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再发华为不造车!为何紧急拆除华为标签?

2023年04月03日18:21:25 财经 4090

在2022年,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品牌累计交付已经达到7.6万辆。根据华为官方披露的数据,2023年1-2月,问界累计交付7980辆。有消息称,华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的目标,得先帮车企卖100万辆车。华为2022年年报中还首次披露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实现收入21亿元。不过华为声称坚持不造车,要通过与极狐汽车、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等车企深入合作。今年2月,余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不会造华为品牌的汽车,华为没有必要下场造车,AITO问界就是华为生态汽车。”

任正非再发华为不造车!为何紧急拆除华为标签? - 天天要闻

今年3月8日,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正式改为HUAWEI问界,在微博、微信等多个平台首次使用了“HUAWEI问界”的全新标语。华为线下门店的AITO汽车车身都迅速换上了“HUAWEI问界”的logo。华为官方表示,“HUAWEI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余承东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华为对赛力斯的投入一直在增加。

到了3月31日夜风口却又急转直下,问界门店将于4月1日开始拆除所有相关华为字样的宣传物料。

3月3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并且对华为标志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任正非再发华为不造车!为何紧急拆除华为标签? - 天天要闻任正非再发华为不造车!为何紧急拆除华为标签? - 天天要闻

2022年年度报告会上,徐直军也表示,华为内部发布了集体决策,重申不造车。有效期为5年,这个5年只是内部文件最长有效期是5年,“5年之后我们会再发个5年,10年后再发个5年文件”。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在汽车方面战略是不会反复更改的。

据华为介绍,华为正在大举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量部件研发,向车企客户和行业合作伙伴提供更多服务,助力汽车产业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升级,使华为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首选部件供应商。

华为目前已发展了超过300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上市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智能座舱平台已经与150多家软硬件伙伴建立合作。

任正非再发华为不造车!为何紧急拆除华为标签? - 天天要闻

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华为智能汽车余承东声称,目前华为与车企合作分三种模式。分别是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和华为智选车模式。

任正非再发华为不造车!为何紧急拆除华为标签? - 天天要闻

目前合作Huawei Inside模式的是长安阿维塔,整车采用的华为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座舱系统、域控制器、芯片、电机各类传感器等集成到智能汽车里。华为智选车模式则是赛力斯,计划后续还将与奇瑞、北汽以及江淮展开合作。今年广汽集团公告,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从之前华为策略和行为来看,华为肯定还是想造车的,只是现在内部分化的“造车派”和“零件派”产生了分歧。目前以零部件供应商角度来看,华为稳赚不赔,但板块发展和收益效率对于华为来说又不太满意。华为亲自造车的话成本又太高,且收益时间线很长。根据华为2022年财报显示去年华为净利润是356亿元,同比大跌68.7%,如果再砸几百亿造车显然很冒险。任正非反对现在造车的决定也不无道理,毕竟手里没钱确实难办事。

汽车有文化认为,目前“造车派”一直用LOGO释放信号试探边界,而“不造车派”则以品控为由战术回撤,这只是第一轮的较量,未来会在这个纠葛上再次重演。因为华为涉猎汽车领域,目前模式肯定是十分难受的,有回旋余地,但是华为一旦下场造车,可能再造一个华为,也可能是条不归路,这恐怕不是任正非老爷子想看到的。

撰文/小图图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