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破发频现,“年内最贵”上市首日没守住

2022年09月29日22:52:07 财经 1323

9月29日,A股年内最高价新股万润新能上市,开盘即遭破发。今年以来,新股破发现象频现。截至9月28日,年内已有近半新股跌破发行价。

A股破发频现,“年内最贵”上市首日没守住 - 天天要闻

历史第二高价股,上市首日破发

此前,万润新能启动网上打新,发行价达299.88元/股,投资者中一签需缴款近15万元。其不仅是今年最贵新股,也是仅次于禾迈股份的A股史上第二高价股。

据发行结果公告,万润新能遭遇了网上投资者弃购。本次在科创板IPO,万润新能发行股票数量21303795股。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部分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12436083股,放弃认购数量为0股;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7417500股,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为1530865股,弃购占比约20%。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发行方案中未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

公告显示,本次发行投资者放弃认购股数全部由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即东海证券包销,东海证券包销股份数量为1530865股。而东海证券因此成为万润新能第十大股东。

9月29日,两市一共有万润新能、近岸蛋白、唯特偶等3只新股上市。其中,万润新能、近岸蛋白都出现了开盘破发的情形。


年内近半新股,跌破发行价

打新不再稳赚不赔。华商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8日,A股年内共有298只新股上市,其中137只新股已跌破发行价,占比约46%。

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有71只,数量大幅超过2021年全年。上市首日跌幅超过30%的新股有唯捷创芯、普源精电、翱捷科技。首日破发幅度最大的是唯捷创芯,4月12日上市,发行66.6元/股,首日跌幅达到36.04%,这也是科创板开市以来首日跌幅最大的公司。

尤其是9月份以来,随着A股市场整体调整,首日破发的现象更为集中。截至9月28日,9月份上市的44只新股里,有18只首日即破发。

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称,市场行情是影响新股上市表现的一大因素。行情弱势的时候,新股破发概率也就更高。而受到破发亏损影响,投资者避险意识增强,报价、申购更加谨慎。

随着新股破发比例提升,投资者参与打新热情下降。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年内上市新股中,创业板、科创板和主板平均网上有效申购户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47.28万户、93.18万户和253.55万户。

A股破发频现,“年内最贵”上市首日没守住 - 天天要闻

业内称:破发是对“三高”发行纠偏

注册制下发行定价趋于市场化,一二级市场价差随之收敛。因此,业内普遍认为,近期新股破发数量较多,一方面是市场行情影响的阶段性现象,另一方面是新股发行定价后还有一段时间才上市存在时间差。实际上,这就提醒发行人和承销机构理需要更加理性定价。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打新时亦需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相关企业,多一些理性判断,客观评估。

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认为,伴随新股发行市场化,新股破发是一种必然。因为放开了发行市盈率限制,市场各方会在利益驱动下博弈。尤其是保荐机构为了获取超额保荐费用,会更积极拔高新股发行价格,从而推高发行价。由此, “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发行不断出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股破发是对“三高”发行的一种纠偏。

华商报记者 李程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 天天要闻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与此同时,AI时代网络安全的“新议题”,不但切中了国内企业最实际的需求,与联想中小企业业务群一直以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与企业客户携手共同创新成长、高效陪伴客户走向成功的价值逻辑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闻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说一碗快速面也能有“面相”,那谁最适合来讲这门“面上功夫”?近日,康师傅发布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为“美味代言人”。这支结合相声语境与产品表达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识美味”的叙述方式,引出“好面相”这一关键词,也为这场产品升级找到了一个兼具记忆点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 天天要闻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赵舒杰: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可能构成侵权。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注册多个与“小米SU7”相关的商标。若纸扎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标或与小米商标近似的标识,且用于商业销售,即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 天天要闻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他掌控千亿帝国,却因806亿轰然崩盘。国资出手救场,债主们却满心不满!上世纪80年代,艾路明和几个校友瞅准了日本医药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赚了大钱。1992年,他注册了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1997年带着人福医药敲开了A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