚内战而重新突出。
另一方面,从丰富国家储备的角度来看,任何时候加仓储备黄金都不会亏。
黄金的价值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几千年来这玩意一直是财富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做到这点,多储备点黄金总不会错。
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总额为3.27万亿美元,有近8000亿美元的美债,黄金储备却不到2000亿美元。在我看来,咱们手里的黄金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应该将更多的美元、欧元转换为黄金,以平衡不同类型的储备,丰富储备的多元性。
最后,还是讲讲黄金投资方面的事情。
虽然我强烈支持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而且是不管价格高低都要增持,直至黄金在我国储备中的占比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我却并不太建议普通人将大量资金配置在黄金上。
一来现在的金价即便还有些上升的空间,但已经在较高位置了,市场上有替代品,如债券基金等。
二来黄金属于大宗商品,这玩意是有投资门槛的,主要是机构在玩,没啥投资能力的普通人已有不慎可能就被机构“割了”。
当然,如果您拥有大量闲置基金,实在没有好的投资标的,那么可以配置一部分在黄金里作为超长期品种。注意,我说的超长期指的是至少10年以上不减仓,不是像炒股票那样频繁进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