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辽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7%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增量逐步得到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率达到国家要求。
新闻发布

日前《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了辽宁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路线图、施工图。
9月2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实施方案》相关情况作以介绍。
敲黑板
碳达峰作为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一个经济体或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碳排放为代价。
《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的主要目标,并提出十个方面重点任务。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到2025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7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
提升绿色低碳产业装备供给能力,加快原材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
推动城乡建设碳达峰
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到2025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例达到1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新增城市公交、出租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基本达到100%。
推进节能降碳提升能效
全面提升节能管理水平,科学有序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严控“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健全节能监察体系。
推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
到2025年,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等工作目标。
强化绿色低碳创新支撑
打造绿色低碳技术研发高地,鼓励清洁能源、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
巩固提升碳汇能力
巩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到2025年,森林蓄积量不低于3.81亿立方米。
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宣教培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
推进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动联动有序达峰,积极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文/图:李文慧
编辑:徐博彦
检校:水 天
责编: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