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三家银行同时公告银行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下线
11月14日,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同时发布公告,将对自己银行的部分信用卡自动分期功能进行调整下线。一石激起千层浪,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引导信用卡账单自动分期的广告,特别是只要收到银行信用卡的账单,肯定会有自动分期的内容。如今有三家银行公告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下线,此前兴业银行已经宣布从2021年8月31日起陆续在各渠道暂停客户申请自动分期业务。如果客户要进行信用卡分期需要通过手机银行APP和微信银行主动申请分期才能办理。
二是银行将信用卡的消费“分期手续费”调整为银行信用卡的“分期利息”
在部分银行对信用卡自动分期下线的同时,更多的银行则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调整为信用卡的“分期利息”。
2022年11月11日,农业银行公告将从2023年1月1日起将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续费”更名为信用卡“分期付款利息”。此前,招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以及一些地方银行也都发布了类似通知和公告。同时有的银行还明确了信用卡分期息费年化利率。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样的调整有什么意义呢?不还是照样消费者为分期还款买单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而且意义非常大。特别是公告信用卡息费利率意义更重大。
很多人在收到银行信用卡分期广告的同时,还可能看到过一些银行信用卡分期宣传是以没有利息、不收利息甚至0利息来宣传,而手续费等隐性利息往往被忽略,再加上信用卡分期时每一期的手续费并不多,有的几元钱、有的几十元钱,对真正的利率水平往往并不在意,但恰恰就是这个忽略导致承受了非常高的利率成本。
近几年来,银行信用卡在给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已经成为大众对银行投诉的重点,上海银保监局对2022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业消费投诉事项的通报数据显示,涉及到信用卡业务被投诉数量占整个银行业消费投诉总量的91.25%。而信用卡费息类投诉量占到信用卡业务投诉的第二位,比例达到28.38%。银行信用卡收费特别是一些信用卡乱收费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银保监会通报的信用卡乱收费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这就包括了信用卡的“被自动分期”。
银行信用卡分期收费的费率一直是不透明的,信用卡的各种所谓某某金产品也事实上成为高收费的象征,很多信用卡的分期费率高达15—24%,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如此高的费用率是非常不公平的。这就是银行在没有利息的宣传下让消费者实际承担的分期利息成本。如招商银行近期营销分期还款时就称,本期账单分期还款享限时5折优惠后相当于年化利率7.2%,这也间接证实了此前信用卡账单分期的年化利率已经达到了14.4%,与此前有报道的15%以上的分期费率相差不大。
让信用卡明明白白地消费将提高公众对银行信用卡未来消费的信心,无论是自动分期的下线还是明示业务利率水平,都是对公众消费者的服务体现,但同时对银行信用卡的未来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