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午后,CXO(医药研发服务)概念突发跳水,一众CXO企业也跟着下跌。其中,市值超2000亿的药明康德A股闪崩跌停、港股药明康德一度跌超30%;“药明系”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药明生物也一度大跌24.33%;康龙化成A股跌12.94%,泰格医药A股跌超10.13%;此外,凯莱英、美迪西、昭衍新药、博腾股份等悉数跟跌。
“市界”注意到,当日消息面上,国内方面并无明显利空,相反板块基本面、政策面均向好。国信证券研报显示,医药行业在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的占比60%,其中增速在100%以上的企业占比6.6%。
而大跌的“罪魁祸首”或指向一份国外法案。
不过,药明生物CEO陈智胜迅速回应称:这只是一个议员的提议,到变成法律是极小概率事件,而且要几年时间。会尽快公告澄清一下。
陈智胜的澄清算是暂时稳住了“药明系”的股价。截止1月26日港股收盘,药明康德跌幅回弹近15个百分点,药明生物的跌幅也收窄。
“药明系”公司作为前两年“吃药喝酒”行情的受益者,过去曾是不少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例如被股民称为“医药女神”的葛兰,旗下就有包括中欧医疗创新、中欧医疗健康等多只产品重仓了“药明系”。不过,葛兰在去年四季度对医药研发服务(CXO)类股票进行了减仓,受到的损伤有所减弱。
中欧医疗健康2023年四季报显示,葛兰加仓了创新药类股票,而对医药研发服务类股票,例如药明康德,则进行了减仓,其中中欧医疗健康减仓291万股,中欧医疗创新减仓77万股。
“市界”注意到,在2023年三季度,葛兰旗下的中欧医疗创新、中欧医疗健康2只基金,就已经分别减持药明康德126万股、207万股。葛兰之外,交银基金的交银优势行业、交银阿尔法等5只基金也在去年3季度对药明康德进行了减仓,根据Wind信息,这5只产品累计减仓510万股。
虽然葛兰对药明康德进行了减仓,但截至2023年年底,药明康德仍是葛兰旗下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占其整体基金净值的9.3%。
看得出,葛兰对医药研发服务类股票是“又爱又恨”,但仍看好创新药的前景。“长期以来,创新药及其产业链是我们投资关注的重要主线之一。经过多年的洗礼,国内创新药企整体仍保持较高的研发强度,临床试验新药申请数量仍在增加,同时各家企业的研发管线布局已经更加理性。基于研发人员众多、平台基础及配套设施完备、产业链布局完整的红利,我国创新药的跟进速度具备一定优势,部分细分领域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的周期推进效率领先全球。”中欧医疗健康2023年四季报显示。
葛兰认为,在2024年一季度,全球投融资环境有望在加息周期后逐步恢复,国内政策端或保持平稳,行业对合规化影响的认知会更加清晰。“尽管不同子板块间的基数有所不同,但我们认为医药行业整体仍将保持稳健增长的趋势,优秀企业长期增长的驱动力并未出现重大变化。”
作者 | 路春锋
编辑 | 韩忠强
运营 | 刘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