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理想汽车股票跌跌不休,除了与欧美高筑贸易壁垒导致中国汽车板块普跌的外因,也有市场格局变迁,盈利趋势恶化的内因。
○在价格战内卷及车型下沉中,理想汽车单车均价持续降低,为了扭转自去年以来的营业费用上升过快,毛利跟不上的趋势,理想今年2季度开始裁员,从人员薪酬成本开始节约营业支出,提升利润率。
○基于理想汽车今年1季报等过往公开信息,我们来做一些颇有价值的财务预测,
估算理想汽车今年2季度:营收、毛利率、营业利润及净利润,探寻理想的“盈利底”
一季度营业利润亏损原因回溯
一季度理想营收与毛利润上升的幅度放缓至36%至37%的同时,运营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去年大幅上升至64%至80%(相关人员工资也一样同比去年一季度大幅上升)
导致今年一季度营业毛利润为52.84亿元,营业费用确是58.98亿元,进而导致营业利润为-6.13亿元
依靠“持续经营特殊性项目”(主要为账面闲置现金的理财投资及存款利息收益)12.89亿元,才使得净利润由负转正为5.91亿元。
我们可以假设二季度理财利息收益这方面仍然贡献10亿元利润(理想汽车这账面近1000亿元的账面现金类资产,其中550亿元来自于供应商未付货款,因此说理想一季度利润转负为正的功臣是优秀的中国电动车供应链。)如下图
一季度理想营业利润下滑的主因是营业成本的上升速度大幅高于毛利润升幅:营收与毛利润上升的幅度放缓至36%至37%的同时,运营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去年大幅上升至64%至80%。
而上述营业费用与毛利的错位,在二季度仍然难以扭转。
如上图:理想去年2季度收入是286.53亿元,毛利润62.35亿元,SGA才23亿元,研发费用24亿元,所以营业利润达16.26亿元,那么今年二季度情况如何呢?
1.收入预测,理想官方指引是299亿元至311亿元,取中间值,2季度营收为305亿元(同比增5%)
2.由于竞争惨烈,4月份理想有个1.8万至3万的官降(售价降幅最高达9%),虽然上游成本有下降趋势,但是预计不能覆盖9%的降价幅度。
随着下沉车型L6占比越来越高,且L6主打的20多万元区间SUV竞品繁多,前有问界M7(优惠后实际价格已经下沉到23万起步了)、还有价格更加便宜的零跑c11及深蓝,后有岚图、星纪元、长城等实力选手!面对竞争压力很容易再出现降价促销,理想的单车均价从此走向了下降通道,与车价一起下降的,还有毛利率。
3.毛利率:1季度为20.61%,2季度预计低于1季度,低多少呢,下文我们再做敏感性分析
4.再看SGA与研发费用,这次裁员按照5600人算的话,按照平均38万年薪,由于裁员不是在季度初,且有额外补偿费用,估计2季度环比一季度节约的人员费用约为3亿元
5.估计2季度营业费用(销售管理运营研发)为60-3=57亿元。
上文已预计毛利率同比下滑,下文看具体的毛利率对应的利润,
情况1:假设今年二季度毛利率为20%(概率较低),那么二季度毛利润为61亿元,营业利润为61-57=4亿元
情况2:假设今年二季度毛利率为17%(概率中等),那么二季度毛利润为51.85亿元,营业利润为51.85-57=-5.15亿元,加上10亿利息后,净利润利润仍为正。
情况3:假设今年二季度毛利率为15%(概率中等),那么二季度毛利润为45.75亿元,营业利润为45.75-57=-11.25亿元
【预亏警告】由于上述原因,及二季度L6占比提升,车单价下降毛利率也会走低,如果二季度毛利率只有15%,则营业利润为-11.25亿元,即使加上10亿元的理财投资利息收益,理想也会在二季度出现近两年来罕见的净利润亏损。
综上,二季度理想净利润是否会结束盈利转亏,是目前悬在理想股价市值头顶上的剑。目前是否已经充分price in好尚未可知。
答案是:营收与毛利润上升的幅度,至少要比销售管理运营研发费用上升幅度要大时,则“盈利底”出现。
因此在4季度旺季,理想大概率还是能把营收干到400多亿,在接下来没有新品,且价格带竞品竞争继续恶化的大环境下,若理想4季度能够维持15%以上毛利率,那么营业利润就是正的,加上约10亿元左右理财利息收入兜底,因此若二季度理想净利润转为亏损,4季度净利润可能再次扭亏为盈。
3季度能不能提前扭亏为盈呢?不确定性较大!
注:所有假设与分析含主观成分,仅供大家讨论与跟踪,独立思考,切勿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