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这些底线坚决守住!

2023年01月19日18:00:12 财经 3362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定向领航。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哪?如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人民网记者邀请权威专家学者,谈认识、明方向、谋落实,展示我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的信心。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2023年重点经济工作任务之一。今年,如何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中防范化解风险?怎样助力高质量发展?多位专家日前接受了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

多措并举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房地产的部署放在防风险部分,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开篇,并提出了“三保”: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地产‘三保’。”住屋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房地产市场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表示,保交楼是稳经济强信心的基础,也是保民生的重要举措。

此外,会议明确提出,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这些底线坚决守住! - 天天要闻

北京市朝阳区某房地产项目。人民网记者 张桂贵 摄

2022年,一些头部房企债务风险凸显,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8月,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出台措施,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推进保交楼;11月,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从供需两端全面发力;同月,人民银行表示,拟向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的免息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资金用于支持保交楼,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

与之同时,9至1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1700多亿元,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

当前,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是金融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提出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等四项行动;13日,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认为,头部房企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的举措体现出中央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坚定决心,有助于市场恢复信心,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加大监管 筑牢防范金融风险安全底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这些底线坚决守住! - 天天要闻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人民银行网站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对43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评级,大部分机构在安全边界内(1-7级),高风险机构(8-d级)连续6个季度下降,较峰值压降过半。从机构类型看,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风险最高,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186家和103家,资产分别占本类型机构的5%、7%。

“近年来,金融风险有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分析,除了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外,也需要注意地方性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的潜在风险。

对此,王文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相关主管部门重视还不够,地方政府也要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今年有望出台的金融稳定法,将明显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为守住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重要作用。”

“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一项持续性任务,既要重视当前风险,快速排查处置,也要筹划构建风险风控长效机制。”郭丽岩建议,下一步要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力度,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监管体系,加快金融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发智能化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模块,着力增强风险监测的前瞻性和穿透性。

持续可控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财政部部长刘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在王文看来,化解隐性债务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隐性债务,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间接以财政资金偿还等方式举借的债务。而举债主体往往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内容。”刘昆表示,财政部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这些底线坚决守住! - 天天要闻

来源:财政部官网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财政部官网披露的一份提案答复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明确,要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些隐性债务,最终中央会兜底。”王文表示,对此,财政部提出“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谁家的孩子谁抱”等是一次提醒,各地方政府要加快融资平台公司改革,分类推进市场化转型,建立良性融资机制,实现隐形债务清零,清除隐性债务形成的土壤。

延伸阅读:

“开局之年论发展”系列报道之一:拼经济促发展,扩大内需这样干!

“开局之年论发展”系列报道之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这些方面发力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油价大跌0.85元/升,4次下降的油价“又大降”,下次5月19日调价 - 天天要闻

油价大跌0.85元/升,4次下降的油价“又大降”,下次5月19日调价

车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星期一,五一小长假进入尾声,今晚24时高速小客车出行免费截止,大家注意返程时间,倘若无法确保准时下高速,不妨提前一个出口,这样能省不少钱!回归正传,在国内市场,由于五一小长假前,今年第9次油价未做调价,汽柴油涨价幅度不足上涨标线,当前,各地加油站92,95号...
上海今日降雨降温,节后首个工作日气温回升最高可达28℃ - 天天要闻

上海今日降雨降温,节后首个工作日气温回升最高可达28℃

昨(5月4日)夜今晨上海出现阵雨天气。5月4日20时到5月5日10时雨量统计显示,上海全市普降小雨,崇明局部中雨。早间凉意明显,全市气温起步在15~17℃之间。白天仍有阵雨天气,大部分地区小到中雨,奉贤和浦东东南部等地稍微明显些,今天夜里逐渐雨止转多云。受降雨影响,全天气温不高,最高气温仅有20℃。风力较大,东南风...
又见“清仓卸任”,融通基金百亿基金经理范琨因休产假离任 - 天天要闻

又见“清仓卸任”,融通基金百亿基金经理范琨因休产假离任

界面新闻记者 | 杜萌公募行业再失良将。4月30日晚间,融通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范琨因休产假的原因离任,公告显示她已经在协会办理了变更手续。“女员工因为休产假而暂离岗位,这种情况很常见,等到产假休完后再公告恢复履职就可以。但是因为休产假而离任,这意味着她将彻底离职。”公募业内评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公开资...
73人掌控总资产2868亿,“行走的印钞机”-京沪高铁2037年回本? - 天天要闻

73人掌控总资产2868亿,“行走的印钞机”-京沪高铁2037年回本?

截止到2024年年底,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近4.9万公里,创下世界之最。虽然铁路建设并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但现状能达到盈利的线路寥寥无几,京沪、京广、京津、沪宁、沪杭、宁杭等极少数的几条高铁线路实现扭亏为盈,这其中京沪高铁处于独一档的存在,被
险资一季度重仓银行股,高股息资产受青睐 - 天天要闻

险资一季度重仓银行股,高股息资产受青睐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险资的持股情况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735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数量为607.98亿股,持股市值达5808.83亿元。(图片来源:东方IC)险资对银行股的持股数量和市值均位居首位。截至一季度末,险资持有银行股278.21亿股...
苹果公司面临关税冲击与反垄断裁决,股价下跌 - 天天要闻

苹果公司面临关税冲击与反垄断裁决,股价下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2日,苹果公司(AAPL)在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将在第三财季(截至6月28日)因美国关税政策损失约9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苹果股价当日下跌3.74%,收盘价为205.35美元。年初至今,苹果股价累计下跌15.79%,市值蒸发超6000亿美元。东方IC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表示,当前关税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