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是这样说的:“中国有两个不公平:一个是,越穷的地方,工业产品价格越贵。同样的一个家电,北京的价格绝对是比我老家宿迁的价格要便宜很多,这就导致贫穷的越穷,好不容易赚到了钱,买样东西结果价格还比北京人上人贵了30%。第二个不公平就是越贫穷的地方,自己产出的东西越卖不上价格。比方说我小时候,外婆病了,就把鸡卖掉了,把这个羊卖掉了,只能卖掉这些东西。你到哪卖?跑到镇上卖,结果全镇人养鸡都很容易,家家都可以散养鸡,所以那只散养鸡在当地,最多卖30块钱。可是如果拿到京东了,比方卖给北京人上海人,你愿意吃高品质的,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特别好的,真正好的一个土鸡,我们可以卖到128块钱。让农民在穷的地方,也能够享受北京上海一样的产品价格服务。”
产业因素,就是产业与市场在时空的分布。
中国二元化社会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城乡关系。
还是希望不刻意区分内循环,外循环。俺老家听说一个企业就是出口水泵到沙特。这水泵只能卖到中东?未必,但是,售到中东就发财,发财了受益的是当地税收。
很多镇上的,比如临沂,做的家具都可以出口日本,牡丹花也可以出口。要说临沂再是牡丹之乡也消化不了这多的牡丹。
现在的月季销售都是南方,尽管莱州还是说月季之乡。但欧洲的品种有几个人种的。
五六名工作人员在智能操控室轮流操控电脑,实时监控着参数变化,加上100多名装卸工人,年生产30万立方米的刨花板,以前要达到同样产能需3000多名工人。
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10-12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德国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现在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可以选择上机器,但是上机器能给老百姓发薪水?何况机器人还要花钱,特别是先给日本花钱。机器人日本第一。
劳动力要不企业开厂在越南。
实际又是不是日本的雁阵体系,是中国的雁阵。
研发在中国,生产在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