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监管力度升级,拟上市企业“无路可走”?

2024年04月21日17:25:32 财经 1228

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IPO市场生态已发生重大变化。

自2023年下半年A股市场IPO节奏阶段性收紧开始,企业发行上市的准入标准便越发严格。近期,沪、深、北三大交易所IPO“中止”数量大幅增加,其中,诸多企业是由于招股书等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重新补充提交。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8日,三大交易所处于“中止”状态的IPO排队企业数量已达到458家。

这是否意味着拟上市企业“无路可走”呢?

IPO监管力度升级,拟上市企业“无路可走”? - 天天要闻

IPO监管力度升级

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筑牢资本市场“第一道防线”,是去年8月证监会基于市场形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安排。自此以后,IPO监管力度逐渐升级。

4月18日,据界面新闻报道,从多家券商处获悉,有地方证监局要求IPO辅导企业及其“关键少数”签署《提高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承诺书》。包括要求IPO辅导企业承诺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树立正确的“上市观”,不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等。

实际上,为从严监管IPO,自今年3月以来证监会多措并举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其中明确地方证监局要发挥好“桥头堡”作用,扎实履行好辅导监管和现场检查职责,推动发行监管条线有机联动。

上述承诺内容基本与3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内容一致,体现出地方证监局要求IPO辅导企业贯彻落实《意见》的决心。

《意见》提出,要同步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现场检查力度,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比例,形成充分发现、有效查实、严肃处置的监管链条,有力震慑财务造假。证监会介绍,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此外,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次出台的意见共9个部分,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IPO监管力度升级,拟上市企业“无路可走”? - 天天要闻

IPO监管力度升级,拟上市企业“无路可走”?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国九条”指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提高发行上市辅导质效,扩大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明确上市时要披露分红政策。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从严监管分拆上市。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

对于计划在A股申报上市的IPO企业来说,当前征求意见稿已明晰未来的上市标准。对已经在交易所排队审核的IPO企业何去何从,交易所也明确了过渡期安排。

同日,沪深北交易所就《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股票发行上市规则》等具体业务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涉及提高上市条件、严格退市标准等方面。

“绕道”港股或增加

短期来看,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有利于减少过度融资导致的资金分散,避免市场指数持续下行,是落实“活跃资本市场”的举措。

长远来看,随着IPO监管加强,市场生态将出现积极变化,拟IPO企业质量有望提升,各板块特色将更加鲜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基础夯实。与此同时,投资者信心和参与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市场活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不过,防止企业“带病闯关”,也导致A股的新股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2024年,新股申报、上会、申购、上市数量都大幅下滑。

上交所企业上市服务信息显示,截至4月14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今年新增申报企业仍为2家,且均为北交所;各板块在审企业共578家,较前一周统计时减少14家;已公布终止审查企业112家,较前一周统计时增加10家。今年以来,上市企业35家,融资合计263.24亿元。经计算,与去年相似时段对比,分别同比减少52家,融资额同比下滑72.85%。

此外,今年至今,沪深两大交易所尚未受理任何新的IPO申请,这一罕见现象表明监管部门对上市企业的审查力度空前加强,对申报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两个月间,沪深交易所及北交所并未举行任何形式的上会审议,意味着IPO流程实际上处于暂时冻结状态。在此背景下,大量原本计划上市的企业选择了主动撤回其IPO申请材料,据统计已有近百家企业退出了IPO排队序列,此举无疑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新监管环境下成功上市难度加大的预期。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拟上市企业“无路可走”呢?并非如此。

4月19日,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其中提到,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健全全链条“绿色通道”机制;支持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发展。提高北交所市场准入包容度,大力吸引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发挥发行监管条线合力,持续提升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等。

而且,目前IPO市场人气尚在。比如,A股2024年第一季度募资额最大的永兴股份,专注于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募资金额为24.3亿元。港股市场方面,速腾聚创,一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环境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以7.88亿港元的IPO募资额位居榜首。而美股上市的路特斯则,以约8.8亿美元的募资额成为当季募资额最高的国内公司。

尤其是港股市场,似乎正迎来“暖春行情”。前有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扎堆递表,争夺“茶饮第二股”,后有估值630亿元的自动驾驶独角兽地平线递交招股书,意图将今年“港股最大IPO”收入囊中,此外,货拉拉、喜马拉雅、梦金园、纵目科技等都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

IPO监管力度升级,拟上市企业“无路可走”?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港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4月19日发文,明确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据介绍,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发布实施一年来,已有72家企业完成赴港首次公开发行备案,赴港上市融资渠道畅通。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金价暴跌!金饰价格全线跌破1000元 - 天天要闻

金价暴跌!金饰价格全线跌破1000元

16日国际油价上涨全周累计上涨超2%原油期货市场方面,交易员们仍在关注美伊核谈判的最新进展。有消息人士称,谈判双方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一消息部分缓解了市场对于原油供应可能增加的担忧情绪,国际油价周五止跌反弹,美油期货和布油期货主力合约价
八百块的鸿蒙新机,华为和苹果这一刻合体! - 天天要闻

八百块的鸿蒙新机,华为和苹果这一刻合体!

如果是老机友,应该对华为手机这几年的艰辛历程不陌生。在2019年中,华为突然遭到了来自美国的极限打压,这种打压是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不仅迅速的断掉了原本已经逐渐和高通处理器追平的麒麟处理器,让麒麟9000成为"绝唱",系统上也不再授权GMS
中国国际证券战略入股极度证券,开启全球市场数字化布局新时代 - 天天要闻

中国国际证券战略入股极度证券,开启全球市场数字化布局新时代

(2025 年 5 月 16日,香港)中国国际证券(CIS)今日宣布完成对全球领先金融科技平台极度证券(JD Trader)的战略投资(控股比例约55%),此次合作将整合双方在传统金融与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构建覆盖AI、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运用的金融交易生态,标志着中国国际证券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战略上迈出关键一步。 强强...
这一巨头突发!股价已大跌近60%… - 天天要闻

这一巨头突发!股价已大跌近60%…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周内”单方面向多个贸易伙伴发送函件,确定新的关税税率,以取代正式贸易谈判。这一表态使投资者期待关税政策尽快明朗化。此外,在消化了近两天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后,市场预期今年美联储还将降息两
天价离婚!她分走近3亿元 - 天天要闻

天价离婚!她分走近3亿元

5月16日,金圆股份披露其实际控制人之一离婚财产分割的最新进展,赵辉已将其直接持有的8.505%公司股份转让给前妻潘颖。如按5月16日4.34元/股的收盘价测算,目前潘颖已获得的股份对应市值约2.87亿元。
10户中央企业11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 天天要闻

10户中央企业11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国资委网站截图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徐鸿任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免去其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职务,不再担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钟吉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