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涣十九卦涣卦(1)

《易经》第五十九卦 涣 风水涣 巽上坎下

卦象结构:巽上坎下

卦名:涣卦 风水涣

涣,本义:流散、离散。

说文解字》:“涣,流散也。”

《诗经.郑风》:“方涣涣兮。”水盛貌。

后汉书》“涣烂兮其溢目也。”同焕。涣烂,光明灿烂。

卦象自然属性看,巽上坎下,巽为风,坎为水,风行水上,“风吹水面层层浪”,水波荡漾、涣散开来。风起微澜,风水涣。

巽上坎下,坎为陷、为险,在人则为忧、为心病。清风徐来,将内心的忧愁吹散,涣卦,有坎险吹散,化险为夷之象。


《易经.序卦传》: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兑者,悦也(兑者,说也)。心情愉悦,能疏解心中的烦闷和忧愁(说而后散之)。

兑卦之后就是涣卦(故受之以“涣”)。涣卦,有疏解之义(涣者,离也)。

又可解读为: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悲者,喜悦离散也(说而后散之)。兑卦之后就是涣卦。涣卦,离散、涣散之义。