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芯片、AI、新能源领域采取的限制措施,无非是想继续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但这很大概率会适得其反。
近日,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则表示美国的做法会导致中国芯片的最终崛起,他的理由有哪些呢?
就在几乎同时,美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国的各项措施实施效果明显,美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这两件事又有何深层关联?
上月底,我们了解到美国商务部已经开始对其国内的半导体产业以及国防部门的供应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力求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整来最大程度地消弭因中国所带来的潜在国家安全风险。
回溯过往,中国近几年来在芯片、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使人惊叹,然而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关税以及进口限制,以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不受影响。
最新的消息是,新年伊始之际,美国颁布了新的电池购买规定,这一举措使得全球许多跨国汽车制造商失去了最高可达7500美元的税收减免资格。
美国决策者的初衷是把中国新能源电池的整个产业链排除在这些优惠政策之外,可见他们对于防止中国企业崛起和获取市场优势的紧张心情。
然而,这并不仅仅涉及到有关贸易问题的争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给美国带来了重大挑战,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性技术领域。
回顾过去的十年,即使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征收高额关税,甚至禁止向中国出售先进芯片的方法来限制中国的科技进步,我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仍然被外界高度看好,同时科技领域的突破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因此,虽然面临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压力,我们坚决坚持自主创新道路,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开放,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美国纽约大学的著名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被授予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项。在接受采访时,他表达了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乐观态度。
尽管受到诸多挑战,例如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以及实施芯片出口禁令,然而萨金特先生坚信中国具备抵御风险并实现科技突破的实力。
他认为美国实行的芯片战是错误的,他表示给中国10年,中国就再不会依赖美国的芯片技术,而是拥有非常先进和快速的芯片。
这些芯片的技术甚至可能超过美国,并且拥有不同的产品架构。
那么一个诺奖得主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什么原因呢?
他的理由说出来很简单,就是人才。
他认为中国拥有大量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超过其他国家的工程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只要给中国足够的时间,一切都不是问题。
不仅是在芯片领域,他还在自由贸易方面,对现任总统拜登和他的前任特朗普,提出了批评,她明确表示支持自由贸易。
不应该加征所谓的关税,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支持当局的这一做法,加征关税已经伤害了所有人,包括美国在内。
而受益的,都是那些不希望竞争的企业,比如美国的钢铁企业,这样短期看虽然美国获利,但长期看,这人为限制全球自由经济竞争的活力,会进一步的加快全球包括美国经济的衰退。
他的观点可以说是符合经济学逻辑的,但几乎就在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1月6号却宣布,美国经济已经实现了长期追求的软着陆。
他还表示美国的高通胀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经济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放缓,她的理由主要是美国12月的非农就业人口数据。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12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1.6万人,强于市场预期的17万人,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增幅,表明在美联储试图放缓经济增长之际,劳动力市场仍比预期强劲。
那么,非农就业人口为何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数据呢?
非农就业人口是指在农业以外的行业从事有偿工作的美国公民。这个指标是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反映,因为它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医疗保健、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就业情况。
非农就业人口的变化对于评估美国经济的增长和衰退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行业通常比农业更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变化。
非农就业人口的计算基于家庭调查,即通过询问家庭成员是否有工作以及他们从事的行业来确定。
这个数据是由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每月收集和发布的,通常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发布。
非农就业人口的变化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如果非农就业人口增加,通常意味着经济正在增长,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支出可能会增加,这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相反,如果非农就业人口减少,则可能表明经济正在衰退或放缓,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和消费支出减少。
此外,非农就业人口的变化还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美联储的官员会密切关注这个数据,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利率来刺激或减缓经济增长。
如果非农就业人口持续增长,美联储可能会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相反,如果非农就业人口下降,美联储可能会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那是否真的如耶伦所言,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呢?非也。
为何?
因为经济的强劲增长,是建立在美国债台高驻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像一个人,一年收入10万元,开支却要15万,还欠着340万外债,你说他软着陆,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另外,美国的通货膨胀仍维持在3%以上,这和鲍威尔提出的长期2%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通胀如果长期维持下去,极有可能会反弹。
因为耶伦自欺欺人式的经济强劲,无非是要为降息铺平道路,而拜登当局自然希望降息,以赢得今年的大选。
其实这进一步削弱美联储和美财政部的信用,随着美国债务上限的提高,美债长期被抛弃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正如诺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说的那样,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和芯片出口禁令来限制中国科技进步,但他看好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美国破坏自由贸易的做法,长期必然损害自己的利益,你们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和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