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8个月减少545亿颗?中国芯迎突破,美芯片巨头坐不住了?

2022年09月30日04:52:13 财经 1091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近几年的芯片进口额都维持在3500亿美元-4000亿美元,而最大的受益方就是美芯片企业。但令人不解的是,乙方要“断供”甲方。在过去两三年里,老美对中企进行了芯片封锁,限制芯片制造设备的采购,阻止芯片被代工,甚至修改了芯片规则。

短短8个月减少545亿颗?中国芯迎突破,美芯片巨头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在老美的重拳之下,中企也彻底被“打”醒了。以前,中国科技企业还浑浑噩噩,天真的以为,造不如买。但现实却给国内科技企业好好地上了一课,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何况要依靠海外企业。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言,核心技术买不来,唯有寄希望于自主研发。

短短8个月减少545亿颗?中国芯迎突破,美芯片巨头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被“卡脖”后,中国科技企业终于有了危机意识,不再坐以待毙。不少科技企业也加入到自研芯片的队伍之中,为了“2025年芯片自给率超过70%”的共同目标,国内科技企业都在默默努力。

短短8个月减少545亿颗?中国芯迎突破,美芯片巨头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回顾2022年过去的8个月,中国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根据数据来看,过去8个月,中国芯片进口总量为3695.3亿颗,而去年同期,中国芯片进口总量达到了4260亿颗,8个月减少了超545亿颗。毫无疑问,这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来讲,是一个可喜的好成绩。但对于美芯片市场来讲,只能悲从中来,损失惨重。

短短8个月减少545亿颗?中国芯迎突破,美芯片巨头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中国芯片进口量减少,这就意味着美企对中国市场的芯片出货量减少,直接影响了美芯片企业的营收状况。据美芯片巨头高通透露,美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压对高通造成了巨大影响,高通正在失去8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很显然,高通已经坐不住了!

短短8个月减少545亿颗?中国芯迎突破,美芯片巨头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其实,在美修改了芯片禁令后,高通为了缓和与国内合作伙伴的关系,稳住中国市场,不止一次的为中国说话,甚至警告老美,对中国芯片企业“卡脖”是愚蠢的行为,对扶持本土芯片企业没有任何帮助。

最近,高通也有了一些新的动作,高通不仅和和中国国家地理联合,还将“手”伸到了智能穿戴和汽车领域。全新VR一体机-PICO4系列就搭载了骁龙XR2处理器,且全新一代理想ONE——L8则搭载了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

短短8个月减少545亿颗?中国芯迎突破,美芯片巨头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进入2022年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遇到“寒气”,上游的芯片供应商也受到了影响。高通也意识到不能太依赖移动芯片市场,所以开始了多元化发展,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领域也有了新的布局。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稳住中国市场。

短短8个月减少545亿颗?中国芯迎突破,美芯片巨头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总的来说,美修改芯片禁令对中企来说,喜忧参半。芯片短板的“遮羞布”被扯掉,那么就没有任何借口了,只能埋头苦干,加强自主研发。但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中国芯发展的必经之路,早点开始或许是件好事!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 天天要闻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与此同时,AI时代网络安全的“新议题”,不但切中了国内企业最实际的需求,与联想中小企业业务群一直以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与企业客户携手共同创新成长、高效陪伴客户走向成功的价值逻辑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闻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说一碗快速面也能有“面相”,那谁最适合来讲这门“面上功夫”?近日,康师傅发布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为“美味代言人”。这支结合相声语境与产品表达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识美味”的叙述方式,引出“好面相”这一关键词,也为这场产品升级找到了一个兼具记忆点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 天天要闻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赵舒杰: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可能构成侵权。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注册多个与“小米SU7”相关的商标。若纸扎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标或与小米商标近似的标识,且用于商业销售,即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 天天要闻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他掌控千亿帝国,却因806亿轰然崩盘。国资出手救场,债主们却满心不满!上世纪80年代,艾路明和几个校友瞅准了日本医药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赚了大钱。1992年,他注册了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1997年带着人福医药敲开了A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