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捷财经观察和温铁军的一贯粉丝,对这两位老师的栏目一直都比较关注。但是近期张捷老师的栏目有多期都是批评温铁军老师的内容。两位老师我都比较喜欢,所以也没有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观看批评视频。也是用辩证的态度去拜读张老师的视频内容,以期能从当中吸取一些养分。
先说下张老师吧,张老师过往的视频内容多而杂,涉猎广泛。不论是经济问题还是民生亦或者政治问题,都有一些精彩的评述。特别是关于经济深层次的一些讲解,还是很独到的,对于我来说有时候真的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关于张老师有几期视频质疑温铁军老师的内容,因为两位老师的相关视频我都看了,所以也算有一点自己的感受吧。
就拿其中一期说说:温铁军老师质疑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因为以他对现在国内的粮食生产情况的了解,农村大面积的土地撂荒,农民种粮收益低积极性普遍不高,农村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口才种地,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另外全国粮食产量如何统计等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国的粮食生产。温老师的相关观点也确实符合我们当今农村的现实,我自己家也是农村的,以我的观察对比现在我们村里包括我们整个镇上的农田耕种率不会超过我小时候的三成。拿我自己家来说,我家总共有水浇地5亩,另外山地和菜园地一起大概有个2亩左右。我作为一名85后小时候虽然没有上山打柴,但是却下田割过稻,小时候家里的5亩田都是水稻和油菜连着种的。(现在每每想到秋天割完稻子晒干后跟着父母一起交完公粮后,把剩余的稻谷全部装入自己家的谷仓,父母脸上总会流露出满满的笑容。而我最高兴的莫过于母亲用稻谷和走村的谷贩换苹果和雪梨等水果的场景。那时苹果的味道是真的很好)。但是现如今我们家的田全都没有种水稻了,只剩下一亩左右母亲还种着一些油菜,家边上的菜园母亲还种着一些时令蔬菜。种油菜和菜园是因为一亩油菜一片菜园的管理成本不怎么高,另外母亲只要有时间总是闲不住。因为来自农村,所以我对温老师关于农村土地播种和农民种地积极性现状的表述是比较认同的。所以也就连带着我对温老师关于质疑中国粮食连续增产的表述也是支持的。
说回张捷老师反对温铁军老师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据。首先现在我们的农业相关的配套设施相较于以前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次现在的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耕作,使得我们的亩均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人力资源的亩均投入却大幅度的下降,最后就是以前不适合种植主粮的土地,通过土地科学利用和改造以及土地流转等方式产生种粮大户。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能用更少的人,通过大面积机械化种植的方式,产出比以前更多的粮食。张捷老师的观点确实也符合我们当今的一些情况。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土地处于撂荒状态,种地的人口也是在下降的。但是土地流转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也是事实存在的情况。
那么两位老师到底谁的观点更正确呢?作为两位老师的粉丝那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人现在能不能吃饱饭?答案是肯定的。中国人民现在不存在吃不饱饭的情况。其次中国的仓库中现有主粮库存量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回答,虽然这个问题肯定有答案,但是却是国家机密,应该只有国家高层才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少主粮储备(如不懂请自行学习中国为什么粮食总储量要保密)。
虽然没有办法知道我国有多少主粮储备,但我们可以通过过往的国际粮食“战争”可以窥见一斑。国际上有过多次做空我国粮食的行为,但是都是以国际巨头失败收场。这说明我国的粮食储备至少目前来看是有安全保障的。
粮食储备有保障说明我们的粮食生产就有保证了吗?
首先粮食储备和粮食生产是两回事。
我国的粮食储备主要是稻谷和小麦,这两种是我国居民最主要主食。其它的像玉米大豆等主要是用于辅食和牲畜饲料。我国的主粮大米和小麦国内的自给率能达到90%以上,而我们的辅食类像玉米和大豆有相当高的比率来自进口。特别是大豆进口率达到8成以上。
有很多人说大豆和玉米进口是用来改善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的,我对此种看法非常反感。虽然目前来看是这样,但是他们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中非主食类粮食的占比是很高的。通俗一点就是你一天到晚吃下去的所有东西中米面的占比。
我们现在都说现在生活好了,体现在我们吃上面,就是我们的非主食类占比大幅度上升,肉类,蔬菜类,瓜果类等等在我们的日常消费中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胃没有变,只是我们摄入的种类多了。
文章写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目前我们的粮食储量安全,不代表我们现在的粮食生产就安全。因为和以前相比我们全社会对主粮的需求是比以前下降的,因为我们现在填饱肚子不全靠米面馒头。我们每年进口的1亿多吨的大豆和玉米其实最终都是以别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胃,替代了米和面,所以如果哪天这些进口都中断了,那我们的米和面库存能不能够不够取代每年进口的这么多其它粮食?而且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有油水和没有油水,人对食物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人吃饭用大碗现在你吃饭一小碗都吃不完的原因。
所以我对温铁军老师提出的质疑是有深深的认同感的,而张捷老师对于温铁军老师质疑的质疑,有稍许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从泛粮食全局来展开。
希望温铁军和张捷两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带给我们更多的专业分析和知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