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三十年(八)周期周期周期

2023年10月05日09:16:05 财经 1898

原创:温志宏(珠江会执行会长、经济学博士)

现在正值中秋国庆假期,古人说“月有阴晴圆缺”,讲的就是“周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讲的也是“周期”。对于我国三十年的市场经济来说,已经历或将经历怎样的周期呢?

1、前三十年的经济周期

图1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的三十年(1993-2022)经济增速数据,其特征是:

(1)从30年的大周期看,经济增速呈趋势性下行。前20年,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都在8%以上;后10年,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都在8%以下。说明粗放式的高速增长已不可持续。

(2)前十五年(1993-2007),经济增长速度经历了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明显周期。2007年的经济增速14.2%为三十年来的最高值,而1998-1999年的低点是受到了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

(3)后十五年(2008-2022),从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增速减缓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几乎是一路单边下行至今。4万亿的刺激,以及一年比一年巨大的货币流通量,只是吹大了房地产泡沫,并没有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俄乌冲突等影响,让我们清楚看到:潮水退去之后,“裸泳”的正是我们自己。图中这条曲线,是不是有点难看?


市场经济三十年(八)周期周期周期 - 天天要闻

图1、市场经济三十年的GDP增速

2、影响经济周期的三种力量

有三种重要力量,影响着经济周期。

一是市场的力量。人们对产品和服务有需求,于是就带动了生产供给;生产者只对投资收益感兴趣,但客观上满足了社会需求。供需两旺,带动了经济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充分利用人们逐利的本能,从而达到供需双方互利的效果。但是,生产者过度的逐利又会造成产品和服务供过于求,边际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破产。也就是说,市场的力量必然会导致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等经济周期的产生,这是人性使然。

二是政策的力量。由于市场的力量无法避免经济周期的产生,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利用政策的力量,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刺激其发展,让其尽快走出低谷。恰当的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周期,减轻大幅波动带来的损失;但不恰当的政策也可能使经济波动更加严重。比如,经济过热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企业负债率过高,当经济衰退和萧条的时候,高额的财务成本就会加大企业亏损或破产的风险。近年我国房企债务纷纷暴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如此。

三是科技的力量。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本质上就是科技创新的周期:企业为获得超额利润而努力创新,当创新突破出现时,社会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成果普及后,过度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如此循环往复。

从图1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大幅波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有的,说明我们还不能对上述三种力量善加利用。

3、后三十年的经济周期

我们当前乃至未来三十年,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稳增长”:最理想的情况是,未来以年平均6%的增长速度稳步发展,波动幅度在4-8%之间(最好是5-7%),这样我们就可以在10-15年内超越老美,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这个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但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走出经济周期的底部?

要走出经济周期的底部,只有美好愿望是不行的,还得依靠上述“三种力量”。

(1)市场的力量:看看广大老百姓和一众企业,似乎一个比一个惨,在市场失灵的时候,不知道可以指望谁;房企的雷还没爆完,房企的上下游企业会不会暴雷呢?金融机构会不会暴雷呢?大部分制造业又怎样呢?大部分线下商业又怎么样呢?国企央企能指望吗?——如果依靠市场的力量,什么时候可以走出经济低谷呢?

(2)政策的力量:我国在2011年就出台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要从高能耗、高污染、高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十多年过去了,转型升级实现了吗?2017年我们就开始防控金融风险,现在的金融风险控住了吗?——我们是否会面临政策失灵的困境?

(3)科技的力量: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最近我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我们不但是制造业的世界工厂,还是学术论文的世界工厂,真是可喜可贺!但是,要依靠这些论文“砖家”走出经济低谷,你敢指望他们吗?——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乏力,恐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由于“三种力量”的不可控,我们只能分三种情况预测一下未来经济的走势了:一是乐观的情况,就是在未来5年内,“三种力量”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国重新走上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二是不乐观的情况,就是在未来10年后,我国才重新走上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三是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在未来15年后,我国才重新走上经济增长的快车道。如果算上2008年之后15年的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参考日本的情况,我们的后人是不是也会评论这是“失去的20-25-30年”?希望不要像日本,出现“失去的30年”那样糟糕的情况。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这样的经济周期,就要考验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了。

未来15年,希望我国在经济总量上能够超越美国;未来30年,希望我们的人均GDP能够跻身世界前列。这样,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珠江会,致力于产业链资源合作,欢迎关注“珠江会”头条号并与我们联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 天天要闻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4月30日,兴银理财、光大理财、苏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披露2024年度报告,行业经营情况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部分理财公司净利润增速突破20%。经营数据亮眼从净利润指标来看,股份行理财公司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 天天要闻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消费主义陷阱如同隐形的漩涡,悄然吞噬着年轻人的财务健康与精神世界。它通过广告轰炸、社交媒体渲染、金融工具诱导,将“买买买”包装成生活意义的源泉。
衣食住行,哪些价格在上涨? - 天天要闻

衣食住行,哪些价格在上涨?

当前“衣食住行”价格普遍上涨,但涨幅因品类、区域而异,以下是具体分析:一、衣:成本驱动型上涨原材料涨价:棉花价格同比上涨20%-30%,涤纶等化纤原料涨幅超40%,导致服装成本增加。
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 天天要闻

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年轻人应通过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培养理性消费习惯、提升金融素养与批判性思维来抵御消费主义陷阱。以下为具体策略:一、认清消费主义洗脑的核心套路心理操控术价值观绑架:通过广告、影视剧将商品与“成功”“幸福”强行关联(如“爱她就买XX”),让你误
怎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低购物欲 - 天天要闻

怎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低购物欲

保持低购物欲需构建“心理-行为-环境”三重防御体系,以下为结合心理学实验、极简案例及数据的实操指南:一、认知重构:用延迟满足驯化多巴胺30天冷静期法则实施方式:将非必需品加入购物车或收藏夹,设置30天倒计时。若到期仍觉需要,再启动购买流程。
或是股神最后一次 - 天天要闻

或是股神最后一次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召开,巴菲特在会上宣布,年底交棒给接班人,所以,虽然巴菲特没说,但很可能这是巴菲特主持的最后一次参加股东大会,未来巴菲特不再是决策者,那么是否参与股东大会完全看巴菲特自己的意愿....
金价,大幅下跌! - 天天要闻

金价,大幅下跌!

“五一”假期期间,记者对黄金消费市场进行走访发现,随着国际金价高位回落,叠加节日促销,品牌首饰金报价普遍跌破千元/克大关,部分品牌首饰金报价重回“8字头”。资料图,图源:新华社金价回调Wind数据显示,近期,国际金价整体回落,COMEX黄金期货5月2日收报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点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
国际金价回落,有品牌金饰报价重返“8字头”,金价后市走势如何? - 天天要闻

国际金价回落,有品牌金饰报价重返“8字头”,金价后市走势如何?

每经编辑:毕陆名Wind数据显示,近期,国际金价整体回落,COMEX黄金期货5月2日收报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点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48%。受金价回落影响,品牌首饰金报价普遍跌破千元/克大关。其中,老庙黄金报价987元/克,六福珠宝、老凤祥、周六福、周大福报价998元/克。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五一”假期,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