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
这场会议的信息量很大,当中有不少新提法,比如“五个必须”,比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而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重点任务,会议的具体部署传递了鲜明的积极信号,更传递了信心和底气。
针对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会议提出12个字的工作要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比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难看出,今年会议在“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进”和“立”,体现了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深切考量。

图/视觉中国
先看“稳中求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针对经济工作作出新的完善。今年“稳中求进”的提法延续了以往的政策预期,本身就充分体现了“稳”字的意义和价值。而具体拆解“稳”字的内涵,包括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增速、稳定物价水平、稳定社会大局、稳定未来预期等层面。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形势越是复杂多变,越要坚持稳中求进,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稳定增长。
辩证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的同时,还要坚持以进促稳。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实现“稳”和“进”的良性互动。从会议的具体工作部署也能够看到,无论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还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无论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还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进一步“加速度”。如此,就为实现“进”的目标不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也为“稳”的大局注入了更多的动力源和信心源。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先立后破。“先立后破”并不是新提法,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提出,“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先立后破,体现的是谋定后动、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在具体的经济工作中,应该“立”什么、“破”什么,其底层逻辑是对风险的重视。从长远来看,我们要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的经济拉动能力立起来,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处于衰退阶段的行业则要破掉,但在“破”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时度效,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对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尤为重要。
总体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当务之急恰恰是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在这一大背景下看“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12个字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明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各地各部门更加需要完整、准确、全面将中央精神落到实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齐 王隽杰
校对 | 朱艾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