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部分人认为应该放到银行,毕竟比起自己存储银行的安全性更高,重要的是银行存款还能给我们带来利息,但也有人提问,假设每年存银行1.2万元和每年缴纳1.2万元的个人养老金,20年后哪个方法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更高呢?
其实这些年来,银行存款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并不是持久不变的,以往很多人都信任并坚定的选择银行存款。
但如今由于各大银行纷纷下滑了存款利率,很多人认为可以把这些资金放到其他地方,比如选择其他的理财方式,除了购买基金股票以外缴纳个人养老金也是一种方式。
同样是每年1.2万元,缴纳个人养老金和存到银行,20年后哪个收益更可观?这个问题也的确令很多人感到好奇。
当公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时,这些年来中国人的储蓄金额也逐步走高,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居民住户存款余额为102.5万亿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平均算下来中国人均存款已经达到7.81万元。
不同于其他的理财方式存在风险,或赚或赔,银行存款是稳赚不亏的,即便利息不多,但能够确保自己的本金可以只多不少,而且由于现在国家对于银行监管力度越来越强,即便银行破产倒闭,储户的利益也能够得到大部分保障。
不过多年来银行存款的利率也是在不断做出调整的,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银行存款年利率极高,那时候存款利率可达10%。
假设我们在银行存进1万块钱本金,一年利息可能就多达1000块,事实上这也是因为那时候能够在银行存款的人非常少,可现阶段存款的百姓越来越多,存款利率也越调越低。
尤其是自2015年央行决定开放利率管制,由各家银行自主制定利率之后,银行存款利息更是一路走低,如今不管是定期存款还是大额存单,大部分银行的利息都比以往要少一些,这也让很多人都对银行存款赚利息逐渐失去希望。
除此以外,今年发行的国债利率对比前一年也降低了不少,当前5年期的储蓄是国债利率为3.52%,三年期储蓄式国债年利率为3.35%。
这样的水平甚至还比不上前两年银行三年期的定存利,当是存款收益下滑之后,各个储户不得不转变思想,给自己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多的赚钱的可能,一时之间其他理财方式也开始受到关注,而个人养老金同样如此。
接下来我们就对比同样是一年1.2万元,放到银行储蓄和存入个人养老金中哪个能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更可观?
举例来看,小刘和小赵今年都40岁,按照他们60岁退休,小刘每年往银行存入1.2万元,小赵每年参加个人养老金,年缴费金额为1.2万元,20年后他们谁的钱创造的利润更可观呢?
首先来看银行存款,按照银行存款三年期利率为3%来计算,在银行存1.2万,每年可以拿到360块钱的利息,20年后利息加在一起一共是7200元。
不过考虑到利息到期之后存到银行还需要按照复利来进行计算,如此详细计算,20年后小刘连本带利大概能拿到32.244万元。
但也要知道在这20年里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必然不可能始终是3%,而我们也只是按照一个理想的稳固的情况来计算。
再来看小赵存入个人养老金的情况,当前个人养老金收益还尚未公开数据,不过按照职工社保个人养老金的收益估算,20年后,小赵个人养老金账户总计能有49.194万元。
这样看起来小赵存入个人养老金显然更划算,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也需要自己负担风险,所以这份收益中也潜藏了一些亏损的风险。
总结
但总体来看,在理想情况下,同样的钱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要比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润更可观。虽然说存入个人养老账户中也需要自负盈亏,但是个人养老金账户能够购买的理财产品也会受到严格限定,通常大家只能购买一些,相对稳定、规范侧重保值的金融产品。
今日话题:把同样的钱存银行或交养老金,20年后哪个收益高?内行人说出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