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保账户的改革最突出的亮点就是缩小了个人账户余额的划入,同时扩大了统筹基金的激愤目的就是要提高报销比例,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
根据2021年关于建立职工门诊共济制度的意见当中明确要做好两个统筹,两个规划同时建立门诊医疗报销制度。
过去我们看病必须要凭借医院住院7天以上的证明才能产生报销费用的可能,现在门诊看病,比如说头痛,拉肚子感冒等小的疾病,在门诊方面也能实现报销,而且规定了报销的比例最低不能低于50%,按照2021年医疗保险账户的计费改革办法的设计,也就是提高门诊报销的标准,扩大门诊报销的范围,实现异地结算,异地报销,同时在医保基金划入账户方面实现在职职工医保账户改革比例和退休职工医保改革,计费比例同步调整。
报销的比例达到了50%以上75%左右,这样的高比例同时放宽的医保账户,个人余额部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标准,允许个人用医保卡的账户余额为家人,包括父母配偶孩子在内的报销费用的支付费用,同时也可以支付下一年度购买新年度医疗保险的费用,这也就是放宽了使用范围,在过去我们在指定药店购买非医疗用品的时候,比如说米面油这样的产品是无法支付的,改革之后医保账户余额可以支付非医疗产品除养生保健类产品以外的,比如说医疗保险器械之类的费用。
退休职工按照2%的比例月工资基数技术进入个人医保账户,个人账户储蓄余额。把退休职工的医保账户和在职职工的医保账户同步改革体现了重视退休职工的医疗养老待遇。
目前来看35岁和6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节点是医保账户报销费用,不同需求产生的时间点。35岁以下的人基本上门诊报销的需求比较大,住院报销的需求比较小。但是退休职工60岁以上那就不同了,住院的费用报销和门诊的费用报销,两个方面需求都是比较大的,因为退休之后年龄比较大疾病比较多。此次建立门诊医疗共济制度,就是要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济制度,让养老基金实现共同支用,真正用在需要的地方,而那些不需要看病报销的人,就可以把更多的基金进入到统筹基金,让真正需要的人产生最大的报销效益。
2021年我国养老金调整涉及了1.27亿退休职工,而这些退休职工同时也需要医保保障的,所以在医保账户计费比例进行改革以后,这些职工即使更加的幸福,我们无论是过去的住院还是现在的门诊,看病都可以报销非常高的比例。医疗保险是仅次于养老保险的第二大险种,发挥着老龄化社会建设和谐家庭最重要的作用。医疗保险目前分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两种。只要职工医疗保险累计缴费,25年以上或30年以上退休之后就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报销待遇。我要强调的是2021年医疗保险计费账户比例改革主要是针对职工医疗保险。
医保改革的一举一动和养老保险的改革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广大全社会的关注,2021年医保账户计费办法的改革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不亚于2014年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它的持久向好性将会在未来几年慢慢的凸显出来。
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资的标准的提高,还是退休职工的养老金17连涨或者是2021年要医保账户的计费办法改革,无不凸显着我国养老保险社保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并且越来越凸显出公平性,更加的接地气,更加的满足,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看病报销需求。
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