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对于我们每位股民来说,都不太平静。一方面,上周四、周五大盘连续回撤,个股跌幅巨大,大家都还没有从噩梦中惊醒过来;另一方面,酝酿已久的全面注册制这次真的要落地了。
2月17日晚,沪深交易所发布多条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配套的业务规则、指引及指南,涵盖了全面实行注册制下发行上市审核、发行承销、持续监管、交易组织管理和投资者保护等环节的主要制度安排。根据安排,沪深交易所将于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主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申请。3月4日起开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申请。
看样子,这次注册制真的进入倒计时了,没几天主板注册制就会和大家见面。
从今早大家在旌阳文章中的留言上看,大家对于注册制登录后,a股市场会出现哪方面的影响,都非常的关心!那这篇文章,旌阳就专门来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问题!在旌阳看来,注册制改革,从长远来看,对于我国经济、资本市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从中短期来看,带来的变化却不会太大。
先说实体经济方面,注册制落地的第一要务,自然是要提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虽然大家一直抱怨这么多年以来,是各项融资压制a股市场,让大盘始终困于3000点一线。但是在管理层看来,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很难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在二十大时已经明确提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而注册制落地的第一使命,自然就是加大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输血作用。从长远来看,注册制是可以盘活社会资本的,让更多的储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参与到实体经济的建设中来,自然是好事一件。尤其是对于一些高成长、高新技术类企业而言,之前这些高速发展的企业,或许因为前期过大的技术投入无法实现盈利而被挡在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之后这种情况则会大大改善。这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等,都有较大助益!
不过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注册制落地的影响就较为复杂了。旌阳将从两个角度来和大家分析一下注册制下,a股市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一,注册制落地后,a股大盘到底会涨还是会跌?
我们把注册制对大盘的影响,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几天之内的短期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几个月到一年的中期影响;第三个阶段是一年以上的长期影响。
先说短期影响,注册制登录大家最容易联想到的是券商股受益,而券商股又是非常典型的权重股,所以券商股若因注册制登录异动,就会带动大盘止跌反弹。不过此时由于资金流向券商股,那么中小盘会偏弱。也就是说,短期内可能出现大盘走高而小盘续跌的情况。
不过在旌阳看来,目前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旌阳没记错的话,今年2月1日晚,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经过4年的试点后,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正式在全市场推开。值得注意的是,次日在a股市场中,券商股出现了大面积的高开低走,这是非常典型借利好出货的走势。而此后的几天,大盘也跟随券商股回调,并未出现大家期待的券商带动大盘走高的情况。
再说下中期影响,注册制下,大家最担忧的是a股承载的融资负担加剧,进而引起回调。在不少投资者眼中,这也是大盘这么多年来还在3000点晃悠的根本原因。不过从过往实际情况来看,注册制对市场中期抽血的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的严重。我们知道,注册制不是刚刚落地的,2019年6月,科创板开板之初实行的就是注册制;2020年8月,创业板也率先进行了注册制改革;2021年9月,北交所成立,实行的也是注册制。也就是说,注册制早就来了,这次只不过是落单的主板,也转而实行注册制。
在科创板、北交所与创业板中,大家对创业板最熟悉,我们不妨来看看2020年8月创业板实行注册制改革之后一年时间的走势。2020年8月到12月,创业板整体表现平淡,是区间震荡走势,2021年开始震荡上行,并于2021年7月拿下了历史次高点。对照同期大盘,也就是上证指数来看,两者表现差距并不大,2020年的震荡,或多或少还与疫情爆发有关。由此可以看出,注册制落地,对于市场中期走势的影响并不是太大。起码,在这一年内,创业板与主板没有因为注册制而出现剧烈分化。
至于长期影响就很难说了。通常情况下,一国资本市场的长期表现唯一的影响因素就是实体经济的增速。但是我国的情况较为特殊,过去数年来a股大盘走势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指数与经济增速脱钩,但市值与经济增速同步增长。但大盘这么多年不涨,谁又能把错怪到注册制上呢?其一,注册制刚和大家见面不久,只有一两年时间;其二,没有注册制a股的融资节奏就会放缓吗?前面旌阳已经提到了,二十大的明确要求就是提高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
对于第二点,也有不少朋友会担忧,注册制下融资会不会大幅提速?在旌阳看来,提速是肯定的,但是大幅提速则不见得!还是从创业板推出注册制前后一两年,各个市场的融资速度来看,旌阳查阅的数据显示,2019年,在主板上市的企业数量为60家,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中上市的企业数量分别为73家和31家;2021年,在创业板ipo的公司共199家,科创板ipo的公司为162家,主板ipo的公司共122家,北交所ipo的公司为41家,两创板块ipo企业数量占比合计69%。
不难看出,2019年前,不管是主板还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量都比2021年少一大截。2021年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出现同步暴增,应该是我国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整体提速造成的,与是不是注册制关系不大。对于这点,此前证监会方面其实已经给出了解释。证监会表示,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不是谁想发就发。
所以从长期来看,大盘怎么走,与是不是注册制关联度不大,还是要看我国的宏观经济与市场本身。
二,注册制落地后,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将出现变化!
