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茅山风景区苏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农民工出生的总经理严道云带领公司总工程师邓粉林团队,吃住在车间一个多月,对新研发的工程车新品C12专用门锁进行反复的试验、论证、组装,最终高质量的样品得到湖南三一重工的认可和批量供货订单,公司完胜“国标”全面升级市场危机。

农民工的艰辛创业路
“以前家里太穷,没办法外出打工。机床压铸是最辛苦的工种,却是我最感兴趣的。”2000年,30多岁的严道云带着打工学到的技术回老家创业,向亲戚朋友东借西凑两万余元,从外地买回来一台二手压铸机床,起早贪黑,开始了作坊式生产车门锁及配件的艰辛创业路。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严道云纯朴务实,勤奋钻研,对锌铝压铸技术研究日益精进,各种零部件在他手里加工自如,过硬的产品质量让他逐渐得到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湖南三一重工集团等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的认可。2004年,成立了句容市苏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落户夏林村,同时注册“茅峰”商标。

随着订单多起来,严道云又租下了村里五千多平方米破旧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累计带动周边100多位村民就业。2021年,该公司产值8000万元,完成利税1000多万元。同年,他当选为句容市党代表、茅山景区商会会长,获得了句容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2年,他当选为句容市人大代表。
企业“瓶颈”的创新路
今年上半年,严道云获悉国内工程车将从“国三标准”更新换代为“国四标准”,C12项目即将启动。这意味着公司原来的部分产品将被市场淘汰,唯有创新研发才能保住市场。
经过与三一重工的积极沟通争取,公司得到与国内、美国知名企业的公平竞争机会。前提是,要在对方规定的15天内,提交新产品设计方案;30天内,完成样品出样,参加统一竞标。

时间就是生命。严道云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全身心扑在了新产品的研发上,从铆钉设计,弹簧的扭力试验,到锁扣的吻合度、强度测试,门锁外开、内开的力度控制,外拉手材质从塑料改进为锌合金的强度试验等等,经过几个月的日夜钻研调试,攻克一道一道技术难关,最终C12门锁系列的设计方案、样品获得了三一重工设计院认可,新产品同步申报了国家专利。
危机变商机。2022年8月,公司与三一重工签订了新产品供货合同,至今年12月底,三一重工所有工程车门锁将全部切换成公司研发的“国四新品”,仅这一项,每年将为公司增加至少3000万产值,同时为赶超国内外同行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改革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根基。

“国标”升级危机令严道云深刻意识到,只有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打造一支制造业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把公司的技术及人才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话语权,才能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为使员工能较快的适应技术岗位,他在车间开设了工匠课堂,手把手教员工掌握技术,遇到问题现场讨论、现场解决,为员工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毫无保留、尽心尽力。多年来,严道云带领团队攻克重重技术难题,获得制造工程行业实用新型国家专利30余项。

“作为创新型科技企业,唯有创新改革,企业才有发展。”从农民工成长为句容市劳动模范、苏南汽配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严道云表示,面对未来,他将更加坚定地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传好技术创新的接力棒,培养更多年轻工匠,用精湛的技艺和匠心服务市场,“铸”亮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创新路。
编辑:张萌萌
来源:中国句容茅山发布
球分享↓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