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全球第一!福建重磅发布

2022年09月30日03:09:19 财经 1788
出货量全球第一!福建重磅发布 - 天天要闻出货量全球第一!福建重磅发布 - 天天要闻

发布会现场。杨俊杰摄

9月29日上午,福建省委宣传部“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为福建省工信厅专场。

福建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翁玉耀介绍了福建省“推进工业提质增效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出货量全球第一!福建重磅发布 - 天天要闻

福建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翁玉耀。杨俊杰摄

据介绍,工业历来是立国之本,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充分发挥工业“挑大梁”的作用,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以约占全国2.9%的能耗

创造了占全国4.3%的经济总量

十年来,福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存量、优化增量、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关注变量,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8711亿元增加到1.78万亿元,年均增长8.7%,总量从全国第11位跃升到第6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4%,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0%。以约占全国2.9%的能耗,创造了占全国4.3%的经济总量

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6.58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5位;工业利润总额达4980亿元,总量居全国第6位。千亿产业集群从2012年6个增加到21个。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突破2万家,比2012年净增5200多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54家,青拓集团、紫金矿业宁德时代3家企业超千亿元。已上市工业企业85家。入围“2022中国民企500强”19家、“202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1家。

福建跻身全国石化大省行列

十年来,福建坚持把围绕“产业优”突出“二产进”作为聚焦点,加快扬优势锻长板、强弱项补短板,实行“一产业一政策一专班”,做大产业集群、做强龙头企业、做优产品质量,打造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的局面根本改变,“增芯强屏”步伐加快,引进落地京东方士兰微等一批大项目,奠定了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营业收入达8800亿元,规模从第8位提升到第5位。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新的增长点;在全国率先开展船舶绿色智能发展试点,被列为国家先行先试重点地区

石油化工产业注重“减油增化”、一体化、精细化发展,“两基地一专区”集聚效应逐步扩大,烯烃芳烃产能显著提高;古雷石化基地与台湾石化产业深度融合,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全省实现营业收入5300多亿元、是2012年2.5倍,跻身全国石化大省行列

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纤维制造、中端纺纱织染、下游鞋服产品、配套纺织机械等”最完整、竞争力极强的产业链,是福建规模最先超万亿元的产业

食品、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也都实现翻倍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规上企业全面数字化率居全国第3位,建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省级平台22个。

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数量居全国第3位

十年来,福建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全省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0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7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5家,数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4位

全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9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7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已实施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73个,认定省首台(套)装备237个。

遴选三批产业领军团队68个,带动引进“高精尖”人才150多名,落地高水平研发项目100多个、突破核心关键技术130多项。稀土永磁、光伏技术、硬质合金、储氢材料、汽车玻璃、电子特气、金属半固态快速成型、红土镍矿冶炼等工艺技术全球先进、国内领先。

建设厦门金砖创新基地,连续举办三届论坛及相关活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创新发展。

全省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3.7%

较全国平均增速高5.1个百分点

十年来,福建坚持把项目招商、项目落地、项目服务作为工信工作的主攻方向,突出制造业、软件业、服务业一起抓,大中小企业一起上,国企民企外企同发力,深化“全系统、全覆盖、全过程”抓项目工作机制,推动项目接续不断、滚动推进。

2012年到2021年,全省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3.7%,较全国平均增速高5.1个百分点;累计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6000多项、总投资近2万亿元

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强化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五个一批”民企制造业项目累计达1.2万个、总投资4.85万亿元。福州市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制定产业链全景图谱,构建五级招商网络,百亿工业企业达16家,形成5个千亿产业集群

厦门市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高的优势,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促进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发展,抢占发展制高点。

泉州市弘扬“晋江经验”,以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

宁德市培育打造四大主导产业集群,迅速集聚一大批上下游配套项目,形成福建重要的增长极,经济总量从全省第8位提高到第5位。

其他地市也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形成你追我赶、竞相迸发、互相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等产品

出货量全球第一

十年来,福建坚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重要目标,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工业实现量的较快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增品种方面,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珠光材料、电容氧化锆、灯用钨丝、POS机、LED芯片等出货量全球第一;锂电池、氟化工等产业特色凸显;高纯电子化学品、“手撕钢”、宫颈癌疫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产品从无到有,填补福建行业空白;己内酰胺、钨材料、黄金、锂电正极材料等产量位居全国前三;不锈钢新材料、绿色建材、光电材料、光学晶体、电子取证软件、办公软件等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占有一席之地。

提品质方面,一大批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显著提升,福耀玻璃荣获中国质量奖,福光股份、九牧集团恒安集团等产品质量全国领先,福建炼化、阿石创新材料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技发明二等奖风力发电装备、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粉末、“笔尖钢”等实现国产替代。

创品牌方面,安踏等21家企业入选“2022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宁德时代工厂、京东方工厂入选世界“灯塔工厂”,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名片。福州、厦门获评“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2016年以来举办各类产融

对接活动500多场次、对接金额超6000亿元

十年来,福建坚持把精准服务企业作为工信部门的天职本分,责无旁贷当好企业“娘家人”,全心全意服务好“自己人”。

建立完善“456”挂钩联系精准服务企业机制,常态化组织工作小分队下基层、进企业,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聚焦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推动设立中小企业纾困贷款、融资专项等。

2016年以来举办各类产融对接活动500多场次、对接金额超6000亿元。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建设“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诉求问题1.2万多件,办结率达100%。

编辑|林诚烨 陈腾

审核|钟巧花 陈欢欢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林诚烨 陈腾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 天天要闻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与此同时,AI时代网络安全的“新议题”,不但切中了国内企业最实际的需求,与联想中小企业业务群一直以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与企业客户携手共同创新成长、高效陪伴客户走向成功的价值逻辑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闻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说一碗快速面也能有“面相”,那谁最适合来讲这门“面上功夫”?近日,康师傅发布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为“美味代言人”。这支结合相声语境与产品表达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识美味”的叙述方式,引出“好面相”这一关键词,也为这场产品升级找到了一个兼具记忆点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 天天要闻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赵舒杰: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可能构成侵权。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注册多个与“小米SU7”相关的商标。若纸扎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标或与小米商标近似的标识,且用于商业销售,即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 天天要闻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他掌控千亿帝国,却因806亿轰然崩盘。国资出手救场,债主们却满心不满!上世纪80年代,艾路明和几个校友瞅准了日本医药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赚了大钱。1992年,他注册了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1997年带着人福医药敲开了A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