相对于大盘而言,在旌阳看来,注册制落地对于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影响会更大!
在注册制下,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将承接的上市公司主体不同,与核准制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四个地方:其一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让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其二是发行上市条件更包容,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其三是退市机制更顺畅,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其四是“优质优价”态势更加明显,市场结构和生态进一步优化。
说得更简单一点,在注册制之后,一些优质的中小型科技创新类企业的直接融资条件将会被明显放宽,由于上市变得相对简单,那么上市公司资源就不再稀缺,自然也不会出现为了壳资源争破脑袋的重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市场的资金却是有限的。当有限的资金遇到大量的投资标的,资金在选择上就会更加考究。这对于我们普通散户来说是不利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散户对于上市公司和行业的基本面缺乏研究。如果仅仅靠技术面选择长期趴着底部的个股,或是想通过板块轮动来获取阶段超额收益时,难度将会加大。举个例子,当整个市场的板块和个股数量分别从100个和1000家,增加到500个和5000家时,一些被市场边缘化的板块和个股,被主力资金照顾到的概率将会下降5倍以上!
由此,整个市场的投资风格也会产生下面这几种变化:
1,垃圾股很难再凤凰涅槃!这点比较容易理解,上市变得简单,退市变得顺畅,想借壳重组的公司就会减少。那么一些主营毫无竞争力,长期严重亏损的公司,想要借外力翻身的难度就会明显加大。这里涉及的主要是一些超低价,以及st股,大家需要留意风险。当然,重组变少,并不是说完全没有重组。有一些公司仍然可以选择通过并购其他公司来实现重组,或者一些央企获得集团资产的注入而实现重组,这类公司不包括在内。
2,传统行业或低成长行业,周期轮动的机会将降低!这个变化最近几年已经是大趋势了,以后则会越来越明显。在旌阳看来,传统行业被市场抛弃,主要是我们内资机构短视化引起的。机构投资者都想赚快钱,把所有目标集中在成长性很高,或者刚刚出现拐点的一些周期行业中。我们回头看看这几年的股市,一大批白马股走下神坛,一些传统行业比如家电、银行保险、高速公路、物流、工程机械、零售、传媒,甚至包括券商等等,都是长期趴着底部的,未来这类股,会因为整个市场优质标的越来越多,更难出现轮动上行。
3,权重股获取超额机会的概率将大幅降低!其实权重股绝大多数都是成长性很低的公司,所以道理和上面一样。机构投资者的短视化严重,现在有大批的中小盘优质成长股摆在面前,未来这类公司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所以就更没必要去选择那些年老色衰的权重股了。比较典型的如银行、保险,虽说持仓的都是机构投资者,但机构选择这些公司,都是为了摊薄风险做的组合配置,并非主动性加仓。
4,科技、新能源和周期股,将进一步主导整个市场。按照注册制改革方向,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和新能源类公司上市,这类公司通常具有很高成长性。而周期类行业和个股,在周期拐点刚刚出现时,中短期内同样具备较高的业绩增速。当几这类公司的数量足够多,提供的场地足够大时,主力资金就可以选择只在这几个方向中反复的做板块轮动,而不用跳出来去选择其他方向。我们回看这几年的行情,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元宇宙、医药、化工、机器人、包括最近爆火的信创和chatgpt,都处于这几个方向中。
在旌阳看来,这大概是注册制落地后,资本市场会出现的主要变化。
不过旌阳还要提醒大家,这个周末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联合发文,内容并不只局限于注册制,还有其他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由于篇幅问题,本文旌阳就不会和大家分享了,明早再来和大家聊聊其他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