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发布司法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典型案例

2024年05月15日19:32:34 财经 7166

广东高院发布司法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典型案例 - 天天要闻

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曾洁赟 徐华磊 赵莎莎 5月15日是第六个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司法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典型案例。

案例内容涉及证券、期货、基金等多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包括依法准确认定实控人为证券欺诈第一责任主体、限售期内以代持方式转让股票合同无效、证券从业人员“代客炒股”行为无效、期货从业者的义务和责任认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中介机构的信义义务认定等新类型问题。

其中,何某诉赵某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是新证券虚假陈述赔偿司法解释实施以来的首例民事案件判决“追首恶”案例,彰显震慑“关键少数”的立法精神和司法裁判理念。

在赵某与周某、饶某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定定增股票持股股东通过转让和代持协议规避限售期的行为无效。

在李某伟与私募基金公司等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中,法院对投资顾问借用私募基金公司经营资质规避监管的行为予以否定,判定投资顾问对投资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近年来,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积极推动构建规范化投融资市场秩序,2023年至今年4月,全省法院共审结涉证券、期货、金融理财类纠纷一审案件6623件,涉及标的121.57亿元,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司法服务和保障。

【典型案例】

依法认定实控人作为第一责任主体

新司法解释实施后首例“追首恶”案例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上市公司控制的子公司虚构销售和采购业绩,组织、指使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在年度报告中虚增营收和利润,实际控制人应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对投资者证券交易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2017年4月18日,某上市公司发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2019年1月18日,上市公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的公告》,称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公告发布当日,上市公司股价下跌3.65%;2019年1月21日下跌2.37%;1月22日下跌5.10%;1月23日上涨0.51%;1月24日下跌9.92%;1月25日下跌8.76%;1月28日下跌5.26%。7个交易日内的跌幅达到28.5%。

2020年9月16日,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上市公司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为完成业绩指标,虚构其所控制的子公司销售和采购交易。

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半年度报告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存在虚假记载。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赵某知悉、授意、指挥上市公司实施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时任副总经理杨某、曹某分管采购、销售、财务工作,组织、直接参与虚构销售交易,是违法行为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

何某在上述虚假陈述行为实施后至揭露前购买该上市公司股票,因上述虚假陈述行为造成其持有的该公司股票价值贬损,故要求赵某赔偿其投资损失,上市公司等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裁判结果】

构成证券欺诈侵权

董事长系造成投资者损失的“首恶”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的事实,案涉上市公司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间,连续三年在年度报告上虚假记载,构成证券欺诈侵权。

赵某系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裁,知悉、授意、指挥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组织、指使发行人实施虚假陈述,致使何某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系造成投资者损失的“首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赵某应对何某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受实际控制人的控制、实施虚假陈述行为致使何某投资损失,应当对赵某的前述赔偿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因本案虚假陈述侵权行为系实际控制人赵某组织和指使上市公司而实施,上市公司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依法向实际控制人赵某追偿。故判决赵某向何某赔偿损失,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法官释法】

自我国1998年首次证券立法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以发行人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制度。

发行人作为第一责任主体承担无过错责任,体现优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立法理念,但可能使证券违法行为出现“大股东犯错、小股东买单”的结果,对中小股东造成二次伤害。

近年来,针对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实施证券欺诈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的局面,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要“追首恶”,要管住“关键少数”。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条确立了“追首恶”的司法追责依据,契合了侵权行为人是第一责任人的侵权法理念,回应了监管政策,意义重大。

追究证券欺诈行为的主谋和首要分子,让躲在上市公司背后的实际违法者得到惩罚,真正起到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的作用。

认定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承担首要责任,能够提高实际违法者的违法违规成本,震慑“关键少数”。

同时,本案上市公司已多次被申请破产重整,陷入债务危机,判令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

本案是新证券虚假陈述赔偿司法解释实施以来全国首例判决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作为第一责任主体的案例,是“追首恶”的监管理念在民事责任领域的有益探索。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和违法者惩戒机制的日益完善,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只有诚信守法经营,方能行稳致远。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5.5%,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 天天要闻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5.5%,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7月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从7个方面介绍总体情况: 郑栅洁。图/国新网 第一,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
中央政府将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 天天要闻

中央政府将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财政部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9日发布联合公告,宣布中央政府将于今年7月16日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公告称,此次发行是中央政府连续第四年在澳门发行人民币国债,单次发行规模稳步增加,有....
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 天天要闻

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据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嘉”)于2025年7月9日正式以“259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在本次IPO中总计1.614亿股H股(鉴于投资者认购火爆,故行使15%的超额配售权),募资总额为27.1162亿港元,是迄今为...
刚刚,沪指重回3500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 天天要闻

刚刚,沪指重回3500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今日股市迎来振奋时刻!7月9日,据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股指持续走强,沪指强势重回3500点,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的新高,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也实现了小幅增长,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取得投资收益怎么申报企业所得税? - 天天要闻

取得投资收益怎么申报企业所得税?

取得投资收益怎么申报企业所得税?一文讲清楚!许多企业财务人员常常对取得投资收益如何申报企业所得税感到困惑:是否符合免税条件?是否需要申报纳税?在企业所得税预缴与汇算清缴时,又该如何准确填写申报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玄武的100个品牌面孔|没有江,没有海,玄武哪儿来的港? - 天天要闻

玄武的100个品牌面孔|没有江,没有海,玄武哪儿来的港?

玄武区是南京的中心城区。这里,底蕴深厚,文脉悠长。历史与现代在这里相遇,传统与创新在这里相融。百花齐放的玄武品牌里,藏着南京的底气和故事。7月9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扎根在玄武的好品牌——江苏国际数据港。没有大海,没有河湖,没有码头,也可以建港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量将超过35万亿元,超世界排名第3国家总量 - 天天要闻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量将超过35万亿元,超世界排名第3国家总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7月9日举行首场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郑栅洁在会上表示,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也就是排名前3经济大省2024年的总量,超过长三角地区的总量,也超过世界排名第...
国投中鲁推蛇吞象式重组连收两涨停 净利两年降68%跨界并购143亿资产谋变 - 天天要闻

国投中鲁推蛇吞象式重组连收两涨停 净利两年降68%跨界并购143亿资产谋变

长江商报消息 老牌果汁加工企业国投中鲁(600962.SH)将跨界进军电子信息产业。日前,国投中鲁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院”)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电子院是我国电子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以及先进电子制造产业化综合服务商,